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欧洲,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发达、非常富有,其次就是国家很多。欧洲有44个国家,除去俄罗斯外,面积都很小,国土面积第二名的法国国土面积仅约64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领地),在全球排43名。欧洲还有很多袖珍国家,如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等。

和中国一样,在古代欧洲也有过灿烂的文明,有过大一统的帝国,且没有像中国走向统一,而是分裂成很多小国。欧洲没有像中国那样走向统一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宗教、文化等等,但老范认为,地理因素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

“破碎”的欧洲大陆

从地图上看,欧洲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碎”!欧洲陆地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半岛和岛屿面积占整个大陆的三分之一,其中仅半岛面积就占总面积的27%。从北向南依次是科拉半岛、欧洲面积第一大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75万平方千米)、日德兰半岛、布列塔尼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和克里木半岛。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1)

欧洲大陆给人的感觉就是“碎”

大量的半岛和岛屿将欧洲大陆的边缘海域分割成很多边缘海和内海,其中边缘海有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比斯开湾等;内海则包括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等。半岛和海洋犬牙交错,而且我们关注欧洲更多的是关注西欧,给人的感觉是欧洲的大陆面积还没有半岛的大。

分割的地形地貌

除了陆地被海洋分割,欧洲的地貌也呈现碎片化。欧洲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均海拔仅为340米,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欧洲有世界上第二大平原-东欧平原,面的达400万平方公里,然后不幸的是,该平原大部分位于高寒地带,在古代属于苦寒之地,人烟稀少。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2)

欧洲的平原被山地分割

如果说抛开寒冷的东欧平原,我们发现欧洲的其他平原都被山脉分割。西欧地貌呈现圆锥形,中央是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四周分别是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多瑙河中下游平原和波河平原。

我们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平原地带永远比山区更容易发展,平原地带也是人类聚集区。欧洲地形地貌的分割,给平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大大限制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气候分割,限制欧洲的发展

气候同样是古代欧洲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之一!我们看西方古代电影总会有这样的画面,那就是主角翻越大雪纷飞的雪山,或者冰雪覆盖的雪原,这或许是欧洲古代气候的真实写照。

欧洲处于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处于北纬40度以北。北纬40度以北是什么概念?我国的东北地区就处于北纬40°~50°之间,而我国古代称东北为荒凉的不毛之地,是常常被“嫌弃”的地区。但是这个维度区确是欧洲气候最好的地区,而这样的区域只占不到欧洲的一半。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3)

虽然欧洲有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但其要仅是影响到西部沿海地区。从罗马帝国的疆域我们不难发现,其基本在北纬50°以南,再往北就是寒冷的“蛮族”生活区域,不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

但是从地形上看,适合人类发展的平原地区却都集中在北方。不管是400万平方公里的东欧平原,还是波德平原,都因为气候的原因,不适合发展农业。而相对温暖的南方却大都被山地覆盖,这就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限制,这也是欧洲人口始终没有出现爆发增长的原因。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4)

欧洲气候和地形地貌限制农业的发展

割裂的地理环境,难以实现民族的融合

目前欧洲有40多个国家,除去俄罗斯,其余各国面积都不是很大。面积较大的如乌克兰、法国、德古、波兰等也就和我国面积中上等省份差不多;面积较小的如奥地利、荷兰、丹麦等,也就和我国的台湾省、海南省陆地面积相当;面积更小的如梵蒂冈、安道尔、摩纳哥,面积也就相当于我国的一个乡甚至是村。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5)

欧洲各国分布

虽然这些国家面积不大,却大多是单一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如德国的德意志民族、法国的法兰西民族、荷兰的荷兰族、匈牙利的马扎尔族。也就是说,目前的欧洲国界线大体是和民族的分布区域是重叠的。这也反映出,在欧洲的发展历程中,民族间的融合程度并不深,没有形成单一民族占人口多数的局面。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6)

欧洲民族分布和其国家边界大体一致

这种现象和上文所说的地理因素有莫大的关系!首先欧洲被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所分割,形成了围绕阿尔卑斯山脉的平原地貌群。这些平原地貌群分布着不同的种族,由于高山的阻隔,种族之间的交流主要沿着山脉向两端展开,这无疑增加了民族融合的难度。

其次寒冷的气候,给农业发展带来众多的限制。尤其是北方的平原地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很短,无法为人类繁衍提供足够的食物。南方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区域,都是山间盆地或谷地,产量同样有限。没有足够的农业基础,人口很难爆发增长,就形不成数量优势的族群。各种族之间就无法出现一个民族将其他民族同化的情况。

从地形地貌,到农业发展等诸多因素,都限制了欧洲出现民族融合的条件,也就无从谈起欧洲的“大一统”。

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不可能再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如果说什么是最后影响欧洲走向统一的地理因素,那就是地理大发现!奥斯曼帝国封锁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贸易道路,迫使欧洲人不得不寻找新的通向东方的道路。这拉开了欧洲大航海的序幕,随着美洲的发现,以及欧洲开始了在全世界的殖民,欧洲的格局就不在局限于欧洲本身,欧洲的大一统的进程开始受到世界的影响。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7)

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问题“国际化”

无论是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之间的战争所调动的资源,都不再局限于欧洲的本土,还包括各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也就是说看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不能只看在欧洲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而还要看起背后庞大的殖民体系。

这就导致,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不可能真正完成欧洲的统一,因为他们面对的局面是一个国家的资源和全世界资源的对抗。他们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世界的资源相对就是无限的。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8)

拿破仑没有实现欧洲的统一

总之,一系列的地理因素,使得欧洲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分裂成众多小国或许是其注定的结局。现代的欧洲正在努力实现以欧盟为基础的统一,但是英国的脱欧给其带来重大的打击,欧盟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这么多国家(从地理角度分析)(9)

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打击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