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闽西日报□武平三中九年级(5)班 彭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g弦上的咏叹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

g弦上的咏叹调

来源:闽西日报

□武平三中九年级(5)班 彭凯

二月十二日,阴

“咚——咚——”6点50分。伴随着老式挂钟的钟声,这对老夫妇起了床。现今,疫情确诊人数不容乐观,在外出子女的叮嘱下,两人早已过了好一段居家的日子。

“秀,我老战友那有点事,我出去帮忙。放心,戴口罩,到他家里。如果我中午还没回来,你就先吃啊,别等我。”丈夫率先打破了原本的平衡。

妻子只能任其去了。相处多年,老伴为人处世向来讲究厚道助人,窗外,他骑电动车三轮的身影在视线里消失。

“请问,志愿者是来这边报到吗?”

消毒、倾倒垃圾,本该是清洁员该干的事。但特殊时期,老小区原本居住的负责打扫的老人,多被子女拦在家中,又多了消毒这一差事,所以人手异常紧缺。

“有电动三轮是吧,行,加装上木板,用塑料布垫好,记得倒完后把车清洗干净。”

……

二月十三日,多云

7点10分,“建国,我娘家那好像有些口罩,我去拿点,以防万一。中午我就在那吃了,你自行解决吧。”

理由如此正当,自然是让她去了。坐在窗边的藤椅上,听着那熟悉的自行车声远去,丈夫长长地吁了口气。

“中转站离大门近,你从后门开始倒,可以少跑一趟。”

“今天,你去这个老小区吧,从大门开始,记得垃圾桶边也喷上点。”

虽说是老式小区,结构倒不错。外一围是住房,内一围是道路,中心便是绿化。都是些5、6米高的柳树,围着个水潭,正对大门的是一座石桥。

除了石桥处,其他地方的视线都被阻挡。

口罩使呼吸变得困难,年事已高,虽无烈日,衣服也湿得差不多了。

二月十四日,多云

“嗯……我……去办点事情。”

“去吧,刚好我也有事。”

早上9点15分“噔——”“嘶——呜——”。老小区里充斥着垃圾桶碰撞以及喷洒装置的声音。

命运的旋律奏响,正当倒垃圾的来到大门口,另一端喷消毒水的也恰好来到桥边。两人全副武装,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分秒不差的回头。

愣了下。

并不是说两人看出了彼此,因为在各种装置的防护下,根本无法分辨。而是在那电闪雷鸣的难以察觉的时间里,两人视线的触及,就好比电路的接通,原本昏暗的房间里充满了光明。结婚数十年,渡过了各式各样的生活上的难关,但在这长久的岁月里,二人的灵魂第一次触及彼此,第一次感受到在自己对面那具年迈身躯里的光芒。

之后,那“噔”“嘶”声时常响起,如同沉重地拨弦和悠远的琴声,仿佛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演奏,华丽而隆重,悠远而美妙。

而这对老夫妇仅是G弦上的细细一缕,还有无数的人一起,静静演奏着这首赞美伟大人性的咏叹调。

(指导老师:李永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