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姬,是卫灵公的女儿,长大后嫁给了卫国的卿大夫孔圉,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孔文子。

春秋左传人物关系(左传中唯一的女武士)(1)

孔文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孔文子被孔子称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是卿大夫,执掌着卫国的朝政,虽然作为一个优秀的君子,难免有些绯闻,但整体还算个不错的夫君,可以想象,伯姬和他在一起,一定过得很快乐。

可惜的是,前480年,孔文子去世,孔伯姬成了寡妇,虽然儿子孔悝继承了孔文子的地位,孔伯姬又是国君卫出公的姑姑,地位显赫,但失去丈夫的悲伤终究是无法轻易过去的。

这时,孔氏的一个家臣走进了孔伯姬的生活。

此人名叫浑良夫,长得英俊潇洒,很得孔伯姬的宠爱,可惜的是地位低下,不可能和孔伯姬公开在一起。

孔伯姬显然不满足这样偷偷摸摸地相处,一直希望能有机会让这个情人出人头地,可以光明正大的嫁给他。

于是,孔伯姬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弟弟蒯聩身上。

蒯聩的地位很尴尬,他是如今卫国国君的父亲,之前国君的太子,但却没有登上过君位,一直被困在戚地进退两难。

蒯聩陷入陷入如今的境地倒也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和卫国另外一个美女——南子有关。

南子宋国公主,是卫灵公的夫人,《论语》中记录有他和孔子见面的场景,从子路的责难、孔子的急切辩解来看,怎么理解南子都应该是个少有的佳人。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春秋左传人物关系(左传中唯一的女武士)(2)

南子剧照(周公子)

佳人自然少不了绯闻,蒯聩就非常不巧得听到了南子和王子朝的绯闻,这让年轻气盛的太子义愤填膺,一心要除掉南子,替父亲卫灵公挽回颜面。

只是,蒯聩找的刺客戏阳不太给力,关键时刻失手,让南子逃脱了。

南子找到卫灵公哭诉,卫灵公一怒之下,把蒯聩赶出了国境。

大子羞之,谓戏阳速曰:「从我而朝少君,少君见我,我顾,乃杀之。」速曰:「诺。」乃朝夫人。夫人见大子,大子三顾,速不进。夫人见其色,啼而走,曰:「蒯聩将杀余。」公执其手以登台。大子奔宋,尽逐其党。

-《左传. 定公十四年》

前493年,蒯聩被赶跑3年后,卫灵公去世,君位被蒯聩的儿子辄继承,即卫出公。

与此同时,蒯聩也在晋国执政赵简子的支持下回国,准被争夺君位,已经有国君的卫国人自然不能容忍晋国的插手,发兵阻止。

蒯聩无奈,只好留在民众比较支持他的戚地,耐心等待机会,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四年。

所以,受孔伯姬之命前来会见的浑良夫让他看到了最后的机会,毫不犹豫的许下额很重的承诺:“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

果然,在丰厚的报酬诱惑下,孔伯姬雷厉风行地开始了行动。

春秋左传人物关系(左传中唯一的女武士)(3)

持戈女将

当年的闰十二月,浑良夫偷偷接上蒯聩和他的手下回到回到国都,白天躲在孔家城外的菜园子里,等到晚上两人装扮成妇女,遮住脸面,坐上一辆太监驾驶的马车进入国都,到了孔家。

孔家人盘查时,太监说他们是亲戚,轻易蒙混过关,长驱直入到了孔伯姬的房中。

孔伯姬和情人、哥哥以及哥哥的心腹饱餐一顿后,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孔伯姬手拿长戈,走在最前面,太子和五个人身披皮甲,用车装上公猪跟着。

他们先找到了如今孔家的家主,孔文子和孔伯姬的儿子孔悝,以武力逼迫他盟誓,然后劫持着他走上高台,指挥军队攻占王宫。

眼看蒯聩就要成功,孔子的弟子子路,(如今是孔悝的家臣)挺身而出而出,想要凭借自身的勇猛营救孔悝。

太子手下石乞、盂黡走下走下高台和子路搏斗,子路孤掌难鸣,被两人合力杀死。

春秋左传人物关系(左传中唯一的女武士)(4)

子路结缨

蒯聩赶走卫出公后,第二年向周天子上书请求,恢复了自己的王位,夺位成功,即史书中所说的卫后庄公。

卫侯使鄢武子告于周曰:“蒯聩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晋以王室之故,不弃兄弟,置诸河上。天诱其衷,获嗣守封焉。使下臣肸敢告执事。”王使单平公对曰:“肸以嘉命来告余一人。往谓叔父,余嘉乃成世,复尔禄次。敬之哉!方天之休,弗敬弗休,悔其可追?”

在卫后庄公的争位过程中,头号功臣无疑是他的姐姐孔伯姬。

虽然孔伯姬的谈不上什么品德,目的也不高尚,但那股雷厉风行、一往无前的气势却是春秋时许多诸侯、卿大夫都缺乏的,她手拿长戈开路的场景更是《左传》中女性少有的高光时刻之一,激励着从那时之后柔弱的女性为自己奋起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