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

《香港爱情故事》,这是住在公屋一家五口人的故事。

以爱情为名的剧开头竟然是香港楼市之火热。

从外表上,比霓虹灯和高楼,香港就没怕过谁,甚至《港爱》的名字都是霓虹灯形式的。

从实质上,《港爱》也描述了繁华的城市里,以喧嚣的房市,狭小的房子为舞台,男女爱情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面。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2)

剧中的两代人五条线中,房子似乎总与爱情互为因果。

在这不到二十平方米的狭促空间里,住着父亲母亲及三个儿女,一共五口人。

父亲陈汉生一辈子秉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

他从不会表达情感,对妻子和孩子都十分冷漠,更遑论关心体贴,在家中掌握着绝对的权利,每个人都忌惮他。

随着时间的拉长,孩子们逐渐长大,狭窄的空间、压抑的气氛愈发凝重。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3)

大女儿陈子欣受够父亲的“统治”,早早搬出家。

即使没钱交房租也不回去,她努力打工,为了早日实现自己摄影师的梦想努力。

陈子欣崇尚快餐爱情,换男人和换衣服一般频繁,她听不进别人的话,只想特立独行地做自己。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4)

小女儿陈子婷是社交网络上的“柠檬女神”,她无时无刻都在努力维护着自己的光鲜形象。

明明饭桌上父母早已吵得不可开交,她也能岁月静好地拍一张团圆饭图,并配文“快乐一家人”。

因为住在公屋,陈子婷的择偶标准更倾向住在私宅的富二代。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5)

大儿子陈子朗年过三十,却依旧和父母住在一起。

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谈个恋爱也变得奢侈,但陈子朗依旧想和女友邱凯琪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香港爱情故事》的主线就是陈子朗和邱凯琪的爱情故事及他们的买房经历。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6)

其实,无论是陈子朗还是邱凯琪,都不算穷人。

他们都是大学毕业,有一定职场经验阅历的白领。

然而工作了近十年,省吃俭用,这些中环打工人依然买不起房子。

剧中他们为了攒钱而做的努力,简直是当代“社畜”实录。

比如一份炒饭两个人吃;每个月打车,买日用品都有预算。

名牌?奢侈品,更是在他们身上不可能看见的。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7)

故事表面是讲他们的“房事”,但更深入的,是探讨现实因素对爱情的影响。

故事一开始,一对男女手牵手来到情侣酒店,想要一间钟点房,却被告知要等三个小时。

这对看似充满喜剧效果的男女,并不是什么及时行乐的露水姻缘,而是一对相恋七年的情侣。

原来,这一天是陈子朗和邱凯琪恋爱“七周年”纪念日,他们准备开个房间庆祝一下。

但是不成想,预定的酒店被无故取消,而他们辗转十几家酒店,皆是人满为患。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8)

无奈之下,陈子朗只能用500元租下半个小时的“黄牛房”。

本来这无比高价的“半小时”已经够心疼了,但更尴尬的还在后面。

因为为了这次“二人世界”准备了过于复杂的装备,所以两人还未进入“正片”,就被告知已经到时间了。

钱花了,“春宵一刻”却变成了“黄粱一梦”。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9)

两人沮丧地离开酒店,邱凯琪走在路上,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

我不想到了四十岁还要到处开房。

这就是《香港爱情故事》开篇10分钟就拎出来的赤裸裸的现实。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作为最普通的无房青年,年过三十的陈子朗和邱凯琪至今都只能靠酒店来过二人世界。

这次,周而复始的窘境再次戳到了邱凯琪的痛处,她忍不住在公交站和陈子朗大吵一架。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0)

也许你会说,家里做不行吗?谈了七年恋爱,还要在外面开房找地,甚至还不得已买了黄牛房。

至于吗?

至于,因为家里是不可能的。

陈子郎一家五口蜗居在小小的公屋里。

小妹陈子婷窝在墙边一个角落,拉上帘子,连腿都伸不直的小小天地就是她的“私人房间”。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1)

邱凯琪呢?已经30岁的她还要和二十多岁的弟弟同住一屋。

买房?当然考虑过,但香港恐怖的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

然而,在回家的路上,陈子朗却突然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站起来向邱凯琪求婚。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2)

而那边厢,经历过细碎婚姻的陈子朗的年老父母,却正在酝酿战火。

脾气暴躁的陈汉声刚刚退休不久,每天热衷于赌马,几乎所有时间都坐在电视机面前。

但凡有谁的身影挡住了陈汉声看电视,他就要大喊大叫,深表不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却很少发脾气的妻子莫少霞。

