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倚梅花伫立沉思,谋天下安宁。这是《琅琊榜》里大家熟悉的梅长苏。

可是剧里还有一个女人,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她也有着极高的谋略和手腕,她就是静妃。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1)

静妃本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医,在虎狼窝的后宫里竟然步步高升,直至生物链顶端。

宫谋权略,步步为营,静妃的处世哲学十分老练,导致皇帝都被蒙在鼓里。

静妃原是跟随师傅行走江湖,是悬壶济世的医女。

这样的身世地位本与皇宫无缘,但阴差阳错被林燮所救,为报答林帅的救命之恩,静妃跟随林帅回到了林府。

林燮的妹妹林乐瑶进宫做了宸妃,生下皇子。

此后的宸妃身体虚弱,三病两灾,总是不得调养。

于是,静妃自请入宫,为宸妃调养身子。

世间规律大体如此,从来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

朝夕相对中,静妃被皇帝看中,收为妃嫔。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2)

可是,静妃并不受宠,在梅长苏没出现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她都只是嫔位。

一部分原因是她从不争宠,另一部分原因是她太普通,扔在人堆里,似乎很难被发现。

剧中有个镜头,太皇太后召见,所有人都在内室,只有静妃站在门外。

原因就是,她身份低微,不够资格进得内殿。

可随着剧情推进,就会发现,原来静妃是宫嫔里最懂得生存智慧的人。从以下几点就可以看出来。

首先,静妃能懂得哲保身,低调做事的道理。

梁帝的猜忌和凉薄,没有人比静妃更清楚。

梁帝和言阙,林燮,林月瑶一起长大,在言阙和林燮的全力辅下,梁帝荣登大宝。

高处不胜寒,身处极位的梁帝,变得越发的猜忌和多疑。

在他的猜忌和授意下,林氏满门被灭,皇长子被赐死,宸妃自尽而亡。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3)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林家太过耀眼,皇长子太能干,而这样庞大的两个势力,又十分要好。这让皇帝无法安枕,充满了危机感。

就像沈追说的那句话:“太子反不反都不要紧,最主要的是他有反的实力。”为了让自己心里踏实,梁帝不惜血染帝都。

林氏满门被灭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静妃在冷眼旁观的同时,也在审时度势。

她很清楚自己并无身家背景,要想在这个吃人的皇宫里将儿子平安养大,就必须低调行事。

明哲保身,哪怕不受皇帝青睐,也好过成为靶心。

静妃将低调为人做事进行到了极致。

宫中美女如云,个个花枝招展,精致的越贵妃,端庄大气的皇后。

而静妃却十分朴素,像个透明人一样在后宫里蛰伏着。这样的静妃,皇后和越贵妃根本就没把她放在眼里。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4)

也正是这种夹缝求生存的技能,让静妃母子有了生存空间。

当前誉王和太子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靖王虽然在偏安一隅,累年征战,免却了朝堂争斗、党争倾轧。

这样的结果对脾气刚直的靖王来说是福不是祸。

时光静静流淌,静妃在自己的宫殿里,摆弄下草药,收拾下花草,也过得怡然自得。

谁又能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静妃的刻意而为之呢!

其次,静妃有把冷板凳坐热的耐心

或许是从进了宫正式成为梁帝开始,也或许是从林家倒台、皇长子赐死、宸妃自尽开始,更或许要从早些的入宫开始,静妃对梁帝的态度就是梳离的。

静妃一直是静妃,善变的是梁帝,梁帝对静妃的情感也是一波三折。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5)

刚开始时是欣赏,后来是可有可无,然后就是刻意回避,后面才是浸入骨髓的深深依恋。

如果静妃没有把冷板凳坐热的耐心,估计就不会有后面的功成名就了。

坐冷板凳本就是件不舒服的事,把冷板凳坐热不仅要经得住时间的刻度,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并有能够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完善自己的恒心和坚持。

只有经受得起冷板凳的苦,才能有机会翻开人生的新篇章,体会到生活的甜。

静妃用自己的耐心坐热了冷板凳,并且在这个冷板凳上练就了足以自保的本领,就连皇后都说她就像一团棉花,想要对她发力,却怎么都使不上劲。

其三,静妃懂得自己的优势,把敬业变成了一种习惯。

静妃是医女出身,对于如何缓解梁帝的疲劳最是在行。

帮梁帝推拿,给他做一碗药膳,或者是陪他闲聊几句,不医身也医心。

在皇后和越贵妃为了夺嫡互相算计时,静妃在自己的芷萝宫,静静地种着草药,研究药理,似乎她还是没入宫之前的那个小医女,采药制药,心无旁骛。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6)

哪怕皇帝被药香吸引,来到了芷萝宫,她也能够以医者身份,及时观察到皇帝的身体状况。

她对皇帝说:“陛下的脸色不太好,让我来给你推拿一下,你也好好休息一下”。

皇帝每次去皇后或者越贵妃的宫里,可没有这样的光景。她们除了排挤对方,就是讨要更多的恩宠。

静妃这一隅天地,让他分外的舒心。

静妃的聪明就聪明在,她明白自己的身份,也知道用己之长攻彼之短。

她一直没有丢弃医女这个身份,再一个,她也没有忘记身为妃嫔应该做的事。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7)

当皇帝打了靖王,对静妃自责地提起时,静妃答道:“小户人家的孩子,被父亲打上两三巴掌也是寻常不过,更何况您是他的父君,他是皇子。

何况吃一堑长一智,如果经了此事他还不能进益,心怀怨恨,那就真是臣妾教导无方了。”

一句话说得梁帝心里十分熨帖。

静妃明白,无论对错,她都先是皇帝的妃子,才是靖王的母亲,最后才是自己。

正是有了静妃的敬业,她才有了上位,翻转懂得机会。

最后,静妃能够做到冷眼旁观,置身局中,已在局外。

静妃身边的丫鬟小新是皇后的人,虽然小丫头每件事都做得极为隐蔽,但是静妃却早早就发现了破绽,并断定她是皇后身边的人。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8)

皇帝要处死小新,静妃主动把处置权要了过来,因为她看明白了皇后的目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没有小新这个证人,亲口说出一切,以自己儿子那个犟牛般的性格,认准了一件事,一个人,很难改变他的既定印象。

静妃身处局中,却又能冷静的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理智分析和判断,这也是她成功的一大法宝。

她跟宸妃情同姐妹,对林燮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宸妃和林燮悉数陨落后,她虽然心里悲愤交加,面上却不显露。

就像梁帝一再用言语试探她,看她是否记恨,是否心存芥蒂。

静妃都能自如应对,一一化解。要知道伴君如伴虎,一步错可就是万丈深渊。

以上种种,要说静妃是《琅琊榜》里智慧型的人物也不为过。

而她也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步步的思虑,成了靖王和梅长苏的强内助!

琅琊榜静妃的为人处世之道(静妃的人生低开高走)(9)

更多宫斗、宅斗、权谋剧解读分享,关注@白姐宫斗,给你不一样的深度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