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1)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在三国名将中的知名度最高,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并且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很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又被抬升成神佛,可以说,如今的关羽已成为“历史关公”与“文化关公”的集合体。

关羽的特点有很多,但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他的重义与武功。他的重义与一般的江湖义气又不同,在他的价值观中,没有绝对的是与非,否则他也不会在华容道私放曹操。而对于他的武功,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2)

在小说中,凡是涉及到关羽武功的情节,必有他的兵器青龙偃月刀伴随左右,似乎人与刀已经完全融为一体,而且偃月刀也似乎成为关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

在小说中,对青龙偃月刀的描述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比如,在第一回写道,刘关张得到镔铁一千斤,关羽便利用此铁铸造了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再如在虎牢关三战吕布时,说“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侠蝶”。

可见,在小说中的青龙偃月刀似乎天生就是为关羽而生的。但是在小说外,青龙偃月刀多半是文学家的杜撰,历史中的关羽使用的兵器都不可能是青龙偃月刀。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3)

青龙偃月刀并非三国产物

据史料记载,“青龙偃月刀”指的是刀柄与刀身相连接处镶有一条青龙的头,而刀身形状则像上弦月,故此得名。在小说中,关羽所持的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如果按我们现在的重量来计算,若非臂力惊人,怕是连拿都不一定拿得起,更何况还要拿着它到战场上去呢?

但是,如果按照古代的重量标准,青龙偃月刀实际只有六斤多。据我国最早的医学期刊《吴医汇讲》中记载:

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古一两今重七分六厘,古十六两,今重一两二钱一分六厘。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4)

按照上述重量的推算,古代兵器看似动辄数十百斤,但折算成现代重量也就没那么夸张了。《三国演义》中典韦的双铁戟重八十斤,今重只六斤一两左右;王双的大刀重六十斤,今重只四斤八两左右;纪灵的三尖两刃刀重五十斤,今重只在四斤左右;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折算下来也就是六斤三两左右。

这样的兵器重量也就基本符合常理了,否则难以想象,每个大将都举着超重的兵器在战场上来回厮杀,武功如何不是第一位,谁的臂力超群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演变成一场举重比赛了。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5)

尽管青龙偃月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六斤多的重量也可以接受,但问题是它并不是三国时期的产物。偃月刀最早的记录见于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中,距离关羽所生活的三国时期相差近千年,也有历史学家分析偃月刀诞生于唐代,但不论是唐还是北宋,这偃月刀都不适用于战场,因为它不够灵活,通常用于习武之人平时的臂力训练,以及重大礼仪活动当中,以显威仪,更或者用于表演之类的道具。

而且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通篇都没找到关羽使用刀的记录。在描述关公战颜良时,却有这样一段记载: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6)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关公将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斩于马下时,描述用了一个“刺”字,而不是砍或者劈。也就是说,关羽在战场上所使用的兵器不可能是刀,理论上应该是枪、矛或者剑之类的兵器。

这也从侧面再次证明了,关羽在三国时代所使用的兵器绝不是刀,更不可能是青龙偃月刀。既然关羽所用兵器并非青龙偃月刀,那么在三国时期,他最有可能使用的兵器又是什么呢?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7)

关羽最有可能使用的兵器

说到兵器,它与各个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因为它的制造既与材料相关,又与冶炼技术高低相关。

比如,在春秋战国时代,铁器运用比较广泛,铁制的铠甲、铁剑、铁杖都很常见。在湖北铜绿山出土了战国中期的铁制工具。在《荀子·议兵篇》中,秦昭王也赞扬楚国的铁剑锐利。考古学家在战国时代的楚国疆域内的墓葬中,也曾多次挖掘出铁质的兵器,有剑、戟、矛、镞等。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8)

西汉时代,特别是汉武帝时代,对外战争增多,除了在冶炼技术方面的提高,兵器的种类也增加了。在汉代军队的正式装备中,远射的兵器主要是弩和弓,格斗兵器有戟、矛、刀、剑;防护装备有铠甲和盾牌;还有用以锤砸和劈砍的锤、钺斧等,还出现了既能攻又能守的兵器--钩镶。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也看到汉代兵器已有刀的出现。在洛阳西郊的汉墓里就曾出土了两百多把铁刀,但长度在32.4厘米以上,可以作为兵器使用的仅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了东汉,炼钢技术得到了发展,才出现了质量优良的钢刀。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的大分裂时代,战争频发,这一时期的兵器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骑兵装备也更加精良,但比较常用的兵器,远射的还是弓和弩,格斗的是戟和大刀。

但是在三国时代的大刀,并没有大长柄,而是一种短兵器--环首刀。这种刀是专门用于劈砍的单刃厚背的短兵器,在战场上具有很大的作战优势。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就曾记载,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曾造剑十口、刀万口。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10)

如果关羽所使用的兵器是刀的话,也只能是这种短兵器才对。但很显然,这种环首刀大量运用于士卒当中,作为一员大将,此种短兵器顶多只能是辅助工具。

这样一来,关羽最有可能使用的兵器便是戟了,从东汉到三国,戟也是骑兵的最常用兵器,特别是长戟。那么,在小说中的关羽为什么一定要用刀呢?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11)

为什么关羽必须用“青龙偃月刀”

我们知道,元代是戏曲大放光彩的时代,而剧本的创作为了使故事更富有传奇性,多半会根据传说进行大量的改编。关羽使用的大刀就是出自元代文人手中。

元代郝经所著《重建庙记》中记载关羽为:“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在《在三国志平话》中,关羽也是用刀来参加“三英战吕布”的:“关公忿怒,纵马抡刀,二将战吕布。”

元代之后的关羽,一直到到明清,到现在,他所使用的兵器就换成了大刀。那么为何一定要是“青龙偃月刀”?

三国志中的关羽到底多厉害(青龙偃月刀非三国所产)(12)

据北京大学博士杨自然说,清朝时,关羽被追封为关帝君,作为一位威严的武圣,必然要有一件称手的兵器才配得上他的形象,于是青龙偃月刀就横空出世了,清朝之后,关羽配青龙偃月刀也就变成了一个定制。

由此说来,后人为关羽配这把青龙偃月刀,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塑造关公威武的形象,并表达人们对他的尊敬之情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