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双手是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母亲的手阅读答案及解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母亲的手阅读答案及解析(母亲的手)

母亲的手阅读答案及解析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双手是永远也不能忘记的。

前些日子,在吃午饭的时候,当我刚吃完面条,一双手便伸了过来,接过我手中的碗。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米汤,便随着那双手递到了我的面前。望着那双手,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是一双苍老的手,手臂上青筋暴露,刻满皱纹。尽管岁月如水,能够冲走她的润泽,病魔无情,可以吞噬她的肌体,但无论什么也抹不去它那伟大的功劳。

几十年来,这双手从田间地头劳作到锅台案板,穿梭于机杼,引线于坑头,养育了我们一大家人。那每一条青筋,每一道皱纹,都是一首不灭的歌。

1964年,我还没有出生,祖父就不幸患病离开了人世。当时,大姑已出嫁,母亲和祖母、两个叔叔、两个姑姑,还有姐姐生活在一起。由于父亲在外工作,三叔和三姑尚且年幼,二叔和二姑也才十几岁,祖母又缠着小脚难以下地劳动,只能做一些家务。于是,这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每天除了给生产队里干活外,既要给这一家大小烧水做饭,又要帮祖母缝衣织布,有时晚上还要给集体干活。那双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整天忙个不停,从来不曾有过闲着的时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二姑出嫁、二叔成家后,三叔和三姑渐已长大,我和妹妹也相继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时候,本可以分家立户,但是,由于祖父离开人世,父亲是家里的长子,又是有名的孝子,为了不让祖母心里难过,同时避免父亲蒙受不孝之名,母亲仍然一如既往地跟大家生活在一起。这时,祖母年事渐高,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上上下下已经十来口人,仅吃饭穿衣就够母亲忙活的了,更不用说还要抚养小孩,下地劳动,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然而,母亲却无怨无悔,硬是凭着自己那双勤劳的手,夜以继日,辛勤劳作,苦苦地支撑着这个家……直到1974年,三叔也已成家后,才分家过日子。

从祖父去世到分家立户,整整十年,母亲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承担了别的女人所不曾担负也并非自己的义务,为这个大家庭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分家后,小家庭的日子并不容易。母亲既要下地劳动挣工分,又要缝衣织布,还要给我们做饭。由于我和妹妹年幼(74年我七岁,妹妹仅3岁),不但帮不上母亲的忙,反而需要她和姐姐来照顾。这样,母亲那双手便更加忙活了,常常是饭还没有吃完,上工的钟声就响了,急得母亲总是顾不上涮锅洗碗。至于缝衣织布,除了下雨、下雪天不出工,只好在晚上熬夜来完成。一年四季,不论春夏与秋冬,也不论白天与黑夜,即使蚊虫叮咬,手足皲裂,母亲也是手不停歇。几多深夜,别人都熟睡了,那暗弱的煤油灯光依旧映照着母亲的脸庞,陪伴着母亲到天亮;几多新年的爆竹声中,别的孩子早已穿着新衣开始拜年,别的女人也已开始窜门了,母亲的双手还劳作在我们的衣服上……

母亲日夜劳作,手不间歇,总算使我们有衣可穿,有饭可吃。但是,大集体凭工分分粮吃饭,由于父亲在外工作,虽说能挣几个钱,可家里却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四口之家仅靠母亲一双手,每天只能挣8分工,尽管母亲从不误工,但年终核算,我们家总是短款户,别的人家分红,而我们家却要交钱……虽然一家人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日子仍是很艰难。母亲恨不得自己不吃饭,把一只手分成两只手……无可奈何,母亲一狠心,含着泪让姐姐停了学。尽管姐姐每天只挣3分工,但总算不再短缺队里的工分,同时母亲也多了个缝衣织布的帮手。

后来姐姐挣到了5分工,我们家也能分到一点儿红,我和妹妹也能烧水做饭了,日子才稍稍有点好转。但是姐姐停学这件事,不但母亲至今后悔不已,常常念叨说是苦了姐姐,没有让姐姐读完书,是她自己的错,就连父亲也感到内疚,时常对我和妹妹说,姐姐为这个家庭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叮嘱我和妹妹将来一定多多帮助照顾姐姐。

