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1)

作者|杨小米 天一 编辑|小刘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01

大家好,我是小米团队的天一。

时间过得好快啊,一转眼我已经工作快6年了,6年时间,我只换过1份工作,第一份工作还是裸辞,不太像我干出来的事。

复盘过往经历,当时的我,遇到了职场上很大的瓶颈——团队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处理。

在团队里,我遇到了绿茶,自己段位不够,完全束手无策,再加上强大的工作压力,最终我情绪崩溃,裸辞了。

辞职后我觉得未来一片黑暗,对自己充满质疑。后来,米姐知道我辞职了,和我聊了很多,邀请我来上海。我被米姐清晰的规划吸引,就这样来了上海,重新开始奋斗。

也许大家的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和我类似的问题,曾经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对遇到瓶颈、困难的你,有些帮助。

我第一份工作,做了2年3个月,从用户专员到市场总监,换了4个岗位。

刚入职,做用户运营专员,就是我们公司有开发的学习App,我主要的工作是和各种各样的用户打交道,比如,为用户解决App使用问题,收集用户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对线上数据进行汇总,承接报名用户,采访用户。

还会参与线上、线下课程销售,线下课程的交付。

从传统教育行业跨行到互联网,这个工作机会对我来说,来之不易,我付出了120%的努力。

每天我会工作到晚上九点、十点,回家也要加班到12点多,App联系客服挂的是我的手机号,24小时不管什么时间,只要用户有需求打电话进来,我就会帮用户解决问题。

我记得有一次,晚上12点,一个刚下班的用户在路上学习我们的课程内容,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听课权限,就打电话过来找人解决。

我当时还没睡,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帮忙解决了问题,没有耽误用户的学习。

用户挂电话之前问我,你们12点还不下班呀?我说,嗯嗯,随时在线的。

为了避免遗漏用户信息,我会设置闹铃提醒自己,每天晚上8、9、10、11点半,都会定时去后台检查消息,从不偷懒。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2)

▲当时的手机闹铃图片

勤奋地付出,加上不断思考和复盘,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我的工作逐步取得了很多成绩,获得了领导的认可,觉得我很靠谱,很给力。

1年后,公司有了一个新业务,线上推广。找线上渠道(例如公众号)付费,让对方发布我们的课程销售文案,把公司的课程推广出去。

老板把这个机会给了我。

我每个月都要对接上百家合作方,每一个合作方都要沟通谈判、确认合作、执行合作、付款、跟进效果、复盘,我需要思考如何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如何持续高效地合作,目标如何完成?如何超额完成?

业绩增长的速度很快,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只用了三四个月。我当时进入到了一个更加疯狂的工作状态,工作难度、强度都比之前更大。

为了能给公司省钱,我周末会去公司加班,跟渠道反复磨,打电话,聊一个小时,就为了让人家给我们便宜3000块钱。

有个渠道早上6点发文章,我需要紧跟后面的流程。

这对于9点半上班的我来说,简直痛苦,但我还是会定好5:55的闹铃,看到推送后,第一时间对接好后台的用户留言,回复用户关于课程的提问(渠道截图给我,我回复)。

有的渠道不配合,周六下午要发布了,上午9点提出说一定要删除修改确认好的内容,我还没睡醒就顶着鸡窝头和对方battle,压力特别大,还好最后沟通好,按时发布。

因为工作结果突出,领导给我升职加薪了,一年半的时间,我成为了市场总监。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3)

后来,公司准备重点拓展企业客户拜访,我被调到企业组,和同事一起做约访、拜访工作。

我完全没有企业客户的沟通经验,就把上一份推广谈判的经验迁移过来,和销售同事去拜访,学习他们如何沟通。

接着明确工作目标,每天约多少客户,排期表排满,每天拜访多少客户,及时记录好拜访纪要,按照节奏去推进二次拜访,推进销售成单。

我负责上海区域,当时我在自己的桌子前面贴了一张上海地图,这样能方便看到每个区在哪里,给同事约当天的拜访,尽量都在邻近区域,这样他一天可以拜访多个客户,提高效率。

拜访企业客户的过程中,我完整地记录了拜访流程,做好了每一家客户的拜访进展,沟通情况,成交数据,完成了企业客户的管理工作。

协助同事成交,最高的一笔订单有100多万。

那时候的我,年纪二十二三岁,靠着对工作的热情蛮干,努力、勤奋都开足了马力,硬拼体力(自恋点讲,硬实力)得到了积累。

但我真正的挑战还没来,那就是人际关系。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4)

