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道学中,“知”、“行”是一对重要的概念。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然而,宋明道学中的三位大儒,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应该是“先知后行”。当然,二程(程颐、程颢)也是这样认为的。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应该是“知行合一”。而后期道学的总结性人物王船山则认为,应该是“行先知后”。

这3人都是超级牛人,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立场相差甚远。

首先,“知”、“行”的中国字都一样,但3位大牛在使用它们时,含义是有差别的。最典型的是王阳明的“知”、“行”的概念,与现代哲学的认识和实践的概念相差较大。

知行合一行先于知的感悟(漫谈先知后行)(1)

朱熹

一、朱熹的“先知后行”

朱熹的知行观与现代一般人对认识与实践的观点最接近。所以,理解起来也最容易。做一件事,我们首先要知道怎样做,然后才能去做。比如,要到北京,你得先知道北京在什么 地方,走什么路线,乘什么交通工具,然后你才能去北京。如果你连北京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就瞎走,那肯定是到不了北京。这里有个悬念,“知”是怎么来的,没说。比如去北京应该怎么走,这知识怎么来的?当然,在别的地方说了,比如《格物补传》,但也只是笼统地说了一下如“即物穷理”,并不具体。所以王阳明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不对。

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最难理解的。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多次对“知行合一”进行解释,原因就是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有争论。“知行合一”为什么难理解,原因有二:一是王阳明的“知”不是一般的知,是“良知”,行也不是一般的行,它还包括某些心理活动如喜怒哀乐等。另一方面,不像西方哲学,一个概念,先界定清楚,然后再使用。中国古人运用概念时不严谨,一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往往得依靠上下文才能理解,有时人们就会把概念弄混了。如“知”这个字,有时表示一般的“知”的概念,有时又表示“良知”的概念。

知行合一行先于知的感悟(漫谈先知后行)(2)

王阳明

如果通俗点讲,“知行合一”就是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举个例子。王阳明解释说,什么是知“孝”,不是只知道说些个孝的道理,而是要实实在在,真正孝敬父母。所以,王阳明说,“知而不行,不是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的学生都对知行关系的理解经常不到位,现在的人对其理解不完整,也不足为奇。

知行合一行先于知的感悟(漫谈先知后行)(3)

王船山

三、王船山的“行先知后”

王船山的“行先知后”,现时好像讨论不多,其实,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王船山认为“先知后行”、“知行合一”都是错误的,尤其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着力的批判。王船山认为,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难的必须在先,难的解决了,容易的自然就跟着解决了。同时,他又认为,知和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著名学者冯友兰认为,王船山的知行观,最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的认识论。

个人理解,三种不同的知行观,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如朱熹的“知先行后”,一般情况下都是这么做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是在道德层面,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而王船山的“行先知后”,解决了朱熹的“知先行后”中“知”的悬念,对一些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来获得原创知识,如科学研究等,则很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