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

继安陵容的“宝鹃,我的嗓子”之后,皇后娘娘的“剪秋,本宫头好痛”也迅速火出圈。其实在《甄嬛传》中,还有一个人也是位超级预言家,他就是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3)

富察贵人和甄嬛相继怀孕后,华妃气疯了。她不仅在端妃处狠狠地闹了一通,更是把怀不上孩子的罪过怪到太医院的头上,逼着远在边疆的哥哥年羹尧给自己寻个大夫。

年羹尧也是个宠妹狂魔,愣是把自己身边最信任的陈大夫,从青海千里迢迢的给送进了京城皇宫里。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出场仅仅6分钟的陈大夫,他居然影响了整部剧的走向。并且陈大夫的为人处事的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赶紧跟陈大夫学起来吧,关键时刻能保命。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4)

1.出场低调,态度谦恭

整个《甄嬛传》里最狂妄的大概就是年羹尧了,他敢在皇上面前支使苏培盛给自己夹菜,他敢在果郡王面前不起身,他敢把太医院的太医全部扣下给自家老婆瞧病,他敢直接称呼皇上为“一家人”。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5)

陈大夫作为年羹尧的心腹,在年羹尧身边伺候了数年,他自己又是青海一带有名的大夫,若是染上些骄傲的性子,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更何况人家这次可是来给华妃娘娘治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的不孕症,难道性情骄傲些不应该吗?可人家陈大夫没有,不仅没有恃才傲物,还愈发显得谦卑恭敬。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6)

江福海:陈大夫,听说您是青海一带最德高望重的杏林圣手了,做奴才的难得见上。今儿伺候您一回,也是积德积福的事。

陈大夫:哎呦,公公,您客气了。青海乃不毛之地,老朽是混口饭吃而已,哪能和这宫里的太医相比呀,真是自惭形秽呀。

陈大夫把偌大的青海说成是“不毛之地”,把自己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医术,说成是“混口饭吃”,如此谦虚的态度,令老油条江福海也没有挑出什么毛病。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7)

如此谦虚谨慎的态度,也令后面江福海引荐他的话说得水到渠成。

若是陈大夫态度傲慢些,或是对江公公多一些不耐烦,少一些恭敬有礼,那么江福海在太后和皇后面前多几句嘴,这陈大夫还能不能活着走出皇宫都不好说。

假如年羹尧能够有陈大夫这份谨慎的态度,早一点懂得夹着尾巴做人,那么也不至于被皇上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和他妹妹的下场也不会如此悲惨。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8)

2.听话听音,遇事多留个心眼儿

这听人说话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这紫禁城里的人,个个肚子里都是九曲十八弯。陈大夫在听人说话这方面,是个高手。

江福海说:“奴才不懂医术,但是太后娘娘有心,说陈大夫难得入京一趟,自然想跟太医们切磋切磋,回去也是造福一方的事。”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9)

江福海的任务是把陈大夫引进太后、皇后的套里,所以他先是强调“太后娘娘有心”,使陈大夫没有了拒绝的理由,然后把命令陈大夫去太医院这件事,改成了“和太医们切磋切磋”。

陈大夫明显听懂了江公公的意思,表示感谢之后,就先去太医院转悠了一圈,果然大有收获。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0)

太医院的院判拿出一摞华妃娘娘的病历,全塞给了陈大夫。

院判大人意味深长地说:“华妃娘娘位分尊贵、荣宠万千,最得皇上宠爱。所以呢,太医院对她格外地上心,前后有二十多人给她诊脉,且都是国手啊!”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1)

划重点,这里要考!院判大人是这场局里面的第二个NPC,他强调的话是“华妃娘娘最得皇上宠爱”,所以你把脉时给我当心着点,华妃娘娘后台再硬,那也是皇上说了算。

第二个重点强调的词是“前后有二十多人给她诊脉,且都是国手”。

这意思是你若把出什么问题,或者乱讲了什么话,得罪的可不是一两个人。二十多位国手太医都把不出来的问题,你要敢把出来,也得数数自己有几个脑袋。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2)

