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只恒文 赵小萱

今年是戏剧大师曹禺诞辰110周年。1933年,曹禺大学毕业前夕,创作完成了四幕话剧《雷雨》。那一年,曹禺只有23岁。

“好戏在内心”。话剧《雷雨》正式公演后,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话剧剧本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还是中国话剧文学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可以说,《雷雨》这部经典作品影响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精神成长。

8月9日,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SKP RENDEZ-VOUS联合主办的“真诚如孩子:你所不知道的戏剧大师曹禺——万方《你和我》新书发布会”上,一部整体采取等待开启的家庭档案和家庭相册结合的概念设计,为读者提供浸入式阅读感受的《你和我》,呈现在读者面前,广受好评。

这也是疫情发生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举办的首场“现场 ”新书分享会,主持人张越,剧作家、曹禺的女儿万方,艺术家濮存昕,诗人、文学评论家杨庆祥与读者和网友分享了《你和我》的阅读感受。从今天起,《中国青年作家报》陆续刊发这次分享会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曹禺的简介及个人资料(名家说濮存昕曹禺的真诚和严厉)(1)

濮存昕在万方新作《你和我》分享会现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只恒文 摄

濮存昕从事戏剧影视表演艺术多年,他所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就演出了三个版本的《雷雨》。在话剧界,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无论是一个剧院或是哪位演员,要考验其实力或表演才华,得须过一过演出《雷雨》的这道门槛。

在曹禺先生的这一代表作中,濮存昕和“周萍”打了十多年的交道。

濮存昕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86年秋,他第一次登上人艺的舞台,时任院长的曹禺看了他的表演。“当时我还在部队文工团,北京人艺借我来排戏,演出的剧目是《秦皇父子》,我演秦始皇的儿子扶苏。这部戏的导演是蓝天野老师,郑榕老师主演。那时候曹禺先生官复原职,身体还可以,他走在前面,拄着拐杖,后面跟着剧院艺委会的二三十位老艺术家,来看排练。”

“我们很紧张,或者说我很紧张。”这毕竟是33岁的濮存昕在人艺“首秀”。“演完之后,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曹禺院长身上。”濮存昕回忆说,“他都不寒暄,直接就提意见。他提的意见最主要的是说的台词,他说剧本的形成是台词,台词是文学,你们得让我听懂。我记得郑榕老师坐在那个角上,我坐在这个角上,郑榕老师有自己的小本,赶紧记了下来。曹院长的批评,可以说,丝毫不留情面。”

“这跟我们听到的一个传说不符,我们听到的传说是曹禺先生到了晚年变成好好先生,对谁都夸,从不说人坏话。其实很严厉?”张越不解地问道。

“他对人艺不一样。”万方解释说。

曹禺的严厉和真诚,人艺的这个业务氛围,给了濮存昕深深的震撼。“包括老演员,郑榕老师都被批评了,但曹院长的话,非常真诚。我眼睛一瞄,郑榕老师什么表情都没有,就是记。曹院长说不是我耳朵不好,是我没有听懂。”“这一课”让成长中的濮存昕对表演和戏剧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儒雅英俊,玉树临风,这是公众对濮存昕的印象。但在最近北京人艺疫情后复工复产正式演出的首部作品《洋麻将》中,濮存昕把自己装扮成了脾气暴躁易怒、满嘴脏话、骂骂咧咧的怪老头。近期,濮存昕一直在为人艺学员班进行网络授课,作为一名演员,他渴望回归舞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说到《雷雨》和当下戏剧艺术的发展,濮存昕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今天对《雷雨》剧本的解读和对曹禺先生剧作的认识,应该有二十一世纪的眼光。五几年、四几年排的戏,我们要用一种时间的眼光去看它。”他认为,“要用理性的视角去看待作品,去发现作品和表演中的人文精神。曹禺先生怜悯同情他的每一个角色,他是把他们当作困境中需要拯救的生灵。我们都是父母,我也当姥爷了,我会怀着一种怜悯之心去面对孩子,他们的生活是我们没有过过的,但是我们期望他们比我们过得还要好,这才是我们完美的诉求和期盼。”

“我们需要对原本的作品,用万方写这本传记一样的态度去认识过去发生的事情,认识的力量是我们读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从34年前曹禺先生的“第一课”,到今天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以“台词”与观众交流,以思想去表现人物,以价值来追寻梦想,他记住了曹禺先生的教导——“我是一名演员,用真诚演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