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说影视原创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1)

《老无所依》是美国著名导演科恩兄弟在2007年的电影,影片是改编自戈马克·麦卡锡同名小说,影片于2007年8月12日上映。获得包括2008年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奖项并获得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其他各国的各类电影奖项若干。目前豆瓣评分8.2分,有20多万人评价。

基于本片在西方世界的超高获奖情况,既有美国主流奥斯卡奖又有欧洲的戛纳奖的肯定,在豆瓣的评分才8.2,说明我们对本片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或者说离开西方文化语境理解该片的艺术特点是比较困难的。本文旨在试图对以上困难做一点努力,以使大家获得更多的观影乐趣。

一、影片中的一些背景知识

(1)关于杀手用的那个带钢瓶的“枪”。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2)

它的名字叫“系簧枪”,也叫自保螺栓手枪,或者就叫“牛枪”,屠宰场用来屠宰家畜的比如牛、猪、羊。在本片的背景下,应该就是杀牛的专业工具。这是一部地点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故事片,是一部西部片,西部片的主要人物形象就是牛仔,牛仔就是放牛的人。这枪就是牛仔屠宰牛时的专用工具。有两种,一种火药的,一种是压缩气体的。电影上这种就是压缩气体的,枪头是系有弹簧的小锤,气体被释放时,迅速击出小锤,之后小锤在弹簧的压力下收回。

警长在和片中捡钱牛仔的妻子的谈话之中,说了一个牛仔杀牛不成功反而被弹回的子弹打残的故事。有了这种“牛枪”,杀牛这件事就安全简单和有把握多了。这就是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威力。但本片显然不是在表现人类的科学技术的伟大,这把枪是杀手用来杀人的,还可以用来开锁。好处是杀人不留证据,因为没有子弹,规避了法律对杀手的约束。有了这种武器,难怪老警长对惩治犯罪,维护正义越来越感到无力。

科学技术一度是人类引以为豪的文明成果,是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但历史发展到现代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被人类所清醒的认识到,尤其是在其发源地欧美西方世界。科学技术在使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的巨大神力的同时也使得人类拥有了巨大的破坏力,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人类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尤其对人类心灵的残害至今不能平息。西方人至今都无法忘记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存在。核武器的出现,环境污染和其导致的环境恶化都使得现代人类活在深深的忧虑和恐惧之中,犹如惊弓之鸟。事实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石的西方近代文明面临重大的危机,但我们至今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的有效答案,这也是《老无所依》电影里那种无力感的一个来源,好比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上,不知道开向哪里也无法让它停下。

(2)亨斯维尔是哪里

亨斯维尔是影片开头老警长旁白中说的那个杀人犯的故事的发生地,他也是在那里被执行死刑的。亨斯维尔属于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是麦迪逊县的县治所在地,为本州四大城市之一,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阿拉巴马州是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的老家。现实中那是美国最保守的州之一,美国人俗称南方人为乡巴佬。居民大部分都是第一代来由英伦三岛来美国的清教徒的后代,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白种人,我们知道美国各州是高度自治的,在本州基本是保存了当年创建美国的那些清教徒的价值观和制度。那里是保有死刑的美国少数几个州之一。老警长说的那个杀人犯出现在这个州,导演是否也是在暗示基于基督教新教清教教义的美国传统价值体系已经失去效力,已经无法引导美国人,所谓“上帝已死”,人性中的恶被无限制的释放出来,因为那个杀人犯的杀人目的不是激情犯罪是为了杀人而杀人,老警长说的很明确。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3)

开头的导演镜头里的美国西部给人一种压抑的荒凉的末世感,在配上老警长那绝望的沙哑旁白和那个杀人犯的故事。这绝对不是约翰福特电影里那个辽阔壮丽的西部世界。

二、老人和少年形象在片中的隐喻

(1)老年人形象在片中的隐喻

《老无所依》中大量使用了大量老年人形象做配角来使用。比如老警长就不用说了,杀手为了换车隐藏行踪而杀的人都是老年人。甚至在影片高潮段落里牛仔和杀手正面交手,牛仔在街上截住一辆皮卡,皮卡车主也是个老人,刚一露脸就被杀手爆头了。电影中的商店里的店主都是老年人,开头部分刚过,导演就安排杀手和路边商店的店主来了一次深度交流。在这次对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杀手对那个店主的鄙视和嘲讽。这段对话很有意思,我们可以多看几遍,期间导演有一个特写镜头: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4)

