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Sir就放话:

可能掀翻国产喜剧天花板。

现在完结,天花板掀没掀翻不确定,但肯定是年度最火喜剧节目,评分从8.0升到8.2。

一个个舞台表演接连出圈,上热搜。

够了吗?

最后这一集,它的格局彻底暴露了: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

瞧瞧人家这“年会”。

马东控场,于和伟首秀,再加上黄渤、徐峥、李诞,国产喜剧几乎来了大半个江山。

而总决赛,几乎补全了国产喜剧剩下的“江山”。

评委,增加了贾玲 沈腾。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

喜剧的金字招牌,让场面足够风光。

下面这些幕后大咖的出场,才是《喜剧大赛》真正的醉翁之意

侯鸿亮(正午阳光)、陈菲(柠萌影业)、傅斌星(华策集团)、王易冰(坏猴子)……以及自家的龚宇、王晓晖(爱奇艺)。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

背后的目光,让沈腾都如坐针毡。

领导视察来了?

别总以为领导在场,就一定拘谨、冷场。

这么说。

如果把《喜剧大赛》比作一场青年足球赛。

那么最后,该轮到俱乐部教练来挑(抢)人了。

选苗子,开项目,产业升级……

听上去都是特官方,特遥远的词。

但这些大词落到最实际,Sir关注的是两点

让(N线)喜剧人有饭吃。

让观众有戏看。

01

毕业大戏。

这是马东对总决赛的提法。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

所谓“毕业大戏”。

是在影视类艺术院校里,对一届学生成绩的最终考核,检验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这回的总决赛,也是一样。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最后一场,年度汇演。

“十三代宗师”的队长宗俊涛在采访里明确表示,毕业大戏,就是要把我们所有的风格都放进去。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5)

总决赛,就是要给每一个参演者都展现自身特长的机会。

可别看话说得容易。

做起来,可不是这么简单。

陷阱喜剧、漫才、音乐剧、戏剧风……该怎么融,没人试过。

喜剧搞杂糅,难度更高,从来都不是啥好的选择。

因此。

观众们也看到了一场和之前几期频出惊喜爆款作品不太一样的总决赛。

更直接,也更回归初心。

十三代宗师,用“要是能过另一种生活就好了”这个核心观点,玩了一出身份互换。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6)

不仅调侃了社会现实,娱乐圈丑闻,甚至还调侃了——徐峥的光头。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7)

而仔细揣摩,前面提到的风格,真的差不多都出现了。

“三板大斧子”也类似。

Call back。

将他们组演出过的作品,以“整活上热搜,拯救蒋诗萌的谈话节目”为目的,让“三板大斧子”团队十年后再聚首。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8)

一步步把无厘头搞到底。

无厘头嘛,Sir老熟悉了。

虽然内在讽刺的,是为上热搜不择手段,用热度来评判初心的市场行为。

但蒋诗萌全程用“正常人的严肃”撑起“无厘头参照物”的时候。

Sir还是没忍住,想为她起立鼓掌。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9)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0)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1)

而真正回归初心的。

是Piu Qiu Pia Qia。

他们的初心更简单——情景喜剧。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2)

前边好多次想做,但因为是比赛就放弃了。

可总决赛了,就是想演一次。

于是就攒出了这个风格独特的情景喜剧。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3)

一句话概括,“妹妹失恋了,怎么开导、安慰她”。

这急坏了一群大老爷们……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4)

在这个节目里,各个演员的自身优势也得到了体现。

金靖的夸张搞怪,武六七的物件剧风格,以及“三狗”的红缨枪。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5)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6)

而导师们?

