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男生多数都一样吧,玩泥巴、擦炮、拍纸片、纸飞机、弹弓、弹珠……当然我这里单单说的是南方人,毕竟我也不清楚北方人的童年都玩些啥。

90后玩过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个(90后男生童年都玩过的游戏)(1)

一、玩泥巴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去做你所能想象到的东西,你想做的东西越大需要的泥也越多。这个泥呢玩过的应该都知道:淤泥,小时候的我跟伙伴们对淤泥的概念就是有水的地方就有泥,池塘、河边是不太敢去的,因为被大人看见一次就是一顿“竹笋炒肉”(多数情况是素的,偶尔也会荤素搭配),因而村里家家户户的水沟就成了我们的下手对象,现在想想要是当时我们这群人的生产力足够高的话,估计现在村里都要成战壕景区了,当然这只是个玩笑话了。挖完了泥,下一步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了。这个过程需要不停的对泥团进行摔打,去除其中的杂质,才能变得更加坚韧以便后面进行塑形。印象中别的小伙伴有做坦克的、房子的、人物造型类的,我最成功的一次是做了个带天线的“大哥大”,等我把按键屏幕等细节用铁丝都勾画出来后才发现,“大哥大”黏在地板上根本拿不起来。

90后玩过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个(90后男生童年都玩过的游戏)(2)

二、擦炮有很多种类跟叫法的,二踢脚、甩炮、刮炮等等,我个人钟爱用擦炮来形容。捏住炮的尾部把带药的头部对准炮盒边上的磷条,用力一擦,炮头冒烟,再奋力一丢,过个几秒,“砰”的一声,擦炮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炸池塘的鱼、别人家的粪桶、村里的公共厕所、乡间小路上新鲜的牛粪,总是会有那么一个两个的倒霉蛋中招,然后免不得领上一顿“竹笋炒肉”。最刺激也是比较危险的一种玩法,是把几个擦炮的火药拆出来倒进子弹壳里,再拿一个擦炮从中间折断插上去当引信,最后用泥封住子弹壳口剩余的空隙,这样一个“子弹炮”就完成了。玩“子弹炮”就不能跟普通的擦炮一样了,需要在地上挖个洞,将炮固定好,选个胆子大的拿上点好的树枝或者火柴,点着后迅速跑开,一声巨响过后,原来的洞变成了坑,再去看“子弹炮”,已然面目全非。这种玩法一直到因某一个小伙伴操作不当而被开了个小瓢之后,才被我们慢慢摒弃,到了长大知道子弹炸膛原理时也难免一阵后怕。

90后玩过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个(90后男生童年都玩过的游戏)(3)

三、拍纸片跟纸飞机就不做赘述了。之所以说拍纸片,而不说拍洋画、糖果纸、果冻纸或者烟盒画等等,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唯有纸片是都有且用得起的东西。纸飞机也如出一辙,多的不过就是比比谁折的好、谁的飞机飞的远,哪个小伙伴要是折了个别样新奇的飞机,用现在的话来说,必定是稳居C位了。

90后玩过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个(90后男生童年都玩过的游戏)(4)

四、弹弓,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一把好的弹弓,从选材到制作以及最终使用都是十分讲究的。首先要截取形状大小适合的“Y型”桦木枝,去掉树皮,抛光打磨,检测硬度;接着在开叉的两端分别刻出凹槽,过深容易断,过浅皮筋就不容易固定住;最后就是准备绑皮筋了,单股双股三股只有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的。破旧轮胎上挖一块椭圆形的橡皮,两端各挖一个小孔,皮筋分别穿过绑好,根据实际需要接续上相应长度的皮筋,然后固定到前面挖好的凹槽上,当当当,一个崭新的弹弓就制作完成了。弹丸的选择有很多,松子、树籽、小石子、橡皮擦基本都是常用的,打鱼打鸟就会用小钢珠,曾经有幸,不,应该说不幸,被钢珠打到过脸,万幸的是没有打到眼睛,不过是真的很疼。

90后玩过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个(90后男生童年都玩过的游戏)(5)

五、再说到弹珠,弹、猜、比等玩法众多,基本都是带有“赌博”性质的。三两好友,随地挖个坑,画条线,一场弹弹珠比赛轻松的开启。弹弹珠的手势虽是各有迥异,大体上也逃不过三种:拇指发力型、食指瞄准型以及中指综合型。比赛规则也很简单,谁的弹珠率先弹进挖的坑里,就能赢走没进到坑里的所有弹珠,想赢得多,不仅技术要过硬,运气也很重要。猜弹珠可以猜单双或者猜数量,小时候一直觉得这个游戏就是纯靠运气,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猜弹珠的过程中充满着心理博弈,不过小孩子玩游戏嘛,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比弹珠,可能用交换这个词更贴切,此类弹珠一般都是具有多种色调跟图案,通常都是收藏在文具盒里的宝贝疙瘩,只有碰到更好看或者自己没有的,才会拿出来进行交换,一颗绚丽的弹珠在当时真可谓是“有价无市”。

童年的游戏有很多,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游戏的输赢并不重要,难得的是那一段能跟小伙伴肆意嘻戏玩闹的时光。

致敬童年,无悔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