母亲的那双手,不但勤劳,而且灵巧得是出了名儿的。街坊邻居,上至老奶奶,下至新媳妇,没有人不夸母亲的针线活儿做得好的。

记得我七岁上学时,为了给我做一只书包,母亲一夜没合眼。她先是找来一块绿豆色的布,根据图案剪好样式,缝好书包,扎上背带,然后又找到一小块红布,剪成一个五角星,把它缝在书包盖上,最后又在五角星两边用白绵线绣了两个空心大字——书包。第二天,当我高高兴兴地背上母亲做的新书包来到学校时,老师直夸我的书包漂亮,同学们个个羡慕不已。可我高兴之余,泪珠还是止不住滚落下来……因为我知道,这书包是母亲一夜没睡,伴着油灯,熬红了双眼,用她那勤劳灵巧的双手一针一线给我赶做的,它凝聚着母亲的智慧和心血。我深知它的珍贵,小心谨慎地使用它。此后,那红星就像母亲的心,那“书包”就像母亲的眼睛,伴我度过了五年的读书生涯。直到小学毕业后,我才恋恋不舍地把它送给了妹妹。

去年,我的儿子上幼儿园了。别的孩子都穿着集市上买来的新衣服,母亲老眼昏花,硬是来到集市上亲手挑了几块碎布片,廉价买回来后,又用她那双苍老但依然灵巧的手为我的儿子剪拼缝制了一身衣服,并绣上美丽的图案。等儿子穿上我母亲制作的衣服时,街坊邻居的阿姨、婶婶啧啧称赞,直夸做工精细,好看漂亮。

母亲那双勤劳灵巧的手,虽然可以干好农活,可以做出可口的饭菜,可以做出漂亮的衣服。但是,几十年来,母亲为我们做了一顿又一顿可口的饭菜,做了一件又一件得体的衣服,而她自己却未穿过一件漂亮的衣服,也没吃过一顿专为自己做的好饭菜。她的手,提刀切菜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我们喜欢吃什么;穿针引线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儿女们喜欢穿什么。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家里虽然有四亩多地,但父亲、我和妹妹都可帮助母亲干活了。一家人辛勤劳动,庄稼连年丰收,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了。这时候,母亲完全可以找一些清闲自在,吃得好一点,穿得讲究一些。可是,母亲依然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逢年过节,粗布衣裳,一日三餐,粗粮淡饭,还常常下地劳动,操持家务。她总是对我们说:“我年纪大了,还能活几年?只要看到你们吃得香、穿得好,我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我上中学时,学校里吃的是份儿饭,同学们总是从家里带干粮。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母亲的手就忙活开了,总是早早地就做好了我最爱吃的饭菜,站在巷子口,等着我回来。我一进门,母亲的手便落在我的身上替我拍打尘土,端脸盆递毛巾。返校时,母亲总是把她亲手腌制的咸菜或是烧好的辣椒装进小瓶里,连同新蒸好的白馒头或是刚烙好的煎饼塞满我的馍袋,然后把我要带的衣服一件一件的叠得整整齐齐,放进包袱里。每次临行前,母亲必定要再看看我的衣服穿得是否整齐,上面有没有灰尘,总是用手拍了又拍,直到她感到满意了,这才放心地让我离去。

母亲就是这样,心里总是想着儿女,唯独没有她自己。

成年累月的费心劳作,使母亲身心交瘁,积劳成疾。年近花甲,母亲身体日渐消瘦,眼睛花了,腿脚也不灵便了,但那双手依然是那么勤快、灵便,一刻也不愿闲着。她说:“干惯了活儿的手总是闲不住。”

几十年来,母亲辛勤劳作,用她那双手为我们这个家绘制了一幅心血凝成的充满艰辛而又光辉灿烂的不朽画卷!这双手,虽然默默无语,但它却说出了人世间最真诚、最可贵、最伟大的语言——母爱!

好长时间了,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可是每每提笔,总是泪流不止,难以成文。今天,我含着泪,写下此文,奉献给我的母亲!

(初稿作于1999年6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