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文学史上,有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堪称是“奥秘莫测”的“怪书”

1847年,它在刚出版时,有很多读者将它形容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

然而,真正的金子永远掩盖不了光芒,半个世纪后,它大放光彩,在评论界受到的推崇越来越多,它被称为“人间情爱的宏伟史诗”

它,就是《呼啸山庄》,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迹,一座奇妙的孤峰。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她一生只写了呼啸山庄)(1)

01 《呼啸山庄》的前世今生: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经历过强烈戏剧性反转的作品

说《呼啸山庄》,一定离不开它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在英国文学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一个奇迹。她们姐妹三人,老大夏洛蒂·勃朗特写出了《简·爱》,老二艾米莉·勃朗特写出了《呼啸山庄》,都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老三安妮·勃朗特写出了《艾格妮丝·格雷》。可以说,三个人都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姐妹三人,艾米莉·勃朗特最传奇。1818年,她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有着过人的文学天分,但也同样敏感而多病。

在清苦的生活中,艾米莉和姐姐夏洛蒂、妹妹安妮从少女时代起,就把所有的热情和才华都交给写作,她们一起创作诗歌和小说。

1847年,夏洛蒂出版了《简·爱》,好评如潮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艾米莉出版的《呼啸山庄》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以负面评价居多。甚至有很多读者将它形容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还有人更“离谱”的认为,“这只是《简·爱》作者的一次早期的、不成功的尝试”。

直到将近半个世纪后,《呼啸山庄》在评论界受到的推崇越来越多,被认为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唯一的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作品,甚至超过了《简·爱》!从负面评价到好评如潮,它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经历过如此强烈戏剧性反转的作品!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以伟大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

直到今天,几百年以后,我们再读这部作品,心里某一处仍然会激荡,仍然有雷声轰鸣的巨响,似乎还能听到另一个时空里茫茫荒原上的北风在呼啸,甚至还会看到书中的男女主角---希斯克利夫仍旧粗野、狂暴、凶猛,又带着神秘,凯瑟琳还是那么任性、倔强······

如果用一种美学来概括《呼啸山庄》,那就是最原始最彪悍的粗犷美,带着无可匹敌的力量,在前世今生的时空里不断反转、跳跃、光芒万丈。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她一生只写了呼啸山庄)(2)

02 《呼啸山庄》刚出版时,为什么会被读者形容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

《呼啸山庄》刚出版时,获得的评价并不好,很多读者直接形容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

这部小说是我的心头好,我认真看了五遍,总结分析了一下,发现原因主要是这两个。第一个是它的超常美学风格,在当时显得“另类”,第二个则是与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关!

先说第一个原因。《呼啸山庄》具有超常甚至另类的美学特点,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当时的读者喜欢看柔风细雨的大自然,喜欢看温馨的都市风情,而这些景致,在《呼啸山庄》里一个都看不见,相反,它呈现出的是一种凄厉、恐怖、残酷、神秘的另类美学!

这种美学风格,还体现在作者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塑造上。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常见的复仇故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是典型的复仇故事。但是作者艾米莉却赋予了希斯克利夫不一样的复仇方式。他的复仇,不是常见的对仇人肉体上的毁灭,而是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

作者塑造出的希斯克利夫在当时看来是魔鬼,艾米莉是很有个性的作家,她无视现实潮流,不管当时读者的审美情趣,纵情恣意的表达自我,忠于灵魂,写出了这个故事!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她一生只写了呼啸山庄)(3)

她笔下那些极端得不像话、冷酷无情的人物,那种暴烈、神秘的激情,那种粗犷峥嵘、原始澎湃的自然力,让当时的读者感到陌生害怕,大大超出了他们的审美视野,所以他们才会形容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关!

小说出版后,它看似扑朔迷离的结构成了很多评论者诟病的理由。他们提出的罪名是小说写得“七拼八凑、不成体统”。

其实,这是因为《呼啸山庄》的整个叙事系统采取了三重框架,读者的阅读体验就像在听合唱和看电影一样,变化万端,令人目眩神迷!

仔细分析文本,我们会发现这部小说的叙述视角别出心裁,作者用了两个“我”的第一人称叙述,分别是故事的旁观者洛克乌和故事的贴身见证者纳莉。在纳莉的叙述中,她又经常会根据需要来插入故事中其他人物的叙述,或者他们的来往书信,以此来丰富整个故事。

不难看出,作者在谋篇布局上跳出一般的俗套,她更不按常理出牌,故意把故事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以此来迷惑读者,一会将读者带到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一会又让读者随着叙述来到风狂雨骤、阴森可怕的庭院,一会是现在时,一会又闪回(一种叙述技巧,在叙述主线上不断岔开又不断闪倒到主线上来,常采用回忆、联想、幻觉等方式进行)到几十年前。尤其是小说的后半部分,节奏极快,似乎时易世变、生死更迭都在转瞬之间,成功的让整个故事都笼罩在一种难以言表的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中!

所以,那时的读者初看这样一部特别的作品会觉得“七拼八凑”并不奇怪,因为见所未见!

