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题论证阶段,对研究成果的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针对预设目标应该呈现出哪些研究成果。在研究中要对研究成果(或成效)进行先期设想,为研究过程中原始材料的有效积累做好预设。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及时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利用获得的资料和统计出来的数据,采用适当形式将研究的成果用有效的方式表述出来。

  反例1:初中英语课前预习任务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学生的收获:通过此课题研究,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收获:通过此课题研究,课题教师总结成果,形成经验;通过此课题研究,课题教师形成系列预习任务设计方案,促学校科研发展。

  文本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每位课题老师写出课题论文。

  分析:课题的预期成果是在研究中对研究成果进行预先的设想,核心是研究的成果。很多研究者将研究的成果与教学中的成绩相混淆。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学生的收获、教师的收获、文本成果从表述上看就不属于研究成果的范围。认真分析学生的收获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是教学工作中教学业绩的定性分析。教师的收获中“课题教师总结成果,形成经验”“形成系列预习任务设计方案,促学校科研发展”,这既不是研究的预期成果,也不是教师在研究中的收获。“课题教师总结成果”是研究中必须做的一个研究环节;“形成系列预习任务设计方案”是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物化下来成果,与促进学校科研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再看文本成果中“每位教师写出课题论文”,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推敲。

  反例2:小学校本教研内容与方式创新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步骤、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课题准备探究阶段

  组建课题实验组织机构,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确立校本教研课题,填报课题实验申报表上报审批。组织课题组相关成员参加各级校本教研知识培训,让每位实验教师都认识到校本教研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校本教研,并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

  第二阶段(2012年2月—2013年1月):课题初步实施阶段

  组织课题组相关成员进行校本教研知识学习和研究。同时,在了解学校校本教研现状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针对教育问题,采取反思和行动的校本行动研究,初步形成校本教研的模式。

  第三阶段(2013年2月—2014年1月):课题深入研究阶段

  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实施方案,形成以课题研究和主题研究为基础,教、科、研一体,多向互动、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模式。各教研组全面实践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并完成资料的收录。

  第四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课题梳理总结阶段

  历经探索、实验,校本教研课题已发展到可行性研究阶段,课题组要对课题实验全面梳理,及时进行总结,撰写结题实验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分析:在开题论证阶段,一些研究者将预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步骤混在一起,如上面案例所示,研究步骤是将研究的过程进行合理分工与安排,而预期的研究成果包含了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在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中,研究报告和论文是常见的成果表现形式。  

开题报告的研究资料分析(开题报告6-对研究成果的论证)(1)

反例3:中学政治课程多元化法制教育方式的研究课题预期成果

  其他成果:组织学生参加法制讲座,观看法制教育方面的电影、短片、图书等,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征文、小报展等,制作法律常识宣传板,组织学生为普法教育做志愿服务,召开法制教育的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短剧表演等,旁听法院庭审,模拟法庭,把这些实践活动留存照片以及视频资料,并刻录成光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引导中学生了解和把握体现时代精神的法律思想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公平、公正的精神实质,自觉做到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分析:在上面的案例中,第一部分表格较好地说明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撰写了成果的名称以及成果的形式,为研究者在开题论证阶段如何填写好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做了很好的范例。但是研究者又在表格的后面画蛇添足地写出了其他成果。这些都不是预期成果,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是描述课题研究中采用的活动形式以及采用这些活动形式所应该达成的活动目的。

  反例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待进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通过对待进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研究,及早发现、及时预防和干预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一些待进生改掉不良行为,树立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目标。

  (1)阶段成果: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待进生的成因、待进生的转化、待进生的亮点等)的初步认识,形成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形成论文,得出最终成果。

  分析:这是在开题论证阶段对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的论证常见的一种错误,无论是阶段成果还是最终成果都应该是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的预设,表述应简洁、清晰、明了,直接说明可能取得的成果的名称是什么。如在这个例子中应该修改为:阶段成果论文《待进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待进生转化策略及实施效果分析》等诸如此类的表现形式,最终成果是研究报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待进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的研究资料分析(开题报告6-对研究成果的论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