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本该是个以怪力乱神的志怪故事为剧情,讲述人鬼之恋的娱乐片

可当我们看一下系列的副标题,感觉似乎一切又不是那么简单。

比如第二部副标题“人间道”,第三部的副标题是“道道道”

就连影迷习惯直接叫做《倩女幽魂》的第一部,也还是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妖魔道”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

至于这三个“道”具体在说些什么,则要结合片中鬼神之外的人间说起。

如果故事只是简单讲述斩妖除魔或者人鬼之恋,为何系列三部曲又每次都会花费不小的功夫,在开篇塑造郭北县这个小镇

人间和鬼境有何联系或是区别,这乱世人间的道又谓之如何?

所以一起,都得从这个影射天下的小镇说起。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

当我们回到故事最初开始的地方,宁采臣独行于乡野之间,四周一片山清水秀。

渴饮泉水,路有微风,配合悠扬的《倩女幽魂》主题曲,起初本是一派岁月静好模样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3)

可此时行路人腹中辘辘,拿出怀中仅剩的干粮。

咬了一口,风干的馒头硬的硌牙

在石头上敲了一下,却是比顽石还要坚硬。

书生气急,一脚将干粮踢开,没曾想把鞋袜也顶破了。

原来这个面带微笑的年轻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怎只是穷困了得。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4)

忽然间风雨大作,书生撑起了雨伞,可满是疮痍的破纸伞哪有什么用处。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5)

远处传来喧闹之声,一名姓夏侯的剑客追着一伙强盗跑到了书生身边。

一阵厮杀过后,强盗各个身首异处,血溅了书生一脸。

剑客却不当回事,兀自做到书生所在的亭子避起雨来。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6)

此人看似如杀神一般,却拿出馒头分给了书生一个。

可书生又如何敢吃,只怕被下了迷药害去性命。

不过人家要杀你,又怎么还犯得上使毒。

剑客走了,书生赶忙扔掉了好好的馒头。

他依旧很饿,但却不敢吃一口来历不明的食物,不敢用生命去赌人性的善恶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7)

书生的谨小慎微,实际上并不能帮他在那个乱世里活的更长久。

来到郭北县,街上尽是等着抓捕通缉犯领赏的江湖人士,一言不合就会动起手来。

抓犯人也毫无根据,其实就算抓错人又能如何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8)

世道正邪颠倒,尽管燕赤霞遇到夏侯剑客时,还能对他的剑道评头论足,可他自己也早就丢失了自己的道。

不然一个道士,怎么带着本《金刚经》,连做法也喊着“波若波罗密”。

这可不是什么佛道双修的高深法术,实际上是暗喻燕赤霞摇摆不定的内心

而关于道家和佛家的宗教寓意,系列一直到第三部完结之后,则通过轮回的形式给出了更具体的阐述。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9)

剧中一首名曲《道》,表面上在展示燕赤霞酒后舞剑的豪迈与洒脱

可细看歌词:邪门歪道时来运到旁门左道生财有道,摆我一道不能人道汪洋大盗横行霸道鬼哭神号豺狼当道。

一连用了十多个成语,愣是没有一个好词

最后也只能感叹一句我自求我道,无非厌世隐居的消极选择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0)

片名的“妖魔道”,表面上说的好像是鬼神,实际上则是叹息乱世的动荡。

正如片中最后燕赤霞所说:其实做人,生不逢时,比做鬼更惨。

所以燕赤霞选择从尘世中逃离,与鬼怪为伍,既不做鬼也不做人。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1)

要不是遇上初出世道的宁采臣,被他的一片丹心所感动,燕赤霞也势必终生不能找回初心。

所以《倩女幽魂》的海报有个细节,正是画面背后鲜艳的大红色,寓意着赤子本心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2)

第一部的片尾,迎着彩虹,宁采臣和燕赤霞策马奔向新的生活。

可是这人间就会从此太平吗?

三年之后,系列第二部“人间道”上映,影片巧妙地修改了第一部的结尾。

燕赤霞选择了继续回兰若寺隐居,而不是与宁采臣各自追寻新的生活。

而仅仅是这一点点微妙的改动,就使得故事再次跌入无尽苦难的循环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3)

兰若寺除妖一事后,宁采臣返回家乡,却懵然不知朝堂发生巨大变故。

食不果腹已经是昨日之事,世道已然混乱到同类相食

在第一部还只是可能会抓错人的江湖人士,此时已经开始了无差别栽赃抓捕,无数人死于冤狱。

曾经只是道德的沦丧,如今已是制度的崩坏

宁采臣被当做周亚炳抓了起来。

可此时监狱在里喊冤的,还有无数个被当做周亚炳的囚犯。

宁可抓错绝不放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抓错人在《倩女幽魂》的故事里并不罕见,第一部里面王晶饰演的县令就疑似抓错了杀人要犯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4)

宁采臣在狱中遇到了狱友诸葛卧龙,相比于自己被误抓顶包,这位似乎更加无辜。

“写游记被说泄露国家机密,写历史被说借古讽今,注释兵法又成了煽动作反,写神话是导人迷信,最后替别人写传记,怎么知道那个人是所谓乱党被抓了,他也被一同判了终身监禁。”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5)