但事实上,《呼啸山庄》中这种繁复精妙的结构在后现代文学中比较普遍,不过在古典小说里却显得很超前。

这份超前,令读者困惑,也令读者痴迷并为之疯狂。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她一生只写了呼啸山庄)(4)

03 《呼啸山庄》为什么被称为是“人间情爱的宏伟史诗”?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是《呼啸山庄》的超级崇拜者,他曾经毫不吝啬的评价它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与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绘出来。”

在他心中,《呼啸山庄》是描绘爱情的巅峰之作。

《呼啸山庄》也被誉为“文学中的斯芬克斯”、“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是“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呼啸山庄》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美誉?

就像曾经有人评论:“《呼啸山庄》蕴含强大的心理能量,没有其他书籍能与之匹敌。读者推崇《呼啸山庄》,是因为其层层叠叠的叙述结构和丰富惊人的想象力,更因为《呼啸山庄》超越了爱情故事本身,展现了我们转瞬即逝的欲望之下的‘永恒的震撼’”。

这份“永恒的震撼”,与艾米莉写出的复杂深刻的人性有关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她一生只写了呼啸山庄)(5)

《呼啸山庄》这个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就是穷小子与富家女的爱情悲剧,穷小子因爱生恨,进而报复社会。

它的故事核并不复杂,但是艾米莉却写出了惊心动魄的人性。

这个故事说得复杂一点就是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女主角的父亲收养,他和女主角---呼啸山庄的小姐凯瑟琳青梅竹马,但凯瑟琳最后却屈从于世俗,嫁给画眉田庄的林敦。希斯克利夫崩溃出走,几年后他带着全盘的复仇计划回来了,开始报复所有人。最后,所有爱恨情仇尘归尘、土归土,只有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思念穿越生死,永久回响在茫茫荒原上。

英国作家伍尔芙认为,促使艾米莉创作《呼啸山庄》的灵感并非来自她自身的痛苦,而是一种更为笼统、宏大的概念。

伍尔芙想要表达的是,艾米莉在小说中只留下了色彩最鲜明的部分,所以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不会“把话说绝、把事做绝”,然而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反其道而行之,她偏偏要把所有人、事、物都推到绝境!

她想要告诉读者,所有的伪装都通通撕碎后,所有的面具都揭下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那些爱与恨、物质与精神、文明与自然的冲突,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于是,我们看到了书中不停挣扎着的人性。

凯瑟琳背弃了和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她选择向现实低头嫁给了林敦,但她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和情感始终和希斯克利夫同在,和他们一起生活过的那片荒原同在!

最终,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撕碎了她。

故事的结尾是震撼的。

小林敦(希斯克利夫和林敦妹妹伊莎贝拉的儿子)病重不治,守寡的小凯瑟琳(凯瑟琳和林敦的女儿)却在和哈里顿(希斯克利夫死对头,凯瑟琳哥哥的儿子)的相处中发现了他的过人天分和善良本质。小凯瑟琳教哈里顿读书识字,两人情愫渐生。

就这样,当年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情感模式在哈里顿与小凯瑟琳之间重演,在呼啸山庄里,似乎又完成了一个生命和爱情的轮回。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她一生只写了呼啸山庄)(6)

而此时此刻,希斯克利夫心中的恨逐渐褪去,爱复苏了,他不再阻挠这段年轻的爱情,任由它们顺利开花结果,两个家族终于回归正轨。

这部小说真正的结尾就是希斯克利夫心底爱意的复苏。当他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近,干脆绝食,迫不及待地拥抱死亡,能早日去地下和凯瑟琳相会。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希斯克利夫去世,小说开篇出现的人物,也是这个故事最外层的叙述者洛克乌来到他和凯瑟琳还有林敦三人的墓地。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飘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这是全书的结尾,也是整个故事的升华和人性的复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给两个山庄两代成员的名字都不是随意取的。我们可以发现,希斯克利夫的儿子以他情敌林敦的姓氏来命名,而林敦的女儿则和母亲凯瑟琳的名字完全相同,而希斯克利夫死对头亨德莱的儿子哈里顿的性格和境遇,就活脱脱是当年的希斯克利夫再现!

仔细分析,小说中的所有爱人、仇人,其实彼此之间都是亲戚,斩不断理还乱

艾米莉故意将两代人的名字重叠、错位,这样写的直接效果就是让读者觉得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发生的故事!

将近百年之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也有类似的安排,家族里几代人物的名字相互交错,于是家族宿命反复循环。

几百年过去,呼啸山庄的风还在吹,而那原始荒原上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也永不停息,永不消逝,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中划下烟火绚烂,留下永恒的震撼。

作者简介:潇湘清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以古琴和文字为此生道场,读者盛赞其文“如梅一样孤芳傲洁,看后令人回味上瘾”。已出版故事合集《精怪物语》,散文集《时光染红了流年》和长篇古言小说《明朝有意抱琴来》等多部作品正在筹备出版中。曾经受邀去大学和马云创办的云谷初中为学生开设故事创作讲座,好评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