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学习强国”时有道题提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我就突然想起了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黎明和章子怡演的《梅兰芳》。当时很多人说《梅兰芳》拍得不好,我不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与我来说,一部作品,可以打动人心,那么她就是成功的。

听过一个唯美的故事要怎么阐述(你以为他们的故事是凄美的)(1)

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有亲情、有爱情、有欣赏、有仰慕、有痴狂、有温暖还有孤单。孤单如梅兰芳,所以他可以演绎凄美;真爱如孟小冬,所以她放手而去;痴狂的是邱如白,所以他无所顾忌。梅兰芳是幸福的,有那么多喜欢他欣赏他的人,还有了解他爱他的人。婉华是不幸的,因为他永远向往自由,他觉得自己孤单。

听过一个唯美的故事要怎么阐述(你以为他们的故事是凄美的)(2)

孟小冬说:“婉华,别怕”。我相信在每次登台的时候,在遇到日寇的威逼利诱的时候,在每迎接一个新的人生挑战的时候,婉华都会想起这句话。他其实一点不孤单,因为他的耳边他的心里有这四个字。我突然觉得邱如白错了,我之前的理解也都错了,梅兰芳,之所以能淋漓尽致的演绎凄美,不是因为孤单,而是因为想念。没有遇到孟小冬的时候,他想念有一个他爱的女子出现,遇到孟小冬而她又离开之后,他永远在内心的深处想念。

听过一个唯美的故事要怎么阐述(你以为他们的故事是凄美的)(3)

我们总喜欢看大团圆的结局,可是,团圆之后,真的就能幸福吗?“真正的相爱,不是相守,而是,永远在彼此的内心想念。”真正的想念是心底的想念,他不会挂在嘴边,不想在外人面前表现。只会偶尔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悄悄的,将只属于两个人的记忆一遍一遍一遍一遍的慢慢划过心里。。。#创作挑战赛##影评##老电影#

但是!尊重一下历史,关于梅孟之恋,事实如下:孟小冬出生于武生世家,她的漂亮,用袁世凯的女婿薛观澜的话说,清末民初时期的数十位以美貌著称的坤伶与孟小冬相比,结论是“无一能及孟小冬”。1925年,18岁的孟小冬从上海到北京,那一年梅兰芳31岁。1925年8月的一场义务演出,梅孟二人在上下场的交错中第一次相见,1926年下半年财政总长王克敏的生日堂会上,梅孟二人合演一出《游龙戏凤》,这一段在电影《梅兰芳》里有所体现。1927年春节过后不太久,在冯耿光的公馆里,梅孟二人举行了婚礼,梅兰芳特意置下另外的宅子与孟小冬正式同居,两人共同生活了三四年。

听过一个唯美的故事要怎么阐述(你以为他们的故事是凄美的)(4)

导致梅孟分手的最重要原因或许就是名分之争。梅兰芳访美回来的1930年8月,梅兰芳的祧母(即梅雨田妻子)去世,孟小冬去梅宅奔丧,结果却被下人以“孟大小姐”拦了回去,据说当时再次怀孕的福芝芳又一次以人命相逼,在梅兰芳默许下拒绝孟小冬进入梅宅。这场奔丧演变为名分之争的闹剧,更使孟小冬心灰意冷。正如孟小冬1933年在《大公报》连登三日的离婚启事,孟小冬的怒与恨,表面看是针对无良媒体和好事者,但实际上,梅兰芳对自己长久以来的窘境,一而再、再而三地淡漠处之,才是真正使她立志决绝的根源所在。

1933年与梅兰芳分手之后,到1938年拜余叔岩为师这中间五年,孟小冬参禅修佛食素,身体几乎垮掉,这段失败感情对她打击沉重。梅孟分手后,梅给了孟四万赡养费。而高傲的孟除了在报纸上发表离婚启事,更放出狠话“今后我要唱戏,不会比你差;要嫁人,就嫁一个一跺脚就满城乱颤的”。后来孟小冬拜师著名须生余叔岩门下,成为他的得意女弟子。而她的第二个男人杜月笙,也是跺跺脚整个中国也要跟着晃一晃的人物。孟小冬晚年移居台湾,死时冷冷清清。现实残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