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文/高志鹏 视频/高志鹏 祝亦楠 王晟 汪伟捷 奚欣晨

  “彗星就像猫,它们都有尾巴,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卫·H·列维(曾与美国天文学家尤金和卡罗琳·苏梅克夫妇共同发现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该彗星于1994年撞击木星。)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一颗“染着”绿色彗发的彗星,在天文爱好者圈子里一次次刷屏。它被命名为C/2020 F8(SWAN)彗星,并且很有可能成为一颗非常亮的“大彗星”。大家奔走相告:十年来第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终于来啦!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1)

C/2020 F8(SWAN)彗星,有着绿色的彗发 图片来源:Space.com

  但正如列维名言所说,这颗“染了发”的彗星也有自己的“个性”:仅仅被发现一个多月,SWAN彗星便开始变暗,变回裸眼几乎不可见的亮度。很多人预测,它的彗核可能已经在接近太阳的路上“分解”了。

  江苏卫视《从地球出发》的科幻剧“奇异星球”,也大开脑洞,讲述过另一颗“个性”彗星的奇幻故事:每当彗星回归,特定星球上的人们便会出现各种“幻觉”,究其原因,在于彗星的彗尾会散发出大量气体,在渗入大气层后干扰人们的神经系统……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2)

江苏卫视《从地球出发》科幻剧“奇异星球”

  如此神奇的彗星,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见到的,仅仅是今年,天文爱好者们就已经被ATLAS彗星和SWAN彗星连“鸽”了两次。

  那么,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不仅能让你亲眼看到彗星,而且能见证彗星“诞生”的全过程,想不想来看看呢?

  想的话,就猛戳视频吧!↓↓↓

  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用水、尘埃、玻璃水、玉米糖浆、干冰,“仿制”了一颗“冰冻小彗星”,但我们又是如何确定彗星中含有这些物质的呢?彗星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性?实验过后,再来涨涨知识吧!

  揭一揭彗星的“老底”:

  太阳系的边缘有两家彗星“工厂”

  第一家“彗星工厂”名叫柯伊伯带,主营短周期彗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不超过200年)。我们的老朋友“哈雷彗星”,很可能就是从这里走出的“明星产品”。

  上世纪50年代,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和爱尔兰裔天文学家埃吉沃斯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微小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

  这条“边缘地带”后来就被命名为柯伊伯带。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3)

柯伊伯带天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家“彗星工厂”名叫奥尔特云,比柯伊伯带更遥远。

  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对41颗长周期彗星(绕太阳公转周期超过200年)的原始轨道统计后认为:在柯伊伯带外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云团”,太阳系里几乎所有的彗星都来自这个"云团"。那里也保存着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时,星云的残余物质。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4)

奥尔特云和柯伊伯带的对比 图片来源:NASA

  飞翔在宇宙中的“脏雪球”:

  好“看”的彗星不一定好“闻”

  登陆一颗高速飞行的彗星,是不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但我们人类的确完成过这样“疯狂”的举动,还嗅到了彗星身上的“臭味”。

  2014年11月,欧洲空间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释放出“菲莱”着陆器,飞向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并成为首个在彗星上实现软着陆的探测器。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5)

在罗塞塔号抵达彗星67P之前,没有人知道这颗彗星原来是由两个球体组成的 图片来源:NASA

  菲莱号着陆后,科学家们发现这颗彗星表面含有氨气、氰化氢和硫化氢。据推测,这些物质混合起来的味道,闻起来就像是臭鸡蛋、马尿、酒精、苦杏仁的混合体(emmmm似乎并不能想象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罗塞塔号还在67P彗星周围的雾霾中发现了磷和甘氨酸等有机化合物。这一发现也表明,彗星的确有可能将某些生命必须的原材料带进地球,并孕育了生命。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6)

彗星“撞”地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于彗星主要由冰冻着的各种杂质、尘埃组成,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给它们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脏雪球”。当它们飞到太阳附近时,在太阳光和热的作用下,“脏雪球”外层凝固的气体和冰块会迅速蒸发、气化、膨胀,并喷发出来,在彗星身后拖出长长的彗尾。

  这条彗尾总是会背对着太阳,在彗星轨道的“急弯”处,完成一次花哨的“星际漂移”。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7)

彗星“漂移”过弯 图片来源:NASA

  不停向外“喷射”物质,再“大只”的彗星也有燃料用尽的时候。据估算,哈雷彗星每接近一次太阳,便会挥发掉1.5亿吨物质,这样算来,100万年以后,哈雷彗星也将不复存在。而对于一些小彗星,很可能还没飞到太阳,便已经在空荡的宇宙中香消玉殒。

  天上彗星千千万

  凭什么唯独哈雷彗星最出名?

  目前人们已发现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总计1700多颗,为什么唯独哈雷彗星最有名?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8)

哈雷彗星 图片来源:NASA

  原因很简单:它属于短周期彗星,76年就能绕太阳一周。

  什么?76年还嫌长?那我们举几个“栗子”:海尔-波普彗星1997年飞抵太阳,下一次回来要等到2000多年以后;百武彗星1996年飞抵太阳,下一次回来也许要等到十万年以后……

  周期短有个好处:能和人类混个脸熟!一个孩子如果有幸在10岁时见过哈雷彗星,等到他86岁时,还能再见证一次星星的“回归”。

  我国古代的《春秋》、《史记》,也有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

  《春秋》: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史记·始皇本纪》: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十六日。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9)

哈雷彗星:人际关系这方面,我拿捏得死死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哈雷彗星也是第一颗被准确预测出回归时间的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分析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的彗星观测资料,发现其中的三次记录很可能指向同一颗彗星,并估算这颗彗星将会在1758年年末或者次年年初回归。

自制有星空的星球(与其对着星星许愿)(10)

英国天文学家 埃德蒙多·哈雷

  最终,随着彗星的如期回归,它也顺理成章被冠以“哈雷”之名,编号1P/Halley。

  不过遗憾的是,算出该彗星回归周期的哈雷,一生也没亲眼见过这颗彗星。

  广袤的天空中,从来不缺星星,缺的是有话题的星星。2061年,哈雷彗星将会再一次回归,到那时,我们一起看星星如何?

  资料来源:纪录片《宇宙》、NASA、国家地理

  (本文系荔枝新闻专稿,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