食管癌

直径只有1厘米左右的恶性肿瘤,里面可能会有10亿个癌细胞!今天要说的这种肿瘤,在发现时很多都长到了十几厘米长,就是因为它的症状太容易被忽略了——“噎得慌”,如何区分 “癌症噎”和“非癌症噎”呢?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1)

55岁的男性患者,因为长时间的“噎”就诊,确诊是食管癌晚期,其实他半年前就体检过,但并未查到问题,这次通过“金标准”的检查才查出来。

“噎”的症状和食管癌有关!食管是一个管状结构,如果里面长了肿瘤,不仅会占据管腔,还会影响食管的推进功能,导致食物下不去,我们就会有“噎”的感觉。

但是食管癌的噎与其它情况导致的噎有何区别呢?

01好发部位

食管大约长25厘米,总共有3个位置容易发生狭窄:1、颈部位置;2、气管与食管连接处;3、食管与胃连接处贲门位置。

食管癌最好发的位置在第二个狭窄处气管与食管连接处,表现为胸骨后的“噎”,其次是贲门,表现为剑突上部噎,最后是颈部位置,表现是喉咙噎。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2)

02食物类型

吃干的固体食物噎,稀的不噎,需要考虑是否是“癌症噎”,如果吃固体液体都一样,考虑是“非癌症噎”。

03发作频次

如果经常噎,并且逐渐加重,先是吃固体会噎,后面无论吃什么都噎,就要考虑是否是“癌症噎”。

如果很偶尔发生一次,或者一吃凉就会噎,考虑是贲门失弛缓;如果平常噎得慌,吃东西反而没事,这可能跟情绪有关(中医称为梅核气)。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3)

以前家里人劝你吃东西时,都会说一句“趁热吃”,这本来代表着家人的爱意,想让你尝到食材的新鲜。还有些人日常就喜欢喝烫一点的水,吃烫一点食物,觉得吃进去后,暖暖的胃里比较舒服。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4)

殊不知这个“趁热”可能会烫到我们脆弱的食道,比如刚做好的疙瘩汤,温度竟然达到73.6℃,吹一吹吃口腔觉得还好,食管却受不了。有研究显示,经常吃过烫食物的人比正常人食管癌发生风险增加4倍!

食管耐受的温度不能超过40度!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很短,而经过食道却要9秒,超过40度的食物,对食管黏膜会造成很大的创伤,一次两次可能没事,时间长了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过程中,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5)

建议:平时吃饭喝水的温度不要超过40度,热汤煮开至少放置30分钟后再食用。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

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1、有热烫饮食、吸烟、饮酒、嚼食槟榔等生活饮食习惯。

2、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广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高发;山东、江苏、安徽较高发)。

3、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巴雷特食管)。

4、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疾病史。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6)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7)

为什么有些人刚体检完,没发现什么问题,但不久之后就又查出了食管癌?因为食管是空腔脏器,普通体检的X光和B超很难发现食管肿物,因此筛查食管癌要靠金标准:消化道内镜检查

推荐高风险人群,45岁后做一次胃镜检查。

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吃饭有这个习惯)(8)

频率

1、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1cm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持续5年

4、无异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患者(癌前病变),每隔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患者,每隔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食管癌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如果是早期食管癌,在胃镜下就能做剥离,第二天就能下地,也不需要放化疗。一旦到了晚期,出现转移,可能连手术机会都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