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助力教学高质量发展(拥抱教育信息化)(1)

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

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从未停止过学习和探索的步伐。学校继2013年被评为南京市数字化校园后,2018年被评为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目前,学校实现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每个班级均配备了电子白板、电子班牌和先进的常态录播系统。

硬件上已经与教育信息化同步,而在“软件”上,湖滨高级中学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口。

未来已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学校如何适应时代?农村普通高中如何主动作为,用新技术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变道超车?学校一直在思考并付诸行动。

引入智学网便是学校做出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智学网,学校建立学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从手工阅卷到网阅,从凭经验“撒胡椒面”式教学到精准施教,从“千人一面”的课后练习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作业,改变的不仅是教与学的方式,更是老师的教学观念。

推进使用智学网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是思想上的接纳。任何一项新的教育技术应用,由于要改变原有的方式,开始阶段老师们总有点不适应。其次就是对技术应用的不熟练,最初感觉可能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工作量的增加。归根结底还是观念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学校分管教学的邢华杏副校长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

学科融合助力教学高质量发展(拥抱教育信息化)(2)

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副校长邢华杏

为了让老师们认识、接纳并使用智学网,学校决定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考察学习,更新观念。学校组织教研组长等骨干老师到科大讯飞总部实地参观考察,切实感受科技给教育带来的改变。并通过参观智学网使用比较好的学校,体验智学网在教学上为减负增效发挥的作用。

第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学校首先让对新技术感兴趣的老师率先试点使用,形成经验,取得成效,然后通过先行先试教师的介绍与分享,让每一位老师更乐意接受并参与。

第三,校企合作,优化培训。企业驻校人员,采用集中培训与点对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老师熟悉智学网的使用。通过集中培训,让老师们了解智学网的整体功能并尝试使用。在老师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即时反馈,企业技术人员及时到位,现场帮助老师解决在使用智学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技术快速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老师们的观念,也正悄然优化湖滨高级中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科融合助力教学高质量发展(拥抱教育信息化)(3)

工作人员使用智学网

如今,在湖滨高级中学,从组卷、阅卷、讲评到课后巩固练习,智学网基本实现了全年级应用。在组卷阶段,老师无需再在网上寻找资源,直接通过智学网智能组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形成一份完整的试题。“这极大地减少了老师组卷的时间,智学网还提供多种组卷方式,老师可以选择根据学生答错的知识点进行组卷,也可以根据学情组卷,命题更加的准确”,邢华杏副校长表示。

在阅卷阶段,从前繁琐的手工阅卷也不复存在,系统自动批改,同时生成分析报告,班级平均分、每道题的得分率、每位考生的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试卷讲评课上,老师根据试题得分率预设讲评重点,教学更有针对性,讲评的效率更高。作为学校管理者,同时也是一名政治老师,邢华杏对此深有体会。“像政治学科的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不一,在讲评时,我会首先通过智学网查看各分数段人群,然后抽样选择几类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原卷呈现、对比分析。高分段学生的试卷展示,既是对学生的及时表扬,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示范。通过对比分析,从答题的思路、规范性等方面给每位同学以启示。”

在课后巩固练习上,个性化学习手册则为学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学科融合助力教学高质量发展(拥抱教育信息化)(4)

个性化学习手册

“目前,老师统一布置作业的形式,无法解决精准作业的问题。个性化学习手册的理念非常好,根据每个学生的错题推送不一样的学习资源,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放出来。”

初次接触个性化学习手册,邢华杏副校长便被其中的学情分析所吸引。“它对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在班级中的位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样学生能够就这次练习获取整体的印象;第二,相比较我们以前的手工错题本,个性化学习手册自动整理、打印错题,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大量的整理错题本的时间;第三,错题重做和变式题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薄弱知识点,扫除学习盲区,实现精准学习。”

通过数学老师何秋霞的试点使用,如今个性化学习手册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使用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认可。

“人工智能技术,必须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实践服务,才能焕发出生命力。”邢华杏副校长表示,学校将通过和科大讯飞的不断沟通、合作,让数据更加接地气、更有意义,让更多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