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心中,雍正既有勤政节俭、铁腕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有着矫诏篡位、冷酷残暴的疑窦诟病。康雍的代际交替,发生了我们常说的“九子夺嫡”事件,雍正在其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又凭什么成为了最终的赢家,雍正继位是否通过正当途径?这些都是颇有争议,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雍正是怎么死的九子夺嫡有多惨(从九子夺嫡到承继大统)(1)

康熙两废太子

康熙有很多儿子,他遵循传统的方式给皇子们命名,皇子们名字第一个字是相同的,都是“胤”(雍正即位后因避讳改为“允”),第二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是“示”字边,如禔、礽、祉、禛等,希望皇子们能够如同手足般团结友爱。

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前,诸皇子的关系尚且融洽,且都得到康熙有意的培养和锻炼,不仅有满汉师傅教习经史子集和弓马骑射,而且有机会跟随父皇出巡、征战。后来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们,都是这个成长过程的佼佼者,但是太子只能有一个。这个位置只有十分确定和稳固,才会消除其他优秀竞争者的觊觎之心。

然而,康熙两废太子破坏了这种条件,自然便会引发“九子夺嫡”的出现。废太子的原因是因为立太子过早,急于立储表面上对外巩固了满清的地位,实则在内部产生显著的派系分化,即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明珠为首的“长子党”。因此,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本质上是解决党争的问题,而党争问题的关键在于皇权的削弱,再进一步,其实就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问题。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标志着“九子夺嫡”的局面正式开启,虽然后来试图通过复立太子来平息这种混乱,但是已经无法挽回诸皇子对于储位的主观追求,而且复立太子只是权宜之计,康熙对于太子的信任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重建,而太子自身也变本加厉,不知悔改,于是结果便是太子二度被废。

雍正是怎么死的九子夺嫡有多惨(从九子夺嫡到承继大统)(2)

“九子夺嫡”的历史事实

康熙废太子的举动,最先使得大阿哥胤禔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错认为自己成为了康熙属意的储君人选,并愈发将这种利欲之心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引起康熙的警觉和反感,成为了“九子夺嫡”中继太子之后紧接着倒台、受处罚最重的皇子。

由于废太子之后,空缺的储位无人替补,但是又必须有人替补,因此无论是身在局中的诸皇子,还是选边站队的朝中大臣,都希望能从康熙的一言一行中揣磨圣意,预先做出判断和反应。

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是八阿哥胤祀。废太子之后,胤祀被康熙委以重任,署理内务府事务,胤祀在处理政务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善于笼络人心,人称“八贤王”,而这正是康熙最忌讳的事情。实际上,康熙在废太子后对于诸子的任用,只不过希望缓和皇族内部的关系,并未有明显的“示意”倾向,自以为聪明的结果必然只有一个——不被信任。

雍正是怎么死的九子夺嫡有多惨(从九子夺嫡到承继大统)(3)

胤禛的表现

我们发现,在“九子夺嫡”的早期过程中,胤禛始终没有突出的表现,在对待太子的态度上也没有像其他皇子般的落井下石,相反还因同情为其求情,同时也维护康熙权威,可谓居中持重、识大体、少私心。

实际上,胤禛不仅在暗中观察局势,而且实际参与了储位的争夺,只不过这种参与更加隐蔽,更加讲求策略。经过门人幕僚的建言,胤禛深知“处英明之父子难”和“处众多之手足难”的道理,要从容应对,惟有把握好度。对待父皇,既要不被“弃”,又要不被“疑”;对待兄弟,既能使“有才者不为忌”,又能使“无才者以为靠”。

因此,胤禛看似中庸无为的处事态度,恰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表现,看起来的“不争”,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争”。实际上,胤禛一直隐蔽地联络着朝中官员,培养着自己的人才班底,比如年羹尧等。在被封为雍亲王之后,胤禛加紧了这种联络活动,康熙的第二次废太子,可谓彻底坚定了胤禛参与储位之争的意志。

在复杂而紧张的储位争夺之中,胤禛将自己展现为一位与世无争、清心寡欲的闲人形象,与山僧来往,做诗歌自娱。这种做法不完全是出于欺蔽对手的目的,也有以此调节内心的作用,使处于纷争中的自己,不至于利欲熏心、走火入魔。

雍正是怎么死的九子夺嫡有多惨(从九子夺嫡到承继大统)(4)

雍正是否“矫诏”?

