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选读”之九十:读郑小谷文《偶书四绝句(录三)》
◎唐立逵
(廖才兴∕摄)
(一)
【原文】风尘垂老苦奔波,名利驱人可奈何(1)。记得沈家《归计》句:“住山人少说山多。”(2)
【注释】(1)垂老:将近年老。奈何:怎么办。(2)沈家句:指沈括的诗句。沈括的《归计》诗云:“住山人少说山多,空只年年忆薜萝。不是自心应不信,眼前归计又蹉跎。”住山人:指真心修行之人。古代修行者多住深山。说山:即“说山人”,指相对于“住山人”而言的那些只在口头上讲要修行的人。
【解读】已经将近老年的我还要在风尘中苦苦地奔波着,人在名利的驱使下又有什么办法呢?记得沈括的《归计》诗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住山人少说山多。”
杜牧云:“尽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天下庙宇遍地是,真心修行的人其实并不多,但把“修行”挂在嘴上的人却很多。正像许多人都想获得名利一样,世上真正像小谷这样“风尘垂老苦奔波”实打实地去获取名利的人的确不多,而企图通过投机取巧的手段去骗取名利的人却不少。诗人巧妙借用沈括的诗句无情地鞭笞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小谷的批判时至今日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
【原文】久别维桑不记年,乍收行李亦欣然(1)。归来无复商归去,月下花前任叫鹃(2)。
【注释】(1)维桑:《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毛传:“父之所树己尚不敢不恭敬。”后以“维桑”指代故乡。(2)月下花前:唐白居易《老病》诗:“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本指美好的憩游环境。后多指易触发男女情思的环境。
【解读】离别家乡太久连年月也记不得了,当年刚要收拾行李要出去时心里也是非常愉快的。现在回到了家却不打算再出去了,月下花前任凭杜鹃如何苦啼我的心都不会再有任何的动摇。
此诗写出了旧时人们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心境。没离开过家,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在外边漂游过一阵子的人,却又多不想再出去了。当然这里写的绝对不是小谷自己的心境,为了生活,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小谷长年在外四处漂流,在家的时间很少,但他并不以此为苦恼。这里他反映的是一般人的心境。
(三)
【原文】门外清溪溪外山,寻常终日对孱颜(1)。探奇揽秀他乡偏,吟咏偏忘十亩间(2)。
【注释】(1)孱颜:指高峻的山岭。孱:chán。(2)探奇揽秀他乡偏:到处吟咏在他乡探赏到的奇丽秀美的景色。徧:同“遍”,到处。十亩间:指家乡,家园。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解读】远离家门外清溪的地方是座座高山,平常整天都面对着这险峻的山岭。我到处吟咏在他乡探赏到的奇丽秀美景色,却偏忘记了自家门前面的这道奇特的景观。
此诗中所述的情景,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相同感受。生活似乎经常在同我们开这样的玩笑,你越熟悉的东西往往偏最不放在心上,并非熟悉的东西不值得记忆,而是被“熟视无睹”这个词说中了。小谷用哲人的眼光审视自己生活中富启发性的细节,提醒我们应当注意避免类似的情况。
【相关链接】郑小谷(1801~1872年)也叫郑献甫,民间习惯称之小谷、郑小谷,广西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白石村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著名教育家、经学家、诗人,广西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壮族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郑小谷像(资料图)
郑小谷官至刑部主事,因不满官场黑暗腐败,毅然辞官回乡办学兴教。毕其一生读书著书教书,著有经学、文学、诗歌等著作数百万字。曾在象州、宜州、桂林、广州等地12家书院执教,桃李芬芳誉满神州,素有“岭南才子”“两粤宗师”之称。有关他的传说故事在今广西、广东广为流传,历久弥新,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博大精深的小谷文化。
在此,我们将连载唐立逵老师所作的小谷著作解读,帮助大家更便捷地了解小谷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小谷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发展繁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