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1)

《水浒传》里写了不少犯罪分子,犯罪分子被宣判后,要靠自己的一双脚走到监狱,要是服刑地就近,可以省不少事。不过,从《水浒传》来看,好汉们没有就地服刑一说,大概流配本就是刑罚的一种。

不管罪犯经济条件如何,都是徒步前往,结合罪犯每到一处牢狱还要吃一百杀威棒的规矩,朝廷定这个不许租赁车辆搞特殊化的徒步,完全可能是杀囚犯威风的组合惩罚措施。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2)

有一个发配的罪犯,就要配置两名押送公人,押送的公人也不能坐船坐车马,等于陪着犯人履行杀威风程序。全程陪跑的公人脾气与心情一般好不到哪里去,这一路上,要么是从犯人身上捞点好处,要么就是靠找茬找平衡。

林冲这个倒霉蛋是梁山军里第一个用上陪跑的“贼配军”,两位公人很有名,一个叫董超、另一位叫薛霸。

他们先得了林冲丈人张教头的银子,转身又拿了太尉府的金子,金子的“含金量”加太尉府的分量,逼迫两位公人走上谋财害命的道路。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3)

这座林子有名唤做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

野猪林是个著名地标,林冲是在野猪林幸存的个案。从以上这段文字可以看得出,宋朝是个纪律松弛的王朝,押送人员只要仇家出钱,就能在押解犯人的路上随便处决犯人,执法者随意犯法,难怪朝廷要完蛋。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4)

由于没有顺利完成高太尉交办的任务,董超与薛霸也成了犯人,刺配大名府,大名府行政首脑梁中书不计前嫌,重新启用二位做公人。

差不多是同一时间,梁中书重用罪犯杨志,可见,当时地方上的一把手权力很大,可以让罪犯直接进入吃官家饭的队伍,梁中书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背后可能是大宋朝正在闹人才荒。

董超与薛霸再次接手的单子是押送大名府首富卢俊义,两个家伙心里感叹,卢家到底是河北首富。过去,高太尉要结果了林冲,只出十两金子,卢俊义的管家兼仇人李固,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金子定金,外加两锭大银做路费。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5)

大宋的规矩比较好玩,像卢俊义发配沙门岛,往返跑的路程是六千里,朝廷不提供出差费用。也就是说,犯人想要活着到达发配地,得负担三个人一路的开销。有这种奇怪的制度存在,公人们别说有仇家买凶了,遇到经济条件差的犯人,会巴不得犯人路上早点死,甚至会主动弄死犯人。

董超与薛霸在卢俊义身上用了对付林冲的同样招数,将犯人灌醉,用开水烫脚,满脚是泡的犯人跑不了,这是公人敢到林子里放开犯人的逻辑,放开犯人是为了将犯人绑在树上制造借口。

从了结犯人的套路与步骤看,不会是两位公人自学成才的成果,而是公人这个职业,由前辈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6)

林冲有鲁智深,卢俊义有燕青。董超与薛霸命丧暗中跟踪的燕青之手,作者讲了两层意思:坏人最多只能干一次坏事,坏事重复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好人命不该死,自然有人保佑。

《水浒传》里的杀戮气是很重的,有些人可能会反感如此多的血淋淋场面,不过,设身处地的想想,换了谁是卢俊义,都是希望不良公人拿命来的。

董超与薛霸上一次谋害林冲之所以没有送命,是因为林冲要去沧州服刑,不能身上背人命。鲁智深想想林冲讲的有道理,自己曾经也是通缉犯,好不容易到大相国寺洗白了,不能再背人命。

说起来两位差人做坏人的指数并不是同一个数值,早在陆谦代表高俅花十两金子买凶时,董超是比较畏惧开封府公文的,无奈,薛霸做通了董超思想工作,说有高太尉撑腰,不怕。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7)

武松被张都监陷害,刺配恩州,出门的时候,施恩请两位押送公人吃酒,公人不肯,两位公人连施恩的银子都不肯要,施恩知道有问题,主要是张都监势力大。

武松艺高人胆大,一边走路,一边吃烧鹅,端的是潇洒。那两位公人知识面不够广,没有问清楚打虎英雄武松的路数,武松也是给图谋不轨的后世公人上了一堂警示教育课:不是什么犯人的命都可以了结的,遇到武松,连蒋门神的两位徒弟,四个人一块儿死在武松手里。

飞云浦,成了不良公人的断头台。

而当初押送武松去孟州的公人则较为幸运,张青与孙二娘夫妇劝武松,不如将两个公人宰了做人肉包子,武松去投奔二龙山做山大王快活。武松不肯,不愿意干天理不容的事,两位公人平安无事,还得了十两银子。

押送宋江去江州的公人叫张千与李万,那张千、李万已得了宋江银两,又因他是个好汉,因此于路上只是伏侍宋江。

瞧瞧,同样是犯人,待遇天差地别,两个公人成了宋江的服务员。主要是宋江与林冲、卢俊义、武松这些人不同,睡了阎婆惜的张文远没有买凶杀人。

没有仇人,还有银子,宋江的刺配之路就舒服了。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8)

刘唐带着梁山的人,要杀两位公人,宋江以自杀为威胁,才保住了张千与李万的小命,不是送命就是差点送命,大宋的押送公人是个高危职业。

这两个公人跟着宋江在过揭阳镇时,在揭阳岭山脚小酒馆吃饭露了白,三位被催命判官李立绑了待宰杀,幸亏李俊带着童威童猛及时出现。三个人过浔阳江时,又差点被船火儿张横吃了“板刀面”,还是混江龙李俊及时出现救命。

到了江州之后,这两个公人,交还了宋江包裹、行李,千酬万谢相辞了入城来。两个自说道:“我们虽是了惊恐,却赚得许多银两。”这种用惊恐换来的银两,只是劫后余生的自我安抚,若要是再给两位一次选择的机会,谁会选押送宋江这种高危犯人呢。

《水浒传》里还有两位倒霉的公人,裴宣被判了刺配沙门岛,路过蓟州饮马川时,邓飞与孟康杀了押送的公人,请年长的裴宣上山当了大王,这两位甚至连“张千李万”式大名都没留下。

华州贺太守看上了画师王义的女儿,将王义充军发配,两位防送公人被史进杀了,这两位也是连个胡乱的名字都没有。

剔除了押送梁山军这些高危人士不谈,据说古代公人们是抢着押送流配犯人的,也没有什么奥秘可言,无非是可以捞取犯人家属送的钱财,设计流配制度的人意在打击犯罪,而在流配过程中滋生的腐败,在士大夫眼里大概就不算犯罪。

押送公人,不过是依赖罪犯产生的腐败产业链中的一员,《水浒传》在揭示这条产业链方面,写得比较全面而深入。

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押送犯人是个高危差事)(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