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杆玉米品种大全(紫玉米新品种种)(1)

5月20日清晨,桥东区大仓盖镇大辛庄村紫玉米实验田里,50亩耕地刚刚翻耕整理过,一垄垄新土整齐排列,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味道。

“来,来,来,籽种来喽!”大辛庄村委会主任张进余大嗓门喊着,“这籽种,紫乎乎,好看得很呐!”紫玉米种子装进播种机,早早等在试验田的桥东区农业农村局、北京农学院、军创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围拢,有人介绍:“这种子是昨儿连夜从北京市运来的,技术员筛选过,粒粒优质!”

“先播它一垄试试看!”大辛庄村党支部书记郝进勇迫不及待地提议。

“嗒嗒嗒……”播种机马达开动,技术员指导村民开始播种,郝进勇跟着仔细查看。

“原来咱村主要种普通的黄玉米,收入没多少。”看着种子播下,郝进勇感慨地介绍,“这紫玉米全身都是宝,营养价值非常高,秸秆还能提炼出花青素,市场上供不应求,厂商都来主动收购。”

大辛庄村原属宣化县大仓盖镇,2017年,大仓盖镇和东望山乡划归桥东区,作为主城区之一,桥东区地理位置优越,地理空间广阔,但所辖村庄面临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偏低、农民增收困难、秸秆如何处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桥东区农业农村局正式挂牌,结合全区实际,提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总体思路,决定以“农业结构调整、改变玉米一家独大”为突破口,发展高效示范农业,并主动对接北京农学院专家团队,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证、比选,在专家建议指导下,桥东区围绕自身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制定发展紫玉米种植的产业调整方案,通过以点带面走农业高效示范之路。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今年,桥东区首先在大辛庄村种植了50亩紫玉米,由军创有限公司负责运行,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监督管理并提供技术指导,北京农学院提供优质品种、信息和技术平台,大辛庄村委会负责保障种植基地,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以前村里种普通玉米,一亩地一年能卖1200元,刨去种子、化肥、浇地钱、人工费,也就收入四五百元。秸秆几乎没人要,处理起来还很费劲。”张进余仔仔细细算了一笔账,“现在改种紫玉米,一年一亩地能收入2000元,减去成本,纯收入能达到1300元。收完新鲜的紫玉米,秸秆立即会被打捆回收,运到北京,用来提炼花青素,一亩地秸秆还能卖200元。这样加起来,一亩地能增收1000元。”

郝进勇笑着补充:“紫玉米成熟后,在地头就会被收走,省工省时。为打消村民疑虑,咱采用集体带动农户的办法,先做试点,等大家都认可了,再推广到全村、全乡,咱会越种越多、越来越富的。”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沈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