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绛县 赵国琪

一、尧王诞生地

绛县虽小历史丰, 天美人杰地也灵。

三皇开基先河立, 五帝创新华夏良。

尧是黄帝五世孙 , 排立其一天资强。

三座土岭尧姓显, 天生石洞育圣明。

混元灵气聚一地, 生尧福地是尧宇。

碑记牌匾有记载 , 出土文物是证据。

文化底蕴能体现, 无数传说有专记。

专家论证省市批, 国家认定无置疑。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

尧王故里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2)

天下有名第一县, 左传记载先秦典。

春秋时期晋国地, 曾经荣立国都宜。

文公重耳称霸时 , 历史记载辉煌余。

晋献文灵三帝墓, 永留境内广传奇。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3)

晋文公墓

二、国宝文物有十个

绛县虽小史辉煌 , 文化基础甚厚重。

国家文物保护地, 仅存已显构建奇。

张上村的太阴寺, 建于唐代永徽时。

金代遗构南大殿, 独木卧佛世罕见。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4)

太阴寺卧佛

东灌底村景云宫, 唐代始建玉皇殿。

云宫已随历史去, 宝殿巍峨史久奇。

董封村的老戏台, 建于明代四十载。

其余古建虽消失, 戏台完好样显丽。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5)

绛县文庙

绛县文庙古建筑, 唐代长兴三年始。

现存元代大成殿, 还有清遗明伦堂。

粗看古建不显眼, 细观处处皆精颜。

南柳村的泰山庙, 元朝建筑锋芒俏。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6)

南樊石牌坊

东荆村的长春观, 仅存元代玉皇殿。

保存犹好雄姿展, 典型别致元代建。

南樊牌坊及碑亭, 纯系石块砌建成。

上雕圣旨和旌表, 清代节孝石牌坊。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7)

乔寺碑楼

乔寺村的石碑楼, 亦是罕见工艺构。

楼高五丈阔六间, 道光至今样不变。

三、古老五府院

绛县虽小国宝全, 文化灿烂流延年。

历史花朵五府院, 规模宏大气势罕。

诗书传播重礼教, 耕读持家欢乐安。

家族荣耀名宿广, 村强民富与国连。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8)

陈村道台府楼院

<1>

陈村有个道台府, 传说事迹实在多。

读书重教进家户, 古今人才多拥出。

尽管广传赞美语, 巧语挨骂偷着乐。

上了陈村慢爬坡, 秀才出得比驴多。

陈村有名文化村, 最具代表陈梦月。

自幼无钱进私塾, 窗外入神苦心学。

先生发现珍其志, 免费收留培雄略。

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作员外刑主事。

出使暹罗写粤记, 又当江宁道台士。

政绩斐然受皇奖, 返乡建起道台府。

陈村出过数进士, 威风院落好多座。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9)

将军府现存房屋

<2>

步康村的将军府, 其祖元末作皮货。

明时立功朱元璋, 追封五品将毅武。

其子张贵军营就, 练好体魄武功夫。

先封护帝骁骑尉, 随军征战功卓著。

咸丰年间张星焕, 捐银万两救军缺。

打败捻军获丰赏, 皇封二品将军武。

威风八面将军府, 曾经显赫三县坡。

日寇侵略我国时, 火烧弹炸毁其多。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0)

柳庄进士府阁楼

<3>

柳庄村的进士府, 本族名贵是张氏。

失遗原配和姓名, 劳苦功高数她多。

投资修建新书院, 高资聘请名师父。

鼓励族中儿和女,重视教育读诗书。

先后族内学成风,成才学子百余名。

进士阁楼三层高,四合院落十座多。

庙宇舞台楼祠坊,数十亩地建筑群。

柳庄延系好传统,文化教育自成风。

山西日报等媒体,赞美柳庄状元村。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1)

横水探花府书院字匾

<4>

横北村的探花府, 乔氏府邸很阔卓。

代表人物乔晋芳,道光五年考优贡。

破格录用武校录,业绩突出加级升。

乙未殿试甲第三,钦点探花及第官。

两千里内无双士,三百年来第一个。

曾有十余四合院,占地多达三十亩。

后被横水镇占用,现存门楼和楼阁。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2)

槐泉大夫府账房院

<5>

槐泉村的大夫府,王监道光中举人。

河东盐科任提举,买下盐田几十亩。

很快富成一方商,跻入河东四大强。

并把其子培养成,光绪年间受皇封。

通奉大夫从二品,他的名字王家宾。

清末盐业交其孙,王楷虽残智商神。

连中三年头牌签,每年收银十万两。

超越全县税收款,冶阳买地八千亩。

钱庄当铺成巨富,府院多得数不过。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3)

东华山浑元塔

四、愽大精深塔文化

<1>

绛县虽小史长久,古老流传塔显露。

东华山上浑元塔,顶天立地有来头。

沉香劈山救母时,流传山是飞来石。

太上老君练仙丹,混元曾作练丹炉。

专家考证建塔日,期同太阴北魏时。

公元五百年前后,历近双千无残旧。

宝塔是绛大标志,全县无处不明透。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4)

睢村奎光阁

<2>

雎村有名奎光阁,仿塔造阁有学说。

李暄康熙科举人,官至奉直为大夫。

利用风水和地形,编织神话让人识。

阁笔天水写春秋,崇文重教添功秀。

家族先后功名显,成才学子成倍数。

从此远近名声震,奎星点斗占鳌头。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5)

南樊文昌塔

<3>

南樊为建文昌塔,多少故事进万家。

镇子地盘不算大,繁华敢与京城夸。

三县交汇经商地,通往东南一路峡。

生意兴隆财源茂,文才太少教育差。

贾府凝端四品官,其子锺琳是知县。

两代英才皆早逝,孙子宗洛家境差。

祖母李氏守节教,孙获山东盐运家。

宗洛感恩孝祖母,奏章递皇嘉庆知。

圣旨嘉奖旌表下,拨付专款能匠发。

建起六亩文昌宫,还有十米文昌塔。

日寇曾经用炮轰,宝塔完好无破痂。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6)

盖家沟魁星塔

<4>

盖家沟的魁星楼,说来历史亦够久。

其祖在京曾为官,不知何故遭皇贬。

怕遭不幸数省迁,他与八儿到绛县。

五世满公住义沟,挖窑渔耕谋家生。

嘉靖年间人丁旺,搬居沟上盖大房。

本家同支盖大卿,河南某地任知县。

返回建起村城墙,同时加盖奎星楼。

开设私塾育子弟,教出人才二十余。

十四世的盖仁麟,放弃自身当家师。

培养后裔三十七,成名成家屈指提。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7)

横北倗国墓地

五、墓葬考古添新篇

历史悠久古老国,华夏文明流长河。

河东黄河金三角,民族发祥世人知。

绛县横北倗国墓,兵俑之后起新波。

数十考古专家赞,史前文化添新格。

周家庄的遗址丰,帝尧作都晋南统。

全国文物尽管多,绛县超比肯定过。

横水一地有四绝,断代探源工程阔。

景云宫的玉皇殿,超京云观百三十。

再比芮城永乐宫, 超前六百年还多。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8)

周家庄遗址考古

赞美运城新绛县名城的七言诗(诗说绛县史辉煌)(19)

作者简介

赵国琪,1936年生,山西省绛县北杨村人。1955年毕业于绛县中学,1956年在山西省体委参加工作,1959年参加省委年轻干部水库劳动锻炼,1962年调回绛县,1966年入党。曾任县石油公司副经理、县工业局办公室主任、县纪检委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视导员等职。

来源:三只眼传媒

编辑:卢开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