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骨骼的基本组分,骨代谢与维持钙稳态密切相关

钙约占成人体重的1%~2%,99%的钙与磷结合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储存于骨骼和牙齿中。骨中的钙盐发挥维持骨骼结构的完整性和硬度,进而支撑人体的作用。剩余1%的钙存在于内环境及其他组织细胞中,起着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肌肉收缩、神经递质和腺体分泌等作用。人体内血钙的调节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和1,25-羟维生素D两种激素的影响。当食物中钙缺乏时,机体为了维持血钙的平衡,通过升高甲状旁腺激素和1,25-羟维生素D来动员骨钙释放,使骨质分解。

补充钙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1)

足量的钙对获得峰值骨量很有必要

成年期为人生骨骼生长发育顶峰期,摄入钙和排出钙相当,骨形成等于骨吸收,骨量维持在骨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钙吸收和摄入减少,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钙排出增加,形成慢性负钙平衡。女性绝经后迅速出现骨量丢失,男性50岁后开始出现骨量丢失,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因此, 在人生的各年龄段,保证充足的钙摄入,是维护骨骼健康的基本措施之一。

补充钙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2)

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老年人常见维生素D缺乏及慢性负钙平衡,是引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50岁以后,小肠钙吸收功能减退,皮肤维生素D合成减少,加上肾功能下降,体内1,25-羟维生素D的合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破骨细胞增殖并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使骨质溶解和骨钙释放入血。这种代偿反应虽然能使血钙维持稳态,但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补充钙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3)

维生素D与骨骼疾病的关系

维生素D对骨骼的生长、发育、维持各年龄段骨骼的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使小肠对钙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钙随尿流失,使新骨正常矿化形成,同时又可使破骨细胞对旧骨的分解,钙从骨骼中游离出来,维持骨代谢的动态平衡。如儿童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而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则会患软骨病或骨质疏松症等。

补充钙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4)

维生素D与肌肉疾病的关系

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骨骼肌就是活性维生素D的靶器官,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肌肉无力。研究发现,随着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增高,肌肉反应速度和强度均大幅度提高。维生素D不足的患者经常会肌肉乏力或疼痛,而严重维生素D缺乏和低钙血症患者会出现神经肌肉过敏,包括四肢麻木、肌肉痉挛、喉痉挛、手足抽搐和癫痫等。每天补充维生素D 800~1000IU,有益于肌肉力量和平衡。

补充钙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5)

维生素D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

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D可抑制胸腺基质细胞分化成熟,从而抑制免疫反应,维生素D活化后也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并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因而它既可能改善关节局部骨质破坏,又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通过服用维生素D可以减少风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合成,明显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性。

补充钙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