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脸,都是一块充满生命力的画布。只有拥有完美的肤质,才能让艺术家在这张称之为脸的画布上创作出美丽的作品。”——植村秀

人们对“美”的追求愈发极致,导致了美妆个护行业拥有着多数行业难以比拟的高利润率,因此在资本市场也诞生了不少新玩家。

这不,继完美日记上市之后,又一家国货美妆品牌向IPO发起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从A股到港股,上美集团IPO进程虽然一波三折,但它仍铆足了劲冲刺“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1)

但目前上美集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巨额的营销费用受到关注和产品质量问题遭到投诉等。除此之外,其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不容乐观,上半年营收降31%,利润缩水超六成,上市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成立近20年国产品牌,上美集团产品线老化也是其一直存在的争议,在新锐国产品牌冲击下,重营销、轻研发还能支撑多久呢?

近年来,随着民族自信提升,国潮涌起,国货化妆品的声量也在不断扩大,本土化妆品企业接连上市。

10月5日,韩束、一叶子的母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美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朝着“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的称号发起攻势。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2)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时隔9个月后,上美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上美登上资本市场的迫切之心可见一斑。

要知道,2002年成立的上美集团,到如今已有20年的发展进程了。同时代的珀莱雅、御泥坊等均已成功上市,就连新一代年轻品牌完美日记母公司也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了,“药妆第一股”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最高时市值超千亿!

眼看同行们一个个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上美集团怎会不眼红,可惜上美上美集团的上市之旅却有点坎坷:

去年2月,上美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意图登陆A股资本市场,但最终并未成行;

2022年1月,上美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港股IPO,结果时隔半年后其申报资料又失效了;

如今,上美集团第三次冲关,再次递表闯关港股IPO,成功与否,尚未可知,但终究是又离上市近了一步。

企查查显示,上美集团在2015年之前名为“上海卡卡化妆品有限公司”,后变更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在2020年12月,公司类型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单单从名称变更中就能看出上美集团对上市的强烈渴望!

时间上来看,上美集团谋求上市已经准备了数年。但尽管如此,其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大规模依赖营销、轻研发以及消费者的不少投诉等等。所以,这“临门一脚”对上美集团而言恐怕也很难迈进去。

相较于上美集团的名字,其品牌韩束、一叶子的知名度似乎更为响亮;

早年间,凭借在热门综艺、电视剧的广告投入,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化妆品品牌,而上美集团正是这些品牌的母公司。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3)

公开资料显示,上美集团2002年成立于上海,是一家国货化妆品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护肤、面膜、母婴、彩妆、洗护等品类的生产及销售。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上美于2021年的零售额为人民币75.6亿元,于国货化妆品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7%,于中国国货化妆品市场排名第四,前三位分别为百雀羚、伽蓝集团和珀莱雅。2021年按零售额计算,上美于中国整体化妆品市场排名第十四,占国内化妆品市场的市场份额为0.8%。

定位资本市场,已上市的国货美妆品牌大多经历了股价下跌、估值缩水的困境。上美集团在此时选择逆势上市,除了自身资金需求,底气大概率还源于自身差异化竞争力。

上美集团分别在2003年6月、2014年10月以及2015年12月先后推出韩束、一叶子以及红色小象三大品牌。此外,上美集团旗下品牌还有高肌能(BIO-G)、安弥儿、极方、Cosmetea等多个品牌。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4)

韩束全新定位“科学抗衰”,一叶子以面膜品类为突出特色,红色小象瞄准了母婴护理领域。从单个品牌收入来看,韩束为主力品牌,一叶子增长乏力、收入占比下滑。

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韩束占营业额的比例分别为32%、39.4%、45.1%和47.8%,逐年上升;一叶子占营业额的比例分别为36.6%、29.8%、23.0%和21.0%,逐年下降。2019年至2022上半年,这三个品牌占总收入的比例从86.6%逐步攀升至93%。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5)

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上美的经营收分别为28.7亿、33.8亿、36.2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1亿、2.6亿、3.9亿元。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6)

2022年上半年上美的营收出现下滑,收入由2021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8.3亿元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2.6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经调整利润为8390万元。

毛利率方面,2019年至2021年、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上美集团毛利率分别为60.9%、64.7%、65.2%、66.6%及64.9%。

国内护肤品行业,一直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无论多大的品牌,进入化妆品生产销售行业,或多或少都要从营销上都要卷起来。或许是这样,重营销,轻研发也成为了靠营销出圈护肤品牌的通病。

近十年来,无论是最开始的卖场营销,还是现在的电商营销、直播营销,国内有不少化妆品品牌,更多的是靠当红明星代言、热播剧和综艺广告植入等方式从营销端寻求迅速突破,而非靠产品力、口碑出圈。

而上美集团正是化妆品行业中的营销大户之一,这点从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也可看得出来。

上美集团在销售及分销开支方面却显得十分阔绰,报告期内(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上美集团各期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占对应年度收入的比例均达到了40%以上。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上美集团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15.72亿元及6.08亿元,分别占其总收入的46.1%、45.4%、43.4%及48.2%。在销售及分销开支中,营销及推广开支占比超过60%。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7)

研发投入方面,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上美集团分别为0.83亿元、0.77亿元、1.05亿元及0.59亿元,分别占收入2.9%、2.3%、2.9%及4.1%,与珀莱雅、丸美股份等同行业相当。

从结果来看,营销手段确实是上美集团的收入的强有力保证,韩束及其同集团品牌一叶子,先后请过鹿晗、刘昊然、林志玲、谢霆锋、杨颖、迪丽热巴、佟丽娅、王子文等国内当红明星代言和合作,并在多部热门影视剧及综艺中进行植入、冠名等营销推广,但都没有真正沉淀下品牌价值,反倒是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备受市场质疑。

对于上美而言,如何在低迷的业绩增速下把握将多个新品牌推出市场的成本投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Frost & Sullivan统计数据,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14,822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千亿化妆品赛道如火如荼,当下行业面临大洗牌,如何活下来并活得更好,各家公司都在发力变革。

韩束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叶子营销挥金如土)(8)

当下,中国消费品牌来到了行业大洗礼阶段,谁能在千亿市场弯道超车,冲击“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回归到根本比拼的是科研实力,这将成为国货化妆品企业的下一个重要课题。

总之,有“富贵病”的上美集团,上市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上美集团冲击港股IPO,科研力铸就核心竞争力》,南早网

《韩束母公司再冲港股,但主品牌老化问题还是没解决》,界面新闻

《上美集团三次递表港交所:困于营销围城,线下渠道成短板?》,港股研究社

《韩束母公司上美集团冲刺IPO:三年半营销达33亿元,靠明星和平替难成气候?》,新浪财经

《韩束母公司上美集团赴港IPO:靠微商起家、年花10亿做营销,研发投入不足亿元》,搜狐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