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心态好,日子才会好

——日本电影《日日是好日》观感

赏存全

电影《日日是好日》,是日本国宝级演员树木希林最后的遗作,由大森立嗣执导2018年上映。影片以24节气为时间线,在典子学习茶道的过程中,她先后经历了毕业、工作、恋爱、失恋、结婚、失去至亲等不同的人生阶段。学习茶道的过程,就是参悟人生的过程——这是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25年学习茶道的故事,也是她从茶道中得来的对于人生与幸福的感悟。

日日是好日电影原声(只有心态好日子才会好)(1)

典子学茶道的缘分,始于母亲对武田老师的第一印象:“她的那一鞠躬真是漂亮。”原来修习茶道的女人,连一鞠躬都可以给人惊艳的美感,所以母亲也想让女儿成为这样的女人呢。典子20岁时开始学习茶道,从“一无所知”到潜心练“形”,从投入诚挚之“心”到“自然上手”,感受了自身无形的变化。数十载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典子品味了茶道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在经历了就职失败、失恋、父亲离世的悲欢之后,终于领悟到了“日日是好日”的精髓所在。

“茶”首先就是从“形”开始,然后将这些“形”放入心里。第一节茶道课,老师教给典子一些茶道的基本礼仪,比如擦拭茶碗的布的叠法,用左脚迈进茶室,在榻榻米上只能走七步等等,典子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做法的有什么意义,向老师请教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就算先不知道这些意思也可以”。而在学习了茶道两年后,典子似乎对水声更加的敏感了,她能够区别出清水低落的声音、和煮开的热水声的不同。当看到茶道教室里的挂轴上写着【游】字时,典子闭上眼,竟真的能够想象出了瀑布流下的磅礴声音。在老师家里,两人帮老师拿出新的一年要用的茶碗,指着茶碗上的画,二人笑着说茶碗上为什么画着猪。武田老师说:“这明明是狗呀,因为今年是狗年嘛”。老师对她们说:茶碗是根据每年的生肖不同,都会换的,也就是说,一个茶碗,要经过十二年才能被拿出来。

影片中,茶道教室的挂轴上的字和画,是随着季节、天气、心情而不同的。每一天,武田先生都会精心挑选,然后挂在茶道教室里。而供客人食用的小点心,也是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做成符合时节口味的点心,还有夏茶和冬茶的蒸煮方法、道具也都是有区别的。无论是客人有没有注意到的,每个学习茶道的人都会认真的去完成,在细节处体现对客人的尊敬。沏茶时往往伴着茶具,点心和插花,而“最棒的待客之礼”就是字画。腊月的一节茶道课,字画的裱装布上有着点点斑白的花纹,这使典子想到从空中飘下雪花的情景,随即感受到风的吹拂,水花的飞溅,圆月的升起,雪花飞舞,身临其境。

也许,在学茶道之前,典子只知道世上分为“冷的季节”和“热的季节”。学茶道以后,典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不同季节摆放不同的花卉、挂上不同的字画——运用全身器官,品味当下的瞬间,下雨的日子听雨声,下雪的日子看落雪,夏天感受炎酷的暑气,冬天感受刺骨的寒风,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日日是好日”——每一个完全满足于当下的日子,都是好日子。就像下雨天如果也能乐在其中,那任何日子都能变成好日子。

典子走上茶道之路已经24年了,世界发生着巨变,但她每周六都会去沏茶。又到了“初釜”时节,老师已经90多岁了,她感慨道:“虽然每年都重复做着同样的事,但我最近开始觉得,能像这样一直做着同样的事,真幸福啊,是不是?”是的,正因为是同样的事,所以可以日益精进,也因为是同样的事,所以可以锤炼出不同的心境。典子回忆起了她和美智子刚来时的场景,她觉得: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纳为“能立即理解”和“不能立即理解”。能立即理解的事物,经历一次就够了,然而,无法立即理解的事物,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渐渐理解,比如茶道。老师说:典子,你可以教学了。典子终于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也许,今天才是典子茶道的起点。

“日日是好日”出自佛经《碧岩录》,意指通过修行改变心境,无论是生命的顺流还是逆流,都能以平常心相待,一如茶人在面对不同的茶汤或茶客时,都应秉持此生唯一或是终生一次的态度,心存感念而欢喜。影片中,典子用自己的习茶经历,暗示大家不要在黑暗中丧失自信,而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怡然自得地享受“当下的力量”。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懂茶道,但幸福,一定是每个人的追求。

《日日是好日》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沏茶时,重的东西要轻轻放下,轻的东西要重重放下。”茶道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日日是好日电影原声(只有心态好日子才会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