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1)

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的应用主要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首先来看博弈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是如何应用的。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项用于分析市场竞争和态势的模型。该模型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叫作“潜在进入者的危险”。

我们知道市场类型主要有四大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各大行业市场中多数是垄断竞争市场。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2)

垄断竞争市场遵循优胜劣汰原则,有新企业进入市场,也有旧企业退出。于是现有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之间就产生了博弈,两者的博弈取决于资源控制、企业市场优势、规模经济效益等因素。如果你是现有市场中的行业垄断者,为了防止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你会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你可以用以下几个博弈策略来保障自身利益。

策略一:扩大生产能力。

垄断者对潜在进入者实行“威胁策略”,目的是为了防止他们进入市场。但要达到目的,这种“威胁”要具备可信度,而要使“威胁”具有可信度主要取决于垄断者的承诺。对此,垄断者要研究让“威胁”变得可信的条件是什么。一般来说,若垄断者不实行这种“威胁”,他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实行“威胁策略”需要承诺行动,这就意味着要付出成本,而“空头威胁”无任何成本,所以这种“威胁”无法有效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企业发一个声明进行自我标榜或宣称将要做什么是非常容易的,但它们很难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对局者必须采取具有较高成本或要付出较高代价的行动,他的“威胁”才能变得可信。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3)

策略二:保证最低价格。

“保证最低价格”就是要限制性定价。若潜在进入者的产品定价是A,那么企业只需要将产品定价低于A,就能防范其进入市场。

如某家电商家以低价出售一批高端配置电脑,并承诺在未来一周内若其他商家以更低价格出售相同商品,就会退还全部差价并按照差价额的20%予以补偿。例如,一个消费者在该商店用10000元购买了一款电脑,三天后,其他商店相同的电脑指定价5000元,那么这个消费者就能向原商家申请补差价和赔偿。它不仅能获得5000元的退款,还能获得1000元的补偿。

假设一个企业面临一个存在两期的市场,会做出以下选择:第一期定价100元,并以垄断高价获利20000元。潜在企业见到该行业有利可图就会选择在第二期进入市场。当两大企业都售卖相同商品时,其价格会降为50元,利润变为10000元。于是,该企业两期市场总共获利:20000 10000=30000元。为了防止潜在企业进入市场,该企业在第一期制定低价60元,获利15000元,潜在企业进入市场后,价格降为30元,两个企业的利润都为0。潜在企业不会在该企业制定低价后进入市场,因为它明白即使进入第二期市场,其利润也是0。

这样该企业就能确保在第二期制定一个垄断高价100元,因此其两期总利润为15000 20000=35000元。企业的最低价条款可以使消费者在未来一周内不因商品降价而后悔购买商品,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也是对竞争者的一种警告。在法律限制下,商家向消费者的承诺一旦公布便不得不实行,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就保证了该承诺具备了绝对可信度。同时,商家对其他商家发出的不要降价竞争的“威胁”也会达到其预期效果。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4)

策略三:掠夺性定价。

企业把产品价格制定为成本价以下,让潜在竞争者认为无利可图,从而打消其进入市场的可能。这样一来,就能达到驱逐其他企业的目的。而当竞争对手被驱逐到市场外后,企业就能利用自身在市场内的垄断地位回调价格,并以垄断高价弥补前期的损失。

掠夺性定价也可称为价格报复策略。

限制定价针对的是还未进入商场的潜在竞争对手,其目的是以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价来打消潜在对手进入市场,而掠夺性定价针对的是即将或已经踏入行业市场的新企业,例如你在新企业进入时扩张产能,使行业的产能过剩,并以超低价竞争,往往就能防止新企业进入。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5)

策略四:广告战博弈。

在商业圈内,优秀的商品不计其数,有些商品看起来其貌不扬,只有真正使用过后,人们才知道它的价值如何、质量如何。企业家们形象地将这类商品称为经验品。

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堪忧,那么它一般不会去做巨额广告,因为低质量经验品很少能吸引回头客,它明白自己没有强硬的筹码去博弈。而那些能生产出高质量经验品的企业才是巨额广告的金主,这些企业的底气在于高质量经验品往往能吸引大量的回头客。