就是这个糖纸。杀手几句话就套出了那个老店主的一生,他对他是鄙夷的,那个糖纸就是杀手眼里的老店主:一个废物,一个没有价值的垃圾。所以他动了杀心,这个完全是临时起意的,因为没有理由杀他,可能是自己觉得动力不足,所以想出个猜硬币的办法。

导演在这里用老年人形象整体隐喻他们所代表的过去世界的价值体系已经失去意义,在新的世界面前老的价值观已经无能为力,弱不经风。他们那种懦弱的,对人性的肤浅的看法已然无法使得他们在这个残酷的现代社会里存在下去,很残忍,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老无所依》这个名字大约也是这一层意思。加上老警长在电影中段讲的那个杀死老年人套取他们养老金的案例,这种悲伤而残忍的现实就更让人寒冷入骨了。

(2)少年形象在片中的隐喻

与老年人形象隐喻对比的是电影中两处少年形象的隐喻。一处是牛仔被杀手打的遍体鳞伤,在街上向路过的三个青年花钱买衣服和啤酒,好蒙混过边境的段落。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5)

注意牛仔那祈求的眼神和满身血污的狼狈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6)

这个构图说明了牛仔和少年之间的对比关系,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还有一处来自结尾那个叙事上科恩兄弟标志性的突如其来的反转,那个无法无天的魔鬼般存在的杀手突然被一场没有任何理由的车祸撞的手臂骨折,不得不花钱买两个路边玩耍的少年的衣服做个吊带好赶快逃离现场。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7)

以仰角拍摄的两个少年,显示了此刻杀手那尴尬的处境

老无所依是怎样的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8)

魔鬼杀手的惨状,黑色幽默的效果就出来了

这两个段落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一起总结:第一、作为代表当下世界(对比前文的老年人)的两位主力,在下一代年轻人眼里也是个悲惨的“老无所依”的老人(导演巧妙的用剧情设计不动声色的实现了这种隐喻),就像他们所鄙夷的那些他们随便杀掉的老人一样。他们对下一代唯一的影响力就是那张沾满自己血污的钞票。这也是导演对自己这一代人的一个反思吧。这就是本片黑色幽默的精神内核。

第二、两队年轻人是有故事的。他们对帮助向他们求助的弱者是有分歧的,第一队的青年里有一个打算要更多的钱而另一个在劝阻他这样做。第二队的少年并不打算要钱才帮助人而是主动的去帮助人,但收到钱后,两个少年为分钱发生了争吵。

人性本来就是有善的一面的,在面对利益时恶的一面就会暴露出来。这就是导演在这里提出的观念。当这种恶无限扩大后,人类的一切文明就会失去意义,人类的死期就快到了。

三、导演的电影艺术特点

(1)对类型片的借用

本片是借着类型片的形式讲了一个哲学命题。科恩兄弟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借鉴的类型片是西部片。本片有所有西部片的元素:荒凉的美国西部、除暴安良的警长守护着小镇不受歹徒的袭击、墨西哥人、枪、枪战、贤惠守妇道的妻子等等。导演生怕有人挑刺,象征性的让老警长骑了一会马,这对剧情其实可有可无,但对西部片是十分重要的,哪个西部片里没有马呀。

但这绝对不是一部西部片,西部片的核心价值观这里一个也没有。

正因为科恩兄弟的电影作品有各种类型元素所以不难看,有一般意义上的娱乐价值,但我们看完以后总觉得和其他类型电影有点不同的味道,又一时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来。就好比是佛教里的禅宗,要从表面意思参悟里面的道理,参悟的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懂了就进到一个新境界里。混合各种类型元素(大众娱乐),包裹人文价值内核(精英文化),这就好比个杂货铺,里边准有你要的东西,你进来花钱就行,这就是犹太人精明的地方。

