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很丰富)(1)

一、导入新课

平时上课时,老师总会问大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的同学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二、交流平台

1.请学生互相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标注方法,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学生汇报:说说你学会了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一:抓住课文的总领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子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二:写人记事的文章,大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住了。

预设三:课文的题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们往往就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4.教师评议并小结。

四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很丰富)(2)

三、词句段运用

1.学习第一题。

(1)同学们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得来的,这些为国家,为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烈士,我们通常会用哪些词语来赞扬他们呢?

预设:为国捐躯 视死如归 英勇献身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四字词语,学生认真读两遍。

四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很丰富)(3)

注意:“秉”是后鼻韵母,读音是“bǐng”,“刚正不阿”中“阿”读音是“ē”。

(3)学生小组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到谁?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毫不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四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很丰富)(4)

注意:

“志存高远”一般用来形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精忠报国”一般用来形容忠诚报效国家的爱国之士。“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一般用来形容为了正义或大义,面对危险或死亡不屈服、不惧怕的正义之士。“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般用来形容处事公正严明、不徇私情的人。

2.体会不同的语气。想一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

(1)请同学自己读一读下列的两组句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提示:两组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一个陈述句,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陈述句语气比较平淡。

(2)实战演练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3)碰到这样的场合,你会怎么办?请你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表达方式来说一说。

四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很丰富)(5)

四、日积月累

1.教师谈话:之前我们学过许多的边塞诗,如王昌龄的《出塞》(学生背诵),王翰的《凉州词》(学生背诵),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诗人在在边塞送别朋友的诗歌,那就是高适的《别董大》(板书并齐读课题)。

2.了解诗人高适

四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很丰富)(6)

3.朗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歌写了什么,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到了诗人和董大的深厚情谊?

(1)译文: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2)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这首诗哪句是写景,哪句是写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写景)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情)

提示: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董大离别的忧伤。

4.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独处诗人与董大的难分难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