都说听话听音儿,听人说话不仅要听懂表面的意思,还要领悟到话里面的涵义。所以,听到这里要还觉得只是单纯地把把脉、解决个不孕症问题的话,那陈大夫也就太蠢了。

只是陈大夫还没有给华妃把脉,尚不清楚是什么情况,所以也是回复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他说:

是是,临行前,年大将军也是反复地叮嘱啊,要老朽慎重给娘娘把脉,老朽很不安呐。幸好事先和太医谈过,否则也是战战兢兢。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3)

这“幸好”两个字用得很妙,有了然,有顿悟,有感激,有投诚,有示好。院判大人对陈大夫的这个回答也非常满意,开怀大笑着说:“这就对了。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4)

3.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如果说前面跟江福海和院判的沟通,还只是别人在下套,陈大夫往里跳的话,那后面给华妃娘娘把脉,就是陈大夫的个人秀了。

这一段也足以展现陈大夫的老谋深算、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风采。

华妃:青海蛮荒之地,本宫哥哥身体安康,也有你的一份功劳,颂芝(下人拿出一百两银子)。这一百两银子看着不沉,要是使劲往脑袋上一砸,也是能砸死人的。你若调理得好本宫的身子,本宫赏你一万两都是少的;若是调理不好,本宫也赏你一万两,作为你的殓葬之费。

陈大夫:娘娘饶命,奴才不敢不尽力。

华妃:起来吧,本宫喜欢把话说到前头,你若真是尽心尽力,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你。(凑近低声)本宫的身子怎么样,能不能有孕?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5)

若不是前面有江福海和院判大人的铺垫,陈大夫可能就真的被华妃娘娘这几句话给唬住了。但在搭完脉之后,电光火石之间,陈大夫就明白了很多道理,心里也有底了。

首先,华妃娘娘的病很罕见吗?不罕见,就是麝香用多了怀不上。可是这么常见、这么明显的症状,为什么太医们把不出来?

其次,院判大人为什么强调先后有二十几位太医给华妃娘娘把过脉?为什么强调个个都是国手?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6)

再次,谁敢给皇上的宠妃用麝香?江公公说是太后娘娘的意思,让我先跟太医们切磋、再瞧病,那这里面有没有太后娘娘的手笔?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边是太后和皇上不让说实话,一边是华妃和年羹尧让说实话,那么谁能真正要了我的命?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7)

若现在实话实说,那就是违逆了太后和皇上,那么我这条老命肯定保不住。

若不实话实说,华妃和年羹尧只要不知道真相,就没有理由要我的命。再说,华妃娘娘现在还要依仗我治疗,她即使再摞狠话,起码现在不会要我的命。

陈大夫一瞬间就明白了许多事情,所以选择当下不开口,于是回答华妃说:“娘娘万安”。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8)

4.心理素质过硬,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既然陈大夫说华妃娘娘身体无恙,那就得给个充足的理由,才能彰显自己青海杏林高手的身份。

华妃给他了个理由,就是之前落胎受了影响。可是陈大夫能就坡下驴吗?不能!

因为这个理由最大的漏洞,就是已经有二十多位太医给华妃娘娘把过脉了,若是落胎受了影响,其他太医不可能看不出来。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19)

华妃:既然如此本宫为何一直未能有孕?可是当时落胎受了影响?

陈大夫:娘娘落胎是几年前的事了,照理说已经无虞,否则太医院那么多太医,也不会诊断不出来。至于受孕一事需要天时人和,更需要机缘呐。怒奴才多嘴一句,娘娘是否一直盼望得子?

华妃:这个自然。

陈大夫:这就是了,这事啊,不能太急,越急越得不来,娘娘放宽了心,兴许一下就会有了。

华妃:你指的是?

陈大夫:心情,凡事太急,反而不易得。

华妃:这么说,本宫还能怀上龙胎?

