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遗址名称的由来(西安文化遗产秦阿房宫遗址)(1)

对阿房宫的得名,历来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说“阿”是“近”的意思,因为其距离咸阳近,且号阿房;有说作宫阿基之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有说因前殿高广,以其形状名宫;当代学者马非百在《秦集史》中说“言其用,则曰朝宫;言其方,则曰前殿。谓之阿房者,阿房乃一地名,故天下咸以此称之”;有说“阿”字是名词的词头,并无意义;或有说“阿”是关中人的地方语,即“那里”的意思。见仁见智之说,不一而足。但“阿房宫未成”,毕竞还是个临时的称呼。

王学理先生认为,阿房宫处在西安之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龙首原(山)”西端,地势高、殿堂高,故而从“高广”的意思考虑。李毓芳先生认为,“房”是西周时期留传下来的地名,“阿”字是语助词,“阿房”应该是地名。笔者倾向于马非百先生的观点。实际上,史书所及语句中的“阿房”,如“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如以地名论之,则成为古汉语中完整的句式。

至于阿房宫读音,也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读ē páng gōng,一是读ā fáng gōng;还有读作wō páng gōng或wō fáng gōng的,至今没有一个定论,但是绝大多数人认为应按照传统读作ē páng gōng,或者按照现代音读作ā fáng gō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