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飞侠彼得·潘》到《猫王历险记》,很多迪士尼的老作品都带有潜在的攻击性刻板印象

在什么时刻吻不是吻,而是邪恶的象征?即使到了2021年,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1937年迪士尼经典电影《白雪公主》中白马王子用一记亲吻唤醒主角的场景,是有问题的。毕竟,接吻是打破魔法咒语和诅咒的一种方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比如在《青蛙王子》中(the Frog Prince)。

旧金山纪事(SFGate)报的主题公园评论员凯蒂·多德(Katie Dowd)和朱莉·特里梅因(Julie Tremaine)对此抱有不同的看法。加州第二大城市安纳海姆的迪斯尼乐园最近修改了白雪公主的游乐设施,但是设施总是设置一个以「真爱之吻」场景为基础的结局。在对这场改动的评论中,她们提出了吻「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发生的。」

「她是睡着了,如果只有一个人知道它发生的话,这不可能出现真爱。我们还不能承认这是早期迪士尼电影中的一个巨大的争议吗?在没有确定双方是否愿意接吻的情况下,教孩子接吻是对的吗?」

白马王子跟白雪公主是什么关系(白马王子亲吻睡着的白雪公主)(1)

这听起来有点合理,但在福克斯新闻(Fox News)上周用了大部分时间强调,这是一个极端的文化排斥的例子后,这句本来可能是随口说出来的评论,却变成了一场文化战争的催化剂。

在多个节目片段中,该频道的主持人指责SFGate「在步步紧逼迪士尼的白雪公主」,而嘉宾、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大喊:「我们完蛋了。我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出来的。」

在我看来,两种观点都有点过激了。但这是一个以后还会发生的例子,是迪士尼在试图向世界呈现一个现代形象而又不破坏其过去时所面临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像Disney 和英国的Now TV这样的流媒体服务平台最近在《彼得·潘》和《猫儿历险记》这样的电影中添加了免责声明,明确表示这些深受喜爱的动画有过时的、可能冒犯人的刻板印象。

这种方法有些笨拙,但另一种选择是逐帧浏览电影,删除所有扰乱现代情感观点的内容。而这样做最终会导致这些电影的毁灭,在经历了成千上万次剪辑后最终迎来死亡。或者,迪士尼可以重新制作所有东西,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在幕后发生的。

电影中确实会存在一些冒犯性的片段,比如1940年的电影《幻想曲》(Fantasia)中臭名昭著的片段——一个黑人的马人奴隶照料着她打扮整齐的白人女主人,这当然应该完全删掉。近年来,《小飞象》中戴着皮条客帽、说话滑稽的乌鸦(暗指黑人)、《彼得·潘》中说着洋腔洋调英语的「黑人小孩」(picaninnies)以及《小美人鱼》中害羞的加勒比蟹塞巴斯蒂安(Sebastian)都受到了种族主义的指责。

白马王子跟白雪公主是什么关系(白马王子亲吻睡着的白雪公主)(2)

《小姐与流浪汉》中的暹罗猫,《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市场商人威胁要砍下茉莉公主的手?是的,这些片段可能也应该消失,但是到2050年,随着大众对文化的敏感度不断变化,所有的老迪斯尼电影可能都只有26秒的时长。

白马王子跟白雪公主是什么关系(白马王子亲吻睡着的白雪公主)(3)

可能如今来说,免责声明对于这些电影公司来说是最好的规避方式,又能不用完全打消我们看这些经典动画的预期。可能,这件事根本没有正确与否,只有是否适合观看的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