康熙两废太子之后,在世的时候始终没有确立新的储君,这个问题在康熙逝世的时候必须要解决。根据雍正叙述,康熙临危之际,召见了自己,但没有提继位的事,同时也召见了其他亲王及时任步军统领的隆科多,康熙逝世之后,由隆科多向雍正转述继位事宜。

这件事确实有很多不合常理的疑点,为什么康熙不当面向雍正交待继位的事情,或者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继位人选,而间接通过隆科多之口?这不得不让人猜想隆科多“矫诏”助雍正继位的可能性,进而质疑雍正继位的正当性。

从后来雍正公布的“传位诏书”来看,诏书并非康熙亲笔,而且字迹潦草,是仓促而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诏书不是隆科多向雍正宣布的,而是雍正对外公布的,这并不有助于减轻对于隆科多“矫诏”的怀疑,相反更加怀疑隆科多与雍正或许早有预谋,甚至质疑康熙之死是否是自然死亡。

从隆科多及年羹尧后来大起大落的命运变化来看,两人很大可能由于在当时稳定京城和西北(胤禵驻兵处)局势,以及关键时刻拥立之功,而获得奖励式提拔和重用,同时又因为“知道的太多了”而难免最终的悲剧。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思考隆科多等人在雍正继位中扮演的角色。

雍正是怎么死的九子夺嫡有多惨(从九子夺嫡到承继大统)(5)

“矫诏”的正确方式

对于雍正继位合法性的质疑,自雍正继位始,直至今日。出于对于“传位诏书”真实性的质疑,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雍正将“十四子”改成了“于四子”,这种说法并非调侃式的脑洞大开,而是一度为人们所接受。

这种说法的历史基础,源于“九子夺嫡”后期康熙对于十四子胤禵的看重。胤禵在朝中通过大学士李光地为自己博得美名,在外借助西北战事掌握兵权、建立功勋,颇有谋取储位的势头。人们认为雍正篡夺十四阿哥胤禵的皇位,既有当时“九子夺嫡”后期客观局面的观察,也有雍正继位过程诸处存疑的考虑,还有后期雍正铁腕改革引发的逆反心理在起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讨论都是针对“质疑”的方面,所有的讨论都是在不排除雍正当继位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那么,雍正究竟有没有把“十四子”改为“于四子”,我们从逻辑常识和历史事实来看。

第一,雍正继位一事在当时便遭受议论和质疑,说明亲历雍正继位过程的当事人,都没有获得足够可靠的证据,来了解康熙的真实传位意图,而仅仅依靠的是关键人物隆科多的一面之词。既然诏书并非康熙亲笔,也并未反映康熙真实意图,因此“篡改诏书”的说法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传位诏书”是自雍正处公布的,可以认为“传位诏书”出自于雍正之手,雍正没有必要去改,也没有诏书可改,因为完全可以直接制作一份。

第二,究竟是“四”还是“十四”,似乎只有一字之差,实则没有那么简单。古代汉字使用繁体,“于”的写法是“於”,由“十”改“於”并不容易。从用语习惯上看,一般在皇子排行前加“皇”字,称“皇XX子”,如“皇十四子”,后面还要紧跟名字,因此改动“十”字一处语句逻辑不通。总之,想要篡改诏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三,这种“篡改诏书”的说法,从根本上讲,还是倾向认为雍正是“矫诏”继位,与笔者前文分析不同的是,对“矫诏”方式理解的差异,笔者倾向于认为是“伪造诏书”,是整体造假,而“篡改诏书”的说法认为是取巧修改了一部分。

雍正是怎么死的九子夺嫡有多惨(从九子夺嫡到承继大统)(6)

结语

“九子夺嫡”是康熙晚年颇为劳神的一件大事,起于康熙废太子,终于新帝登基,由皇帝与储君关系问题,衍生出党争问题,进而又因储位空缺而招致诸子争夺,严重影响了皇族的团结和局面的稳定。

雍正在“九子夺嫡”过程中,老成持重,善于把握康熙的心理,能够恰当处理与兄弟的关系,最终在隆科多等关键人物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皇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遗留问题,最终稳定住局面,即位后的雍正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康乾盛世做出了很多制度上的贡献。

可以看出,立储一事,不能不立,也不能早立,是历代帝王难以处理的重大事情。亲历了“九子夺嫡”的雍正,创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既由皇帝主导确立继承人,又不过早公开,这便是来自历史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