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1)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

1

今年9月,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正式启用,原下沙校区的四个学院进行了整体搬迁,约8000名师生齐聚临平,而我就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

来到临平校区,目光所及是一幅新鲜景象。这里环境优美、设计时尚、设施完善、后勤服务良好。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2)

时尚学院一角

但这里也有不足的地方,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这里偏了点,交通不够便利。

得益于学校与本地政府的协调,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附近新开设了两条公交专线。

一条是421M,主要往返于临平校区与龙安站等地铁站点之间;另一条是往返于两校区之间的专属校车,会在每天固定的时刻发车两次。

有时我们还有些事情要回到原来的下沙校区处理,但是从临平校区出发去下沙校区却要消耗至少一个半小时。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3)

2

在校内生活和学习之余,我们还有休闲娱乐的需求。

首先,看看校园周边有些什么。走出校门,直面的就是宽阔的马路,校园周边没有商铺或摊位,显得有点荒芜。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4)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

有时我会想,要是学校附近有小吃摊位就好了,晚上下课后吃一点宵夜,就能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若是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和保障好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在大学附近适当发展一点地摊经济,想来这对商家和学生以及周边是多赢的。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5)

其次,再看看走远一点可以去哪里。我简单列举几个临平区内规模较大的商业区域:临平银泰城、余之城、蜗牛广场、万宝城、奥特莱斯等。

以临平银泰城为例

出校门乘409路公交车可到达临平银泰城附近,用时1小时;

乘421M路公交车再转地铁9号线到达临平银泰城附近,用时40分钟;

又或者打车直达临平银泰城,费用在25元左右,用时30分钟。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6)

如果我们在闲暇时想去杭州市的知名景点玩要多久呢?就以西湖为例吧,从临平校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西湖景区,总时长在2小时以上。

2小时是什么概念呢?从理工大学临平校区出发到达上海虹桥高铁站的时长也是两个小时。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7)

3

新校区落成,周边还没有得到发展,因此交通不便,我们大多数同学对此是能够理解和包容的,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还记得以前在下沙校区时,某次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下沙大学城发展初期的事情。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8)

据说下沙那边本来是工农业区域,工厂多,污染也比较严重。后来许多大学搬迁到了那里,高污染企业逐渐迁出或关停,二十多年下来,现在的下沙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领先、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

现在想想,二十多年前浙江理工大学从原文一校区初搬入下沙校区时,条件是要比现在的临平校区差很多的吧。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9)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

下沙校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想,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当下的种种不便之处也只会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进,这里的发展同样大有可为。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10)

继续努力吧,在这里,我们将见证并创造更多的奇迹!

4

东湖快评

作为杭州曾经“一主三副”的两大副城,临平与下沙,在1996年5月前同属于当时的余杭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11)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

现如今,兄弟纷纷成家。大哥临平成为“浙江最年轻的区”,小妹下沙则携手江东才俊,组成了钱塘区。

两地地缘相亲,人员相近,产业相通,均主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口上,临平是下沙三倍,面积也差不多三倍,GPD则相若。这次因为理工搬迁,也有了新话题。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12)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

据了解,当时省委一号、包括市委王国平书记,力主选择下沙作为最大的大学城,主要考虑下沙是围垦区、农场、国有土地,各方面建设条件都具备,于是开启了下沙十四所高校的搬迁之路;

经过20余年发展,下沙区域发展接近饱和,高校外扩、新建校区也成了趋势。尤其是理工大学,近年来教学成绩不错,生源质量一路看涨,来的基本都是一本、研究生等优质学生

杭州人才缺口天花板级别(从下沙搬到临平)(13)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

但学校来了之后,该怎么办?我们东湖研究院认为,该围绕理工综合性大学身份,发挥“临理优势”!

除了该有的交通、医疗、居住、人才配套提升之外,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学术研究、人才输出等方面,全面对接本地及环杭产业带的发展,打造环理工发展圈,辐射周边海宁、桐乡、德清等区域。

也让理工教授们、专家们、优质生源们更为杭州都市圈贡献更大力量!

【临平理工赞】

——东湖大树

百年征途从头越,八千子弟入临平。

利器争先赴圣战,善事圆梦筑新城。

翻江踏潮青云志,韶华不负理工情。

满天星辰邀相赠,他朝凌霄会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