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在过去那个缺乏科学依据的年代,风水学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生活。老百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一些脍炙人口的俗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到民族文化心理,小到个人的生活写照,无一不体现着它的存在,也被誉为“智慧的结晶”。

借屋停丧对后人好吗(老祖宗忠告宁可借屋停丧)(1)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拿“逝者为大”来说,人们对其始终是非常忌讳的。毕竟这是同另一个世界的人打交道,谁也不想让自己沾惹任何不吉利的因素。原本简单的一件事情,被老百姓蒙上了一层玄之又玄的意味

比如流传的这句“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停双”,“丧”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好,怎么还要把房子借给别人停丧呢?现在社会两对新人结婚,人们都想沾一点喜气,主家房子不够借别人的,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那为何不能这样做呢?会不会是说反了?

借屋停丧对后人好吗(老祖宗忠告宁可借屋停丧)(2)

宁可借屋停丧

很多地方都有这个讲究,其实这包括两个方面。中国人有“逝者为大”的观念,也有“落叶归根”的传统,逝者在离去之后,子孙后代必须将其放到自己的“主屋”内。从风水学的角度出发,这叫“迁居”。一方面固守自己的孝心,另一方面方便逝者“寿终正寝”。

借屋停丧对后人好吗(老祖宗忠告宁可借屋停丧)(3)

同时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人的去世并不是真正的离开,而是去往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会在离去之前带走家里所有的晦气,并将好运留在家中并对他们进行保佑。在这种可以兴旺发达的好机会面前,谁不愿意珍惜?所以“借物停丧”在过去很常见。

不可借屋停双

何为“借屋停双”?就是把房子借给两对新人居住,再近的关系也不行。其实我们在电视剧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丈母娘为了不让女婿和女儿在家同屋相住,都会让他们回家,或者就是自己和姑娘一起居住,反正两个人不能住一起,否则就是触了大忌,这包括两方面。

借屋停丧对后人好吗(老祖宗忠告宁可借屋停丧)(4)

首先就是在古代成双借宿的不一定是夫妻,也有可能是私奔及其他不正当关系。一旦被邻居看到传出去,整个村子甚至街道也全部都会知晓。中国一直以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古代也十分重视礼节,一旦传到官府的耳朵中,全家人都会受到牵连,这又是何苦?

同时男尊女卑的风气盛行,女儿在嫁出去之后被称为“泼出去的脏水”,女婿当然就不用说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来往,更别说在娘家居住。从风水学的角度出发,外人居住在主家的房子中,气场不同势必也会发生冲突,造成气场紊乱,进一步来讲就是晦气的代名词。

借屋停丧对后人好吗(老祖宗忠告宁可借屋停丧)(5)

品史君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今再看这句俗语,仿佛也没那么有道理了。从品史君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在传统文化面前,每个人都应全面准确理性地看待,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做到真正的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何这样讲?

借屋停丧对后人好吗(老祖宗忠告宁可借屋停丧)(6)

二十一世纪开始以来,每个人都生活在被物质和金钱异化的时代中,通俗来讲,道德风气也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的思想与行为。那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批判和发展还是打破原有的一切观念,我想只有经过实践之后,才知道哪一条路真正地适合我们。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