02

以前的工作对执行要求高,我工作比较强势,做事猛,是业务干将。和合作方打交道简单,业务方面的沟通能力强就行。

我遇到的领导特别好,给了我很多信任和资源支持,我只需要把事情做好就行了,没遇到过复杂的人际关系。

等我当领导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经营能力真的弱,因为不懂人性,当下一份调动给了我一个很难管理的团队后,我崩溃了。

当时公司需要大力发展社群,调我过去做负责人。

这项调动最终导致了我的离开。

公司对社群业绩要求很高,希望它成为下一个增长点,我尝试去做,发现社群和其他业务完全是不同的逻辑,过往的经历和方法迁移不过来。

但我作为领导,肯定要解决问题,我想到的比较快的办法就是招聘,在原社群负责人的推荐下,我招聘了一个看似很会做社群的80后小姐姐,我可以一边做一边跟她学,这样可以快速推进目标了。

但没想到,招进来个绿茶,工作中她很会甩锅,业绩做得好,是她的功劳,某个地方出了错,是天一安排的,而且她会说:嗯嗯,其实天一当时安排,我建议了,不要这样做,如果我当时坚持坚持就好了,这也怪我。

当时要做社群管理,需要雇线上兼职,曾经的社群负责人有一个兼职队伍(绿茶新同事曾是其中的一员),工资开得太高了,我想降低一半的成本,设置提成机制,恢复到市场正常水平。

绿茶同事不愿意去和兼职谈这些,觉得跟人家谈降薪,会伤了和气。

但我比较坚持,我说,就算他们不同意,咱们可以继续招聘新的兼职,而且也不是恶意降薪,是之前太高了,现在是符合市场水平的。

绿茶同事拗不过我,就去谈了,结果她怎么说的呢?

她说:我是不想给大家降薪的,争取了半天,但是天一和公司说了,一定要这样做,她太狠了,我没有办法,大家理解一下,咱们来做兼职也不是为了挣钱,都是因为喜欢这个事业对不对?

结果就是降薪是降薪了,但是部分兼职对我意见挺大,不太愿意听我的,反而非常听这个绿茶同事的。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5)

后来,这个绿茶同事还和兼职拉了小群,天天在群里吐槽公司,例如把自己的工资拆解为税后工资,按照一个月工作30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计算。

她说,我的工资太低了,时薪只有十几块钱,租房子还特别贵,要不是因为我喜欢这家公司,这么点工资我才不干呢。

但是她的工资,是按照市面上社群运营的正常工资水平支付的,五险一金全部交,面试谈工资的时候她很满意。

绿茶同事还说,“xx(某个兼职)运营群运营得特别好,她说都是我指导得好,还给我寄了很多家里的特产和礼物,我太喜欢她了。”

并在群里公然艾特这位兼职。

群里有部分兼职跟我关系很不错,就把这些聊天记录原原本本地转发给我了。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可能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强?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但她切切实实对我造成了影响,我们是新项目,业绩压力非常大,我还经常内耗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人际相处上。工作状态很受影响,无法全身心投入。

我找这个同事谈话,但是她说,哎呀我没有那个意思,你想多了,以后我不说了还不行嘛。

之后依然这样。

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又做不到忽视,于是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是不是我真的这么差,才管不好团队,无法做好新的项目?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6)

03

团队里还有一个更难对付的人,原来的社群负责人,我刚入职的时候,她是总监,但因为业务做得不太行,所以被降职,加上我升职,她就成了我的下属。

她工作没做好,被我指了出来,她不改工作,反而和同事私下吐槽,说我坏话。

有同事听到了,提醒我,天一,你是不是和xx有矛盾呀?她说你针对她。

那会我还完全不会处理这些问题,气得我想和她当面去对质。

我给她安排工作,开会沟通某个数据很关键,需要提高。她第一反应,你刁难我,为难我,我做了这么久社群,这个数据怎么可以提高到这么多?你是不是针对我?

