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秉烛读春秋

想必各位看客大人都看过《铁嘴钢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吧?

  剧中张国立老师扮演的纪晓岚幽默风趣,插科打诨戏谑大贪官和珅于股掌之上。

  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可比王刚饰演的和珅模样好看多了。

乾隆对纪晓岚的肺腑之言(乾隆让纪晓岚去死)(1)

纪晓岚剧照

  其实电视剧永远当不了历史,它只是一种艺术形象的再现。

  真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形象刚好颠覆,也就是说和珅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美男子,而纪晓岚不仅貌丑且口吃。

有资料显示,纪晓岚满脸麻子说话还结结巴巴的。

  这可不是贬低纪晓岚,史料记载: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直隶河间府献县人,“貌寝短视”,意思时长得模样磕碜还是个近视眼。

乾隆对纪晓岚的肺腑之言(乾隆让纪晓岚去死)(2)

和珅剧照

  同时期与纪晓岚交情深厚的朱硅有诗描绘曰: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

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我这里解释一下,朱硅可不是平常人,他是嘉庆皇帝的老师。

话说在乾隆皇帝死后不到半月,嘉庆在老师朱珪的巧妙安排下赐死了和珅,嘉庆皇帝有如此霹雳手段,离不开朱珪背后的鼎力支持。

乾隆对纪晓岚的肺腑之言(乾隆让纪晓岚去死)(3)

  收回话题,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朱珪描述纪晓岚这首诗的意思。

  头一句“河间宗伯姹”,“河间”指的是纪晓岚的家乡,古人常以以家乡代指官员。

  比如段合肥,说的是段祺瑞,因为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

袁项城指的是袁世凯,因为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

  这里的“姹”字用得极好,代指姹紫嫣红。

估计朱珪拿纪晓岚开涮,纪晓岚的模样和姹紫嫣红不着边际,可以说老纪丑出了天际。

  而“宗伯”则是对礼部尚书侍郎的尊称(尚书称大宗伯,侍郎称少宗伯,纪晓岚在礼部当过侍郎、尚书)。

  后面的三句诗容易理解,意思是纪晓岚貌丑口吃,但善于著书,老纪曾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

乾隆对纪晓岚的肺腑之言(乾隆让纪晓岚去死)(4)

纪晓岚

  按照真实历史来说,纪晓岚比和珅年长26岁,也就是说,纪晓岚成名时,和珅还是乾隆帐前一名默默无闻的带刀侍卫。

  而当纪晓岚负责编纂《四库全书》时,和珅则权势熏天炙手可热,是同僚争相结交的人物,讲真此时的纪晓岚给和珅提鞋都不配。

  历史上的纪晓岚不过是乾隆面前一个善于拍马屁的文人,与和珅的能力相差十条街。

  也就是说,纪晓岚不过是乾隆面前的开心果。

乾隆对纪晓岚的肺腑之言(乾隆让纪晓岚去死)(5)

  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想戏耍一下纪晓岚,于是问老纪一个问题:什么叫忠孝?

纪晓岚不假思索回答道:忠孝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回答完毕,老纪得意地等着领赏。

  此时乾隆并没赏他,而是说:“纪爱卿,你忠君吗?”

  “那还用问啊?”纪晓岚设疑代肯定。

 乾隆道: “那好,朕要你马上去死。”

纪晓岚为之一愣,转而跪谢道:“臣领旨!”

乾隆知道纪晓岚不会真的去死,总想看看他如何应对,于是说:“爱卿打算如何去死?”

“跳河”,纪晓岚果断说道。 

  “那还不快去,别总是嘴上说”乾隆故意将军,他知道纪晓岚不可能真的去跳河。

“好吧!臣这就出去。”纪晓岚起身往外走。

  过了一袋烟功夫,纪晓岚完好无损回来了,大模大样站在乾隆面前。

  乾隆笑道:“纪爱卿何以未死?”

纪晓岚躬身施礼道:“陛下,为臣刚要跳河,刚巧屈原遇见了臣,他不让臣死。”纪晓岚回答。

“此话怎讲?”

纪晓岚开始了唠嗑。

  “回皇上,为臣到河边,正准备跳河,屈原从水里向臣走来。

他说:晓岚,啊!你咋跳河啊!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

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啥还想不开呢?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

乾隆对纪晓岚的肺腑之言(乾隆让纪晓岚去死)(6)

说完,纪晓岚一摊手。

  乾隆是个爱听奉承的君王,他可不想当昏君,于是放声大笑道:“好一个巧舌如簧的纪晓岚,爱卿别看长得丑,腹中却有锦绣,来人,赏纪爱卿文银100两。

谢主隆恩,纪晓岚又赚了一笔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