陈大夫:娘娘福泽深厚,只待时机。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0)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1)

陈大夫这是用最信誓旦旦的口气,扯了个最没用的原因,可以称得上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可正是因为他那一本正经、信誓旦旦的态度,反而显得无比真诚,令华妃娘娘信以为真。

可以想到的是,不会有太医敢跟华妃提心情也能影响怀孕这回事,这样说会显得太医们没有本事,也疑似有非议皇上和娘娘私生活的嫌疑。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2)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3)

所以陈大夫说出这样的言论,反而显得他博学多闻、见多识广。

这个技巧李雪琴也用过,李雪琴说,背诵圆周率3.1415926之后,瞎背就可以了,没有人知道对不对。并且李雪琴用这个方法,成功打败了自己的小弟。

李雪琴总结说:“当你没有特长的时候,心理素质强也是一种特长。”

陈大夫若听了雪琴的这番言论,大概会频频点头表示:“於我心有戚戚焉。”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4)

5.识时务者为俊杰

陈大夫出了翊坤宫,又去给竹息姑姑瞧病,这时候就又有了“太医院的嘴都长着同一条舌头”的名场面。

陈大夫:姑姑身体康健,什么病也没有啊。

竹息:不,我看过太医了,都说我的病要花上好一顿功夫才能治好呢。如果一个人没病,身边的人个个都说她有病,而就你陈大夫一个人说了实话,会是怎样的呢?相反,有一个人明明有病,却没人敢说,而只有你陈大夫察觉了说出来了,会怎么样呢?

陈大夫:那我会被认作是疯子。

竹息:是啊,一辈子的名医突然被认为是疯子了。

陈大夫:可是,除了老朽,还会有其他的太医,那万一别的大夫说出来呢?

竹息:不可能,永远不会,太医院的嘴都长着同一条舌头。

陈大夫:那,那老朽也是同一条舌头。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5)

陈大夫心里大概有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他得觉得这皇宫里没有一个正常人,一个有病却非让说她没病,一个没病却非说自己有病。

第一次看《甄嬛传》时,觉得这里太后安排有些多此一举。陈大夫不是已经说华妃娘娘身体万安吗?不是已经选择闭口不言了吗?

竹息姑姑再出面说这么一通,不是明摆着告诉陈大夫,这事是太后安排的了么,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6)

再看《甄嬛传》时,才明白太后的良苦用心,让竹息敲打陈大夫,不是怕他在华妃面前乱说话,而是怕他回到年羹尧身边时会乱说话。毕竟皇上和太后最忌惮的,还是年羹尧手中的兵权。

好在陈大夫很上道,他跟竹息姑姑保证说:“那老朽也是同一条舌头。”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回到青海时,不会跟年羹尧乱讲。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7)

陈大夫是年羹尧的人,但在华妃怀不怀孕这件事上,他临阵倒戈投向了太后和皇上阵营,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若是陈大夫是个脑回路太短、绕不过弯来的,或者是个蠢笨愚忠的,回去跟年羹尧把事情一说,很难保证年羹尧会不会“冲冠一怒为妹妹”。到时大清朝还存不存在,整个国家的走向如此,都不好说。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8)

写在最后:

陈大夫后来如何了?电视剧中没有再提到。但是以陈大夫的聪明头脑来判断,他应该是猜出来了皇上和太后对年大将军心存戒备。

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赶紧找个借口辞职不干、解甲归田。然后带着全家远远地离开,去一个年羹尧和皇上都找不到的地方,毕竟他知道的内幕太多了。

有时候,选择和太医院是同一条舌头,虽是无奈却可以保命,哪怕真相并非如此。有时候,学会激流勇进,也可以保持晚节,不至于人到晚年还要挨骂。

甄嬛传最开始有几位贵人(出场仅6分钟的陈大夫)(29)

我是@瞬之恒 ,喜欢读奇怪的书,喜欢追经典的剧,喜欢写爱写的文,喜欢和你分享看到听到的点点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