(2)音响效果的出色运用

影片获得的诸多奥斯卡奖项里有一项就是音响效果奖,音响效果确实是本片出色的地方。全片无背景配乐,一般故事片导演是离不开配乐的,因为音乐具有强大的调动情绪的效果,很容易将观众按导演的设置进入或退出故事的内容中。本片尽管没有配乐但观众并无疏离感,这全都得益于出色的音响效果。比如开头荒野里的风声、脚踩草地泥土的声音,尸体上的苍蝇声、车轮碾过沙土的声音,拉手刹的声音等等都清晰而准确的表现在影片中,让观众用耳朵进入了故事现场。要知道这些声音都是后期配上的,制作精良可见一斑。

四、对本片主题思想的一点认识

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是人不能只靠本能活着,其他生物都是按照上帝给它的规定性活着,植物四季生长,动物谋食繁衍,它们没有自觉的意识,人不同,人也有动物性,但如果人按照本能活着很容易就把自己作死了。人有意识会思考,基督教说上帝造人时将自己一部分神性给了人,所以人能认识自己和世界,会改造世界,而其它生物只是适应世界,但人的这种一半神性却也伴随着风险,就是人很容易迷失在另一半动物性上,其他动物在自然条件下是不会把自己撑死的,它们天然知道该怎么活着,没有思考和选择的烦恼,人不行,吃的多了就会得病就会死,但你又不能不吃,不吃也会死,性欲是本能,食色性也,几千年以前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没有它人类也绝种了,但你也不能随着性子来,那也会把人往死路上带。所以对人来说最难的问题是你得经常思考和选择你怎么活着,就像莎士比亚的名言:是生是死这是个问题。打从人类历史开始那天这就是人类的宿命。有时还真别看不起植物和其他动物,同样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员,人家是没有这个烦恼的。人类基于哲学宗教政治道德历史文学艺术等一系列的文明设置其实都是对付以上这个根本问题的。别看人类创造了这么辉煌伟大的科学和文明成果,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即使人类那一天真的到了火星上生活,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这是人类的宿命。所以不管在那一种文化里不管那一个人种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我们都是经常会迷失的,这就是这部根植于美国文化语境的电影《老无所依》我们也能看懂理解的原因。

《老无所依》讲的就是人的这种迷失,虽然是用类型片的形式做外包装,那是为了把美国人吸引进电影院贡献票房,毕竟电影是有商业属性的。我们尽管嘴上不说,但谁心里都知道,美国是比我们强的国家,这种强一方面就表现在这种文化上的反思性上,他们的文化里有科恩兄弟这种有反思意识的人和作品,能不能解决问题先不说,起码意识到了问题就比闷在葫芦里强一些。我们也有这种迷失,一点不比美国人好多少,举个例子,当下有多少陷在非法集资陷阱里不能自拔的我们的上一代人。那就是老一辈的一种迷失,价值观的迷失,其实那些被骗的人和行骗的人都是在同一种价值观迷失的框架内,就像硬币的正反两个面,这就是我们的老无所依。又有那个中国导演想过这个题目拍一部电影出来,这个也不是什么敏感话题了,国家正在用政法的力量进行整治。你要能拍一部这个电影,肯定比韩国的《寄生虫》深刻,那部电影都是在重复阶级斗争的老话,只要电影水平合格,肯定能得奥斯卡。

我们的父辈说实话活的并不怎么样,当然他们的父辈可能还不如他们,多希望上帝也给我们个科恩兄弟,也给我们拍一部中国版的《老无所依》,让我们这一辈或者我们下一辈少点迷惘,多点清爽的快乐。

五、留一个问题

美国演员伍迪.哈里森(美国德克萨斯州人即本片的拍摄地)的角色在本片中有什么作用?

去掉这个角色对影片整体会不会有影响?

米克说影视写于2020年5月1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