自诩赚钱养家的丈夫,碰上常年担任家庭主妇却得不到认可与关怀的妻子,矛盾一触即发。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3)

在莫少霞生日的那天,陈汉声的一系列举动——忘记莫少霞生日、在饭宴上当着客人的面数落子女等,更加激化了矛盾。

终于,莫少霞在这天对着蜡烛许下了生日愿望,同时控诉了内心积压多年的不满。

然后在狭窄的屋内,当着全家人的面,她宣布:

我要离婚。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4)

儿子要结婚,父母要离婚。

这种过山车一般的反转,不仅吓到了沉浸在爱情甜蜜里的陈子朗,也让平日里作威作福的陈汉声不知所措。

父子俩在大排档发愁的这一刻,陈家的情感风波也正式拉开序幕。

莫少霞在婚后三十年向陈汉声提出离婚,他们曾经也是因为爱情而结合,而那些温情早已在日积月累的琐碎事务当中被消磨殆尽。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5)

莫少霞和陈汉声就像生活里那些被现实一点点磨掉爱情的夫妻。

在得知儿子将要结婚的消息后,莫少霞再也找不到在这个家继续呆下去的理由。

儿子会离开,小妹迟早也会离开,到时候房子里只剩下她和陈汉声两个人,想想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她受够了他的打鼾声,受够了他的呼呼喝喝,更受够了他的视若无睹,关心赛马的消息都比关心自己要多得多。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6)

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熟悉?

现实生活中不少中老年夫妻的婚姻可能早已经名存实亡,只不过子女的存在和生活的惯性让他们维持着共同生活的状况。

“不烟不酒不赌不嫖”就是好丈夫?

当婚姻走向绝望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

他站在那里,吃口饭、说句话,就算只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而这种情况的荒谬性在剧中得到进一步地放大。

莫少霞明明是真得忍无可忍要离婚,却受困于明文律法和生活环境,不得不和陈汉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各有各的过法。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7)

从小面对原生家庭的“百事哀”,大妹陈子欣早早就选择了远离。

她叛逆独立,追求即时的爱情与美好,却不在乎是否插足或没钱租房。

陈子欣是一名摄影师,这个职业的设定非常符合人物性格。

陈子欣的抽离可以视觉地体现在她拍照愿意借助光的折射和反射,让镜头(她的回忆)离真实再远一点。

比如她第一次见艺术家纪家希,用手机拍下了桌子上他的镜像。

自己的摄影展上,她拿着水晶球取景。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8)

同样生活在不得安宁的家里,小妹陈子婷则理性和圆滑地多。

她古灵精怪,阳光向上,对自大强硬的父亲懂得投其所好,却对家里父母的不睦习以为常,视若无睹。

陈子婷的大学恋爱对未来早做打算,希望“看得到未来”,最好嫁入豪宅。

但经历的感情与现实的考虑难以得兼,她总会踏入选择的岔口。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19)

《香港爱情故事》,一开篇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荒谬戏份。

在小旅馆败兴而归的情侣陈子朗和邱凯琪却在归家的摇摇晃晃的巴士上,定下相伴一生的诺言。

孤高的女摄影师陈子欣困苦自己的工作举步维艰和艺术不受赏识,对于感情和性关系过于随便,与摄影评审家纪家希气氛暧昧却关系危险。

而陈子婷正处于生活压力较小的校园时期,作为一个00后大学生,却早已知道未来的目标——找一个富二代。

所以她在IG这些社交媒体上,用网络包装自己有着美满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家庭背景。

因为陈子婷清晰地认识到,仅仅靠打工,是一辈子也买不起香港的房子的。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20)

在同一个家里长大的三个孩子性格却截然不同。

陈子朗温顺博爱;陈子欣遗世独立;陈子婷鬼马精灵,但都很合理说得通。

可见性格这东西,真的是天生的,丢进同一个染缸,也能出来不同的色彩。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21)

而他们的父母陈汉声和莫少霞,可能是现实中最常见的夫妻关系了——恨不得对方死,但是离婚呢,又需要极大的勇气。

因为习惯的禁锢力量是很可怕的,哪怕这个人再糟糕,似乎也没办法想象自己离开围城后怎么生活。

仅仅第一集,信息量就巨大,展现了四对男女的感情线。

不仅兼顾了不同年龄层,讲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爱情状态,更借机折射出各种现实问题,毫不留情地光速打破表面的和谐。

港爱电影深度解析(开篇首集信息量就巨大)(22)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香港爱情故事》:别被剧名蒙蔽,这可谓是TVB近年来少有的佳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