古诺模型和伯川德模型是用来描述企业之间产量竞争博弈、价格竞争博弈的有效模型。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博弈论对企业制定竞争策略都有指导意义。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博弈论思想来经营和管理企业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青睐,商业博弈的艺术不仅能带来名誉,还能带来切实的利益。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6)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是如何应用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竞争日益加剧,而在现代企业的经验决策中,博弈论的地位日益增高。行业内,大大小小的企业之间都存在竞争,但主要表现在为首的几大企业或集团之间的对抗。

这些竞争都能归结为博弈问题,若企业能运用博弈论模型进行决策,将会使决策变得更加合理。各种社会竞争的加剧,让人们开始追求效率、执行力和理性决策,这些方面都充满了博弈思想。

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形做出最优决策。很多企业会在做出决策行为之前热衷于进行市场调研,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市场情形对决策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中所做的决策往往是不一样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若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给定的,企业就会根据该价格进行博弈模型的计算,从而决定生产多少产品和向市场供应多少产品。但在寡头市场中所遇到的情况就会复杂很多,企业所要面对的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面对各种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的决策能力有限,但是市场时效性又会逼着企业做出决策。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7)

不过,企业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三个合理假设:

第一是使自身成为理性的经济人,一切行动都要以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

第二是要以他人的生存为自己的决策前提,不能盲目做出决策。与他人建立相互依赖关系或合作关系,使决策能对其他主体产生影响,同时其他主体的决策也能影响自身的决策。

第三是建立寡头市场情形。若行业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则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就会变大,在竞争对手较少的情形中,每个企业的行为都会产生较大的相互影响,其中的决策就会充满博弈色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均衡问题。在企业博弈中,每一个理性决策者都要在其他参与者反应的基础上来确定自己的理想行动方案。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8)

若每一个参与者共同产生的结果是均衡的,那就说明局中人的策略组合是最优的。这个均衡的结果既不意味着每个局中人能获得最大化利益,也不意味着整体能获得最大化利益,它只是一种给定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若这个均衡被一方打破,它就可能获得一个更差的结果。近年来,博弈论越来越受到商业界人士的重视,通过调整决策达到合作共赢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如果没有博弈论的研究成功,人们对现代社会竞争和冲突这些现象的理解将处于一个非常浅薄的阶段。正是有了博弈论的研究结果,我们才能受到启发,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寻求合作共赢。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要想构建和谐社会,企业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企业要想实现和谐的目标,就需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公平诚信为原则,以安全环保为基础,以协调有序为保障,以依法治企为根本,以科学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内外环境的和谐,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9)

市场经济中的每一方都在为自身利益而奋斗,不管个人还是企业都会在各自所在的环境中进行大大小小的博弈,而在博弈当中,冲突和矛盾是难以避免的。随着社会企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分工、员工收入、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忽视差距和矛盾,否认博弈的现实只能让问题变得尖锐化,所以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客观看待差别,正视现有的矛盾,用博弈的思路和合作的方式来面对未来。

那么,在博弈中,什么是各方达成协议的基础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情况下都有规则的约束。所以达成协议的首要基础是规则的透明,它也是人们互相信任的首要条件。除了规则透明外,诚实守信也是合作的基础。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10)

对政府管理者来说,保证公开、公正执法是取得人民信任的前提;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取得员工的拥护和信任是实行企业决策的前提;

对竞争企业来说,讲求诚信、公平、公正,才能在行业内立得住、站得稳。

若规则不透明,就会产生信任危机,管理者就不能与群众或员工达成共识,社会或企业就不可能向着和谐、稳定迈进。企业之间的和谐要建立在合作共赢上。作为博弈的参与者,各企业要达成协议,需要各方面都能接受,而不一定要求各方利益均等。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11)

在实现和谐的道路上,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制度用以解决问题,而制度的建立需要利用科学的手段才能实现。企业之间一旦达成合作,就要约束好自身行为,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共赢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也是合作的最终目的,它能引导和督促双方向着共同的利益迈进。如果不能保障各方共赢,合作就会产生裂缝,背叛的一方就得不到各方的支持,企业也就无法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

在博弈中,经济利益只是构建和谐的部分因素,却不是全部因素。人文因素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石。企业管理者要多与员工沟通,多了解他们的非经济需求,做到人文关怀,这对促进社会和谐同样非常重要。

博弈论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博弈论)(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