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读《山海经》,所称怪兽多异名。”这是明代诗人归有光在《题异兽图》中写下的诗句,他早年读《山海经》时,就发现其中描述了许多长相怪异的野兽。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山海经》以奇珍异兽特别怪异而出名。

《山海经》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之一,其内容涵盖了民间传说中的山川、地理、祭祀、药物等等许多领域和方面,而且其记载的《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以及《夸父逐日》等神话传说一直到今天都为人津津乐道,是许多人童年时期最爱看的神话故事。

四川发现三千年遗址(四川挖到一棵千年)(1)

其中《山海经》最出名的还是他描述的各种形状怪异的野兽和植物等,陶渊明就曾在读完《山海经》后写下了“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的诗句。描述了仙兽凤凰在云中飞舞,而神奇的鸾鸟在空中发出犹如白玉般天籁之音的神仙美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专家们在四川三星堆遗址里发现了几千年前夏朝晚期的“神树”,几乎与《山海经》里的记载完全一致,专家们经过鉴定,发现这不是巧合,而是证明《山海经》里神树存在的证据。

01《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奇书,许多人为之痴迷,也有许多人认为书中的记载荒诞不经,难以考证,进而对其嗤之以鼻,认为是杂书,不受正统学家的欣赏。司马迁就曾经在看了该书后直言不讳地说:“余不敢言也”。这是因为书中的记载和史学家的理解大有出入,他不敢相信,也自然不敢多言,言语之中满是对这本书的轻视和不信任。

就连鲁迅先生也认为这是“巫觋、方士之书”。但是《山海经》的价值十分巨大,对后世的影响也特别大。早在1983年的时候,我国的研究学者就在四川召开了学术会议,讨论了《山海经》里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山”的出处,最终专家一致认为这座神山是广西桂林兴安县的猫儿山。

四川发现三千年遗址(四川挖到一棵千年)(2)

后世中国的神话故事和神仙体系的形成,很多都来源于《山海经》一书,这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书中详细记载了当年的四十多个国家,五百五十多座山,以及一百多位的历史人物和多达四百多种的奇异野兽,令人叹为观止。

而且最令人称奇的是,在这部书里有些记载确实可以在后世得到印证,比如其对黄河、渭河、王屋山、昆仑山以及华山和太行山的记载,就和后世一般无二。但同时,也有许多山脉和水系迟迟未能在现实世界里得到印证,以至于人们也怀疑着这本书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上古时期的许多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生活风貌和生产情况。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关于车船的制造和使用以及歌舞的产生和后世广为流传的投壶游戏的诞生,让人大开眼界。

1986年,在四川广汉地区三星堆的一次抢救性发掘中,专家们无意中发现了祭祀坑,并且在其中挖到了一棵千年“神树”。

四川发现三千年遗址(四川挖到一棵千年)(3)

在后续的修复工作中,人们修复出了青铜神树,而这些神树的重生,让专家们不由得想起了《山海经》里关于“扶桑树”的记载,二者之间太像了。

02文物的修复

由于这些残破神树的碎片较多,而且十分的琐碎,加上专业人员的人手不足,修复工作一直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之久。自从1986年的7月18日发现了祭祀坑之后,这些青铜树的残片,被全部打包到了四川省的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修复工作。

但是一直到1996年才完全修复好,而且其中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在进行着收尾和完善工作。等到神树修复完之后,专家们都被这些上古时期的文明惊呆了。这些神树十分的精美,不但精巧无比,还在其中有许多的装饰纹路,足见古人的智慧。

因为部分零件和残片的缺失,最大的一棵树并没有完全修复,但即使是这样,它也足足有3.96米之高,而根据专家的预估,如果能够修复完善恢复它的原貌,恐怕其高度将达到5米,接近两层楼的高度。

四川发现三千年遗址(四川挖到一棵千年)(4)

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上古时期,能够做出这样精巧细致的青铜神树,古人的技艺令人惊叹。实际上,每一株神树都有一个巨大的底盘和主干组成。底盘十分的稳健扎实,将主干牢牢地固定,使其不至于倾斜或者歪倒。

从主干里会生出旁枝,而这些旁枝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也都有三个枝丫,而其中的两个枝丫是向下垂着,生长着已经成熟的果实。

而还剩下的一个枝丫则是向上高高的昂起,同样也有果实形成,所不同的是在果实上还站立着一只神鸟,这只神鸟姿态傲然,高昂着头,隐隐中有挥舞翅膀的迹象,似乎是欲展翅飞翔,造型十分的精美,令人一眼难忘。

整棵神树一共有九只神鸟,而在树的外面,还有一条神龙向下盘旋着,十分威武。根据《山海经》里的记载,这九只鸟正好应该就是九只金乌,也就是九个太阳。在神话故事里,后羿就曾经用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共在天上发光发热,造福着人类世界。

四川发现三千年遗址(四川挖到一棵千年)(5)

考古学家们根据修复的神树,及其上面的神鸟判断,这些树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扶桑神树,无论从树的造型还是其上面栖息的鸟儿都能证明。而专家们也据此认定了扶桑神树的真实存在,因为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学者徐朝龙就直言不讳,在其著作《扶桑与若木》中,将青铜神树直接说成是扶桑神树曾经存在的最有利的证据。四川的考古研究员陈德安,也有着相同的观点。

03扶桑神树

扶桑树是传说中的一种神树,并且其在《山海经》里有着详细的记载。据其中的《海外东经》篇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也就是说,在黑齿国的北边有一个叫做汤谷的地方,所谓的“汤”在古汉语里就是指的温泉,也是古人洗浴的地方。

而在这温泉谷的附近有一种神树,名为扶桑,树的上面经常住着十个太阳,它们常常到汤谷这个地方来洗浴。

四川发现三千年遗址(四川挖到一棵千年)(6)

这种大胆的描写正是《山海经》的独到之处,试想有什么样的神树能够住下九个太阳呢?但在神话故事里,一切也皆有可能。由于修复的青铜神树还缺失了一部分,因此专家们也大胆的猜测,在其顶部必然还有一只金乌鸟,因为《山海经》里曾记载,“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九个太阳住在树的下面,只有要当值的那个太阳住在树的顶端。等到每天天亮的时候,就乘着马车从东方升起,为世界带去光明和温暖。而那支神树外侧的神龙就是伏羲和女神所乘坐的马车。

当历史照进现实,当出土古物佐证了经书记载,专家们的激动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对于《山海经》里的故事和记载的一次最好的诠释。

结语: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应该始终怀揣着一颗好奇之心,并且要心怀敬畏。对于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通过不断的学习去完善历史的缺憾,证实历史的魅力。

四川发现三千年遗址(四川挖到一棵千年)(7)

《山海经》是一部奇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书中的许多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的被人们的新发掘证实着。虽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我们应该带着严谨的心态去对待这部奇书,并对其不断的研究和考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