不仅亲身参与,贾玲、沈腾发挥稳健地“插科打诨”。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7)

这毕业大戏已经不是在“赛”了。

而是一次成果汇演。

也是大家共同为喜剧人身份的庆祝、鼓励,乐在其中。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8)

毕业不代表结束。

马东宣布,第二季开始筹备。

02

《奇葩说》《乐队的夏天》Sir是一路追完的,对于马东的这档新综艺,一开始的期待值就不低。

但看完,还是要说有太多出乎意料的惊喜。

咱们一个个聊。

刚分组的时候,其实老鸟就可以看出团队差别。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19)

徐峥的“十三代宗师”收下了第一期选拔中拔得头筹的宗俊涛组合,团队里更是有老综艺人大锁,还有风格很独特的漫才组。

看起来实力最强。

而黄渤的团队里,则挑选了在同行间颇有名气的默剧演员王梓、武六七,也收获了Sir很喜欢的“三狗”团队,更别说还有金靖这类观众熟悉的演员。

看起来是主要竞争者。

至于于和伟,没有太多的喜剧演出,又是综艺首秀。

更别说他挑的演员,基本是路人级别。

果不其然,创意赛比完的积分,十三代宗师15分,Piu Qiu Pia Qia9分,三板大斧子只有6分。

注定陪跑了?

结果再一次证明——好的喜剧,永远在你的意料之外。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出圈的三对喜剧搭档:

王皓&史策,张弛&蒋龙,大锁&孙天宇。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0)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1)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2)

“三板大斧子”不仅贡献了其中两组,更是在整个竞演环节越战越强,最后成功拿下“年度喜剧社团”,上演了一把逆袭之路。

靠着过硬的作品,一步一步实现逆风翻盘,这完全是不按套路出牌的爽文剧情。

比起其他的竞技综艺。

喜剧太适合拿来比赛了。

因为笑不笑,结果就是那么清晰明了,无可矫饰。

但笑的原因又不是单一的。

《喜剧大赛》另一个惊喜是让你发现:

哦,我原来这里还长着一个笑点呢,以前从没被人挠过。

Sir提名几个心目中的最佳:

《时间都去哪儿了》《最后一课》《父亲的葬礼》《台下十年功》《先生请出山》《志胜一击》……

喜剧可以是无厘头的。

《父亲的葬礼》。

这是一个把漫才形式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作。

漫才嘛,大家都知道。

一个装傻,一个吐槽。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3)

但和很多无厘头不一样,《父亲的葬礼》巧妙地借用了一个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的好奇点:“那个我不太熟悉的父亲究竟是做什么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最奇诡的脑洞。

父亲不仅是工人,还是dailao。

不仅是dailao,还和爱因斯是朋友。

不仅是科学家,还曾在草原上和一大群半人马并肩作战。

甚至土星都是他的朋友……

看到后边,连导师都集体抓狂了。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4)

同样的魔性,还有《先生请出山》。

一个剧本杀游戏,配上“大聪明”式的逻辑掉线脑回路。

竟然打造出了一个火爆全网的行为艺术。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5)

喜剧也可以是高级的。

《最后一课》与《台下十年功》。

同一个组合,同一个主题,回归初心。

一个在密室逃脱里演丧尸的表演系学生遇上了老师社死,一个四处碰壁的京剧艺人穿越回过去劝自己改行获得成功。

一边让你笑。

一边又在让你不得不诚实地,与自己的梦想四目相对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6)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7)

同样,喜剧也可以是可爱的。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捧红了一对全网都在嗑的CP组合。

皓史成双:王皓&史策。

十二期节目下来。

他俩把情侣相处过程中,相遇、恋爱、分手、结婚……都演了个遍。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8)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29)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0)

甚至在总决赛,判了离婚,还有了小孩。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1)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2)

在作品中将爱情进行到底。

可能有人会问,谈恋爱也算喜剧,这不胡闹嘛?

你说观众不懂喜剧。

观众笑你不懂快乐。

毕竟看人谈恋爱,是古往今来,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最大的乐子之一。

就像马东所说: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3)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舞台上。

喜剧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让不同流派的喜剧人一起合作会怎么样?

