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写出人字,一针一线编织传统。古法技艺能够流传至今,走过的是时间,付出的却是传承人们的心血与汗水,这一件件千年古物所展示的是历史、是技法、也是匠心。
手艺失传中华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就是奇珍异宝,其中宫毯更是宫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其精美的工艺制作,位列"燕京八绝"成为中华传统工艺的代表。
地毯织造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元代时,已经有专门为皇宫编织地毯的作坊。到了明清时期,作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技艺更为纯熟。咸丰年间,大批西藏织毯工匠进京,手工地毯的发展更为繁荣。
手工地毯做工精美,在过去是皇宫御用品,因此也被称为宫毯。而盘金毯更是宫毯中的极品,其金镶丝缠的样式,更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相传,古时皇上使用它时也会多一份爱护,走道尽量少踩踏,怕磨损了毯子上的金线。
当清朝衰败后,宫中的一些手工艺人为了谋生便在北京开地毯店以维持生计。可宫毯流入民间后也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一些专属皇家使用的花色、图案、用料在民间的使用仍然受到限,致使相应的编织技艺也很难得到应用。
难以发展的窘境一直持续着,到民国之后,竟几乎无人再编织盘金毯,一项传统技法就这样随着时间而流逝。
盘金毯与别的宫毯相比,更为细致、金贵。盘金毯的丝线编织密度极高,所采用的金丝为98库金,从纯度到颜色都是数一数二的佳品,最能衬托出毯子的设计纹样。毯子的外边所采用的是74大赤金,色浅而亮,在四周点缀着点点星亮,让毯子更显精神与华贵。
盘金毯工艺复杂、用料昂贵的特点成了一把双刃剑,它使毯子变得华美,却也将许多手艺人拒之门外,致使这门手艺濒临灭绝。
为了走出困境,2003年北京地毯五厂号召一众专家,带领学徒组成盘金丝毯复原小组。复原小组的队伍中,有位老头的身影引人瞩目,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康玉生。
"复活"技艺
或许在每位匠人心中,都有一件想要从时光手中夺回来的宝物,他们企图通过自身的手艺,一点点拂去光阴的尘埃,再现过往辉煌。
2003年,70岁的康玉生退休后本可以闲赋在家,但接到盘金毯小组的号召后,还是积极响应组织,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盘金毯主要以金线为主要材料,因而外观金碧辉煌、身价不菲,但在上世纪20年代就绝迹了,故宫里倒是收藏有,但也没几个人瞧见过。与许多老一辈毯匠一样,康玉生也没见过盘金毯,更别提会织了,可以说,复原已经失传百年的盘金毯织造技艺,是许多毯匠的向往,也是康玉生心中留存已久的心愿。
小组成立后,获得了故宫方面的支持,康玉生终于能亲眼见到传闻中的瑰宝,"莲花牡丹纹盘金毯"、"栽绒盘金银线玉堂富贵壁毯",在场的人无一不为其辉煌而感慨。
惋惜的是,因为只允许看,不能摸,大家无法了解宫毯的结构和织法,于是便再次申请观摩,一行人拿着放大镜对着宫毯仔细观察,回去后便把盘金毯的技艺进行复原整理。
康玉生开始带领技术人员开始手工制作,从设计构图、选材、选色等环节层层把关,前后耗时三年时间,终于在2005年将5x8尺的《五龙图》展示在世人面前,濒临失传的技艺得以传承。
毯子通体金光闪闪,五条飞龙翱翔于云端,再配以水波、福寿纹样,气势恢宏却又不显俗气,极具皇家气派,有人估价《五龙图》价值3000万。
编织的过程,更是耗时费力的。首先要将黄金捶打成平面,一两黄金大约要捶打成一亩地那么大,然后再将黄金切割成线状,粗细如同韭菜一般,最后将金丝手工缠绕到毛线上方可进行手工制作。
为了保证作品最后呈现出来风格是统一的,一般仅由一人进行编织,费时且费力,不仅如此还十分消耗原料,就拿《五龙图》来说,这一副图竟消耗了近万米金线。
"皆言边幅好,自爱经纬密。"一般来说编织密度越多,毯子的密度越大,质地便更为上层,这靠的是匠人们一天天的坚守,用梭子来回穿梭,刻画经纬,描绘艺术。
匠心永恒
技艺离不开艺人,长城非一块砖便可建成,传承也不能只靠个人坚守。
编织盘金毯的技艺得以复原,是令一众毯匠们雀跃的喜事,但是无法忽视的是,宫毯的发展现状仍是不容乐观。
如今在进行宫毯编织的手艺人不过寥寥几人,主要还是靠老一辈在坚守,康玉生老人退休十多年仍坚持每周去厂里指导织造,手底下所带的徒弟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了,再年轻一些的也没有了。
"再小的没有了,也招不上来,年轻的没人学,可以说后继无人。"面对窘境,康玉生也是无可奈何,宫毯制造无疑是一件苦差事,有时候在机器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多数年轻人都受不了。
再者就是待遇低,曾有人和他开玩笑,宁愿卖鸡蛋都不愿意干这个。康玉生感叹道,真想学习这门手艺,在这条道上走下去,能够安下心来,不计得失,继续创作,是最为关键的。
康玉生出身贫寒,家里没法一直供他上学,所以小学毕业后不久,他便跟着熟人到地毯厂去当学徒,从此与地毯结缘。
康玉生说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学织宫毯是件苦差事,而他做学徒时,也并不轻松。当时做学徒讲究"三年零一节"才能出师,这就意味着在做学徒的三年时间里,是没有工资拿的。
学徒毕业后的第一年,有好几个月的工资只能领半份,另外半份则要孝敬师傅。一路下来,康玉生逐渐掌握了地毯的全部制造工艺,手也不知被砍刀削过多少次,苦头和知识都得到了不少。
从14岁做学徒到现在86岁,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可他依旧像还没干够一般,对宫毯始终保有热情,家里架着一张木脊梁,每天还总想着要织上一会儿,艺不离手。
匠心永恒,不负光阴。对于手艺人来说,时间是走得缓慢的,一张巴掌大的布料,承载着几个月的光景,每一道纹路背后,有太阳从升起到下落的轨迹,一针一线,来回穿梭,用匠心交汇成一幅幅历史画卷。
文/映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