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实行多少年了(数说十年低保)(1)

编者按:从宪法修改,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扩大对外开放,到实现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推出系列重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国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的号角已吹响,一派欣欣向荣的革新蓝图正徐徐展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网推出《迎二十大·数说十年》系列报道,用数字盘点十年伟业。

中国网9月14日讯(记者 赵晓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我国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动员和指导全行业全系统广大职工干部,深学笃行、真抓实干,努力建设大美城乡,促进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十年,亿万百姓喜圆安居梦想。我们把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重要任务,努力为百姓安居托底。

十年来,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实施,住房公积金惠及群体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商品住宅累计销售132.34亿平方米

这十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房地产市场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的十年,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动摇,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落实落细城市主体责任和省级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坚定不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十年来,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住房品质逐步提升,新建住房质量更高、配套设施更全、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姜万荣表示,这十年,是我国乡村建设力度空前、乡村面貌发生巨变的十年,广大农民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国深入落实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十年来,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全国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6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寺庙祠堂等传统建筑52万栋,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 吸纳就业达5282.94万人

这十年,建筑业有力支撑了基本民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显著改变了城乡面貌,便利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表示,十年来,建筑业增加值从3.69万亿元增加到8.0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5%以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万亿元,是2012年的2倍多。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5282.94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000多万人。

到2021年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线路总长度达到8571公里,是2012年的4倍多,年客运量达到了236亿人次,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一批代表性工程,是建筑业转型发展成果的浓缩和展现,也成为“中国建造”的最佳名片。

“这十年来的成就,凝聚了新时代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凝聚了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城乡、同圆安居梦想的磅礴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奋力谱写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姜万荣说。

【往期回顾】

中国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