在过去这叫跨界,都是浅尝辄止。

而在这里,变成了日常。

在节目里可上演了太多共同创作的场景,他们一起打磨,各尽所能,甚至还有了“团魂”。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4)

最重要的一点。

这些团队里,没有绝对的主角配角,而是创意和想法为先。

当每个人都甘心为别人的好创意做配的时候。

这才是这个舞台最大的初心和纯粹——喜剧的一切,是为了观众的掌声。

03

要说这节目里好笑的点,实在太多。

但Sir印象最深的,不是好笑。

而是节目开始主动——把编剧请到台前。

六兽、于奥、阿Gin、还珠……

这不仅增加幕后的曝光度。

更是让创作者,分享到作品的反馈和荣誉。

让观众看待喜剧时,不再是一连串无名无姓的笑声,而开始去思考笑声背后的“我”是谁,“我”在说什么。

还记得前边提到,这回的总决赛,请来了一大堆业内知名的影视行业大咖么?

直接拉来了甲方。

不仅让甲方给他们颁奖。

更是连工作都给安排上了。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5)

能持续产出好作品的编剧,合同递上。

好的团队组合,邀约。

观众喜爱的演员,签了。

所以说《喜剧大赛》的最后,不是一场决赛。

而是热身赛

他们不是要在这个综艺舞台上赢得第一名、第二名,而是让自己被观众,被行业看到,去赢得他们更大的舞台。

众望所归的冠军组合,蒋龙和张弛。

如果没有《喜剧大赛》,没有《最后一课》的现象级破圈。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6)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7)

蒋龙,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老师眼中最好的男一号。

大概只能去拍《逐梦演艺圈》续集(如果有的话)。

或者在国产剧里“演了,但又没完全演”。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8)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39)

张弛,专业戏曲演员,《星光大道》年度亚军。

如果没有把无数网友看哭的 《台下十年功》。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0)

他可能还要继续边练功,边在短视频里展示京剧才华。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1)

还有网友眼里,最应该走花路的高糖CP。

“皓史成双”组合。

如果你用汪峰式拷问:

你为什么来到这个舞台?你的梦想是什么?

他们会异口同声回答:为了生存……

是的。

参加比赛之前,俩人都是“灵活就业”状态。

王皓是话剧演员,机会不多,大多数时候是给综艺当编剧和助演;史策稍微“好”一点,但又比蒋龙的腰部差一点,大概在脚部的位置。

不在见组就在见组的路上,在网剧和电影里演点贴边角色。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2)

可当他们拿下了“年度喜剧搭档”第三名后。

电视剧《二十不惑2》就宣布,要加入这对无添加健康糖CP。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3)

还有以往一向不被重视的编剧。

比如六兽,脱口秀演员出身,《最后一课》《台下十年功》,都出自他。

本来他已经认命了

报演员不成,那就改做编剧吧。(你看,编剧已经习惯性地被放在选择的末流)

但没想到,这里需要和看重的,就是有能力的编剧。

节目开播伊始,徐峥就递出橄榄枝:

你写过电影剧本吗?

我希望你加入我们的编剧团队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4)

△ 这受宠若惊的小眼神不要太真实

你看到了,《喜剧大赛》不是出几个节目让你笑笑而已。

而是一起把蛋糕做大。

让编剧、演员、导演都能有饭吃,更有对于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这才是对整个喜剧行业良性、正循环的发展。

Sir回想起了三个月前,马东对这档节目的解释,当时就暗藏了野心。

说是一年一度并不是一年办一次的意思。

观众喜欢,我们可以一年三次。

不喜欢,我们可以三年一次。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5)

看起来挺讨巧吧。

但这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

你们喜不喜欢,我都要做喜剧。

为什么?

因为他和Sir一样,也笃信。

喜剧是节日。

开心是真理。

让人快乐,是一件伟大的事。

沈腾说贾玲最大的优势(这节目还加上了沈腾)(46)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