于是跟领导告状,说我故意欺负她,想逼她走。

但其实,工作中就是会提出目标和要求,事情都没有做过的,我举个例子,并不是说把这个数据定为绩效,做不到我们可以复盘找原因。

那我领导不是也给我提出了很高的目标吗?我也没有这样说啊。

她显得自己很无辜,我非常强势。我不知道除了解释,该如何做。

另外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劝我,天一,她走了不就行了嘛。隐晦地提醒我,你可以找个理由把她开了。

可我想的是,万一开了她,工作压力这么大,目标这么高,招不到更合适的人怎么办呢?

结果不愉快的事情越来越多,我那段时间,每天情绪都非常低落,哭的频率更高了,有时候在公司也会哭。

最后我受不了了,找领导反馈,因为我压抑了太久,情绪很崩溃,所以跟领导反馈也充满了情绪,事情没有表达多清楚,眼泪倒是流了不少,没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吐槽和抱怨很多,就给领导留下了一个非常情绪化的印象。

我的领导是一位男性,他很难从我的情绪化中,理解到这些七七八八弯弯绕绕的东西。

这一点也是当时我没有考虑到的。

经历了上面这两个大绿茶,加上工作压力太大,我终于崩溃了,在一个周六,和老板提出了离职,领导同意了。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7)

04

其实,在辞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办法放过自己,我没有意识到自己从业务骨干到公司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心态没跟上,为人处世的职场人际技巧也没跟上,再加上不会求助,就困在自己的困局里了。

我像个逃兵,辜负了上一个领导的信任,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但是我没有把握住。

来到上海之后,我依然经常做噩梦,梦到不断地在奔跑,很累很痛苦。我觉得自己的成长卡在了这里,过不去这一道槛,觉得自己很失败。

米姐说,天一,这个卡点你早晚要解决的,而且解决起来会很痛,你要学会放过自己。

在人际相处上,米姐了解我的弱点,会拨开情绪看事实,让我慢慢说清楚。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敞开心扉去求助。

比如有一次,一个合作方打电话给米姐投诉,说天一合作态度不好,要求道歉。米姐安抚好客户,并没有因为接到投诉就让我道歉,而是和我了解清楚原因,具体怎么回事,再处理。

米姐教我的是,要看见情绪,接受情绪,抒发情绪,才是真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不是没有情绪,不是压抑后的稳定,而是真的内心平和,自然而然的稳定。

有时候,经历了某个不愉快的合作,米姐不会说,天一这里做得对,或者错。

这样的概念比较单一,她会帮我分析,这个合作哪里卡住了,因为什么卡住,过程中,人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行为模式是什么?她绿茶的地方在哪里,哪句话是推卸了责任?

米姐告诉我,你一定要考虑人的变量。

我思路一下子就通了,原来话里有话是这个意思,背后是这么回事,原来对付绿茶,还能这样说!

米姐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会对付绿茶,我问她,你是怎么练出这项技能的?

米姐开玩笑说,因为之前经历的生存环境都比较恶劣,掌握了一身的技能。

所有同事都冷淡你要不要辞职(我扛不住同事太绿茶)(8)

话虽然这么说,我扎扎实实跟着米姐学了,加上我的经历,已经学会如何鉴茶,能够识别对方的坑,学了很多应对话术和避坑方式,但更多针对某一类案例。

我越来越意识到,我的性格,容易较真,真的没法对付绿茶,我要承认自己的不行,真的一和他们沟通,我就气得不行。

一方面,我尽量远离这样的人,不和他们打交道。另一方面,我遇上了,不会像之前那样哭,觉得被欺负就走,现在会寻找帮助,比如找米姐、杨颖律师求助,问如何解决?

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杨颖律师告诉我,对付绿茶都是为了给观众看的,不然你不理她就好了。

我觉得没有必要非要打败绿茶,只要观众们,也就是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们,喜欢我,支持我,看得懂绿茶的套路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盯着自己的目标,忽略他们的推卸责任,同时,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压抑情绪。

我现在的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卡点也很多,但我都在努力解决和突破。

有时候,我们的状态出问题,可能是工作不对,离开是一种选择;有时候,是时间不够,要给自己时间成长。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被困在原地,除了痛苦,什么都不会做。

只要改变,总有选择,总有机会,总有可能。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