人世间又转了一圈之后,宁采臣除了遇上清风,了却与小倩的遗憾之外。

最后反倒被燕赤霞影响,产生了想要避世的念头

第二部里和他一样热心肠的知秋一叶,为了战胜普渡慈航魂飞魄散,忠肝义胆的左千户也舍身取义

乱世之中诚然不缺少忠义之士,可行侠仗义也有自己的成本

人间乱世,生死只如浮萍。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6)

所以这部电影的海报则使用了纯蓝色背景,象征天道的冷酷,乱世的无情

也呼应了宁采臣和燕赤霞最终看破红尘的淡然,让一切回归到理性的角度去思考。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7)

燕赤霞最后说道:人是善忘的,好多事都会随风而散,无论你做过什么,很快就会忘记。

做了好事别人会忘记,做了坏事自己会忘记

就连普渡慈航那样的妖僧,时间久了也觉得自己假扮的佛祖都是真的。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8)

所以避有时候也是一种道,区别只在于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避而不见

而如果有一天,不公之事被摆在眼前时,我们还有没有拔刀相助的勇气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19)

燕赤霞在兰若寺除掉姥姥的一百年之后,妖孽再次重生。

就如同人世间的奸佞之辈,除掉了一代,又会有新的出现。

小和尚十方和师傅来到郭北县外的小亭,又是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远处传来喧闹之声,一名年轻的剑客追着几名强盗跑到了十方身边。

一阵厮杀过后,强盗各个身首异处,血溅了十方一脸。

剑客却不当回事,兀自坐到十方所在的亭子避起雨来。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0)

师傅看不过亭外的惨剧,让十方帮着收敛强盗的尸骨。

可剑客杀人时,师傅为什么充耳不闻,也不出手阻止?

这大概就是所谓佛法禅机。

百年来,亭外死的人多了,十方一边收拾又发现了更多残缺的尸骨,却又如何能帮每个人都拼凑回全尸。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1)

这剑客心中倒也没有愧疚,反倒在亭子里生起火来。

一时贪暖的他不小心点燃了整个小亭,只不过眼见着亭子焚毁于烈火之中,似乎也不觉得可惜,反倒隐隐有些快意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2)

在这部影片的副标题叫做“道道道”,算是将系列所有的价值观来了个一勺烩。

十方小和尚是被佛法约束的普通人

老和尚则是被徒弟连累的出家人

贪财道士是甘于沦入世俗的修道人

女鬼小卓则是被命运伤害的可怜人

这些人本来都有各自的道,但是又被种种孽缘牵绊,始终不得本心。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3)

如果不是生来就被父母遗弃,十方也许不会成为和尚,也就不用再被佛法约束。

如果不是捡到了十方,老和尚怎么也不会选这么一个不像和尚的年轻人做徒弟,也就不会在兰若寺阴沟里翻船

如果小道士不是被燕赤霞拒绝,又看到他晚境凄凉, 也许也不会凡事都用金钱来衡量。

如果小卓不是生前被人贩卖,过着毫无尊严的日子,也许也就不会对于做鬼害人一事乐此不疲。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4)

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这些人也就按照各自的角色过起了生活。

所以不像和尚的十方,不断用清规戒律约束自己

老和尚则在徒弟的牵绊下,忙着化斋还影响了行程。

道士则恐惧于燕赤霞的下场,失掉了学道的初衷

就连女鬼小卓,在对比了生前的遭遇后,也选择害人为乐,至少不会再被人伤害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5)

不同于道法中的天命,佛家中更讲究一个因果,这也正是系列第三部的禅机。

修道的燕赤霞觉得天命不可违,才会选择避世。

但是《道道道》中的几位主角,却都在机缘和自己内心的双重驱使下,不断在红尘中往返,不得跳脱。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6)

而这一部电影的海报选择的紫色背景,则恰恰是红色和蓝色之间的中性色。

是感性与理性的折中表现,它代表着节制,但又不是绝对的冷漠。

就像是影片中的角色,茫茫然生活于尘世,但又偶尔间会表现出本真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7)

从赤诚到世故再到折中,《倩女幽魂》系列电影不断试图通过还原乱世,来引导观众进行一个人生的选择。

所以在娱乐的外衣之下,影片又有很多值得玩味之处。

妖不单单是妖,人也不纯粹是人。

那个动乱的世道,表现的表象是简单的穷苦、饥饿、杀戮

可问题的根源追溯起来,则是一个又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

尔虞我诈与人性的丧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相互助长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出现跌破道德底线的罪恶。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8)

与之相反的,如今的电影对于故事环境的一切烘托,都只是简单地为推动故事发展而服务。

譬如《倩女幽魂 人间情》中,同样用了不短的时间去还原郭北镇。

但都只是浮于表面的内容,少了那份无厘头的荒诞。

故事所呈现的乱世,说到底都与钱财分不开关系,而并非那种朝不保夕的绝对混乱。

尽管倒有些符合如今的世道,可又难免有些肤浅,似乎一切的罪恶都只是来源于物质。

即使同样还原了硬馒头这一设定,新篇终究也没有任何深度的呈现,成了不咸不淡的套路化致敬。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29)

电影是门艺术,其实最怕的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没有思想。

徐克致敬经典拍倩女幽魂(连封面都有如此禅机)(30)

这里是电影乱荐,一起来用更深度的眼光看电影,点关注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