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治国家的皇帝,建立了统一的中国,但是因为治理手段最终却被六国的遗民们给推翻了。推翻之后的国家又进入了纷争不断的战争状态,那时西楚霸王项羽主导的整个战争,而刘邦也在汉中这里奋力征战,刘邦还根据军功对手下人进行了地区分封。两方混战之下,最终以西楚霸王自刎乌江终结了战乱,刘邦取得了胜利,建立汉朝。虽然国家是建立起来了,那这第二个汉帝国又是凭借什么样的本事,来统治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呢?

修生养息的汉朝初期

其实经过多年战乱,刘邦所统治的汉朝初期,国家实力其实是相当羸弱的,而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国家却是处在一个国力强盛时期,就是在北有强敌状态下,刘邦对于这个羸弱的泱泱大国其实也并有多大的信心能守好这片疆域,所以他自从登基之后就一直采用修生养息、清净无为的黄老政策来治理国家。

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百废待兴的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复兴)(1)

汉高祖刘邦图

他先是对当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进行分封,让其享受无上待遇,可是他自己又怕异姓王反叛,所以在后期他又借用各种理由取消了他们的爵位。

并且他为了国家稳定,还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这也算是汉武帝为了维稳,不得已而为之的吧!自己的卧榻,却要容忍他们来酣睡,汉武帝真是一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一个人,他为了稳定国家做出的牺牲还不止这些,他为了稳定民心,还主动让士兵回家,增加家庭劳动力,同时还免除了农民的徭役与赋税。

这样的政策极大地安抚了百姓,并且对北方匈奴也采用和亲这类的温和手段,这都使得羸弱的汉家王朝得到了生存发展的机会,也使得汉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传承。刘邦所做的这些努力都为汉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文帝的推成出新的改革

在经历了汉高祖为了国家稳定从而对异姓王进行了分封与铲除这番操作之后,汉文帝继位时,他为了笼络朝廷重臣和巩固自己的地位,为了防止再出现像高祖时期的异姓王势力便大的情况,于是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王,来杜绝这样的事情,但是可惜的是,有了权力就会滋生野心。就算是同姓的兄弟之间也不可避免。

就兄弟论而言,其中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谋就是例子,所以说,兄弟间的同姓有时并不比异姓王省心多少,毕竟,人心隔肚皮,人心很难测。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政策下,朝中大臣贾谊向文帝上书表述,与其让兄弟来直接瓜分皇帝陛下的土地分封,不如让这些已经有分封的诸侯王们的子嗣又在瓜分这些诸侯们的地界,如此下去,每个诸侯国的分封都会变得很小,时间一久,他们自然就无法与中央对抗啦!

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百废待兴的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复兴)(2)

汉文帝刘恒图

贾谊的上书很得文帝心意,所以他在之后关于诸侯王的分封上就采取了这样的做法,也的确为国家稳定更加奠定了基础。

汉景帝大刀阔斧的削藩政策

经过了高祖和文帝的修生养息的治理,国家的统治也达到了一定稳定的状态。到了景帝时期,已经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模式,他利用中央与诸侯之间的矛盾,先后用各种罪名将不少有反叛心理的同姓诸侯王废除。

在自己的利益被动了的状态下,这些诸侯王就很不开心,毕竟子嗣分封地,相当于就是在无形之中进行了削藩,这会又大刀阔斧的直接废除诸侯王,那无异于是触动了他们最后的底线,所以最终爆发了诸侯王起兵反叛,俗称"七国之乱"。

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百废待兴的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复兴)(3)

七国之乱图

这番战乱其实是景帝万万没有想到,可面对如此状况,此时的景帝没有退路,只能通过武力去镇压。经过一番战乱,景帝花了三个月才成功将叛军击退。但是也正是因为这场七国之乱,使得景帝一下将地方诸侯能与中央对抗的势力,基本都被消灭完毕,而且景帝还把齐、楚、吴、赵等地区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儿子们,把这些同姓叔伯的诸侯王都替换成了自己的儿子们,以此直接就杜绝了作乱的可能。

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毕竟,等下一位皇帝上位之后,依旧还是会出现他现在的这些问题。或许处在那个时期,汉景帝他也有他的无奈,虽然知道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些问题,但是解决眼下的问题,往往是要比解决长远的更加重要。

这就相对于现实现大一统,但具体如何解决内部纷争问题,就还是交给以后处理。

汉武帝的鼎盛繁华

公元前141年,景帝去世,历史上求稳的"文景之治"彻底结束,汉武帝的上位为汉朝迎来了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他在登基初期,虽然依旧推行修生养息政策,但是他却也主张以法制来治理诸侯国的问题。他听取当时大臣董仲舒的意见,"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排除其他,将儒家学术立为国家正统思想,并且在长安办太学府。这次的举措,算是直接奠定了儒家思想一下在中华大地上的地位,而且还一直持续了上千年。

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百废待兴的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复兴)(4)

汉武帝刘彻图

同时国家还努力推行推恩令,毕竟多年的分封,还是有诸多的诸侯王的封地,可以达到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所以武帝就下令推出将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至少在名义这算的上是在施德恩惠,但实际上是在无形中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政策既符合了汉武帝要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还可以成功地避免了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百废待兴的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复兴)(5)

推恩令图

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生养息,汉王朝已经走了相对稳定的大国之路,武帝也有时间开始筹备发展军事力量。所以他开始依次出兵去平乱,同时以军事武力逐渐代替了之前几个朝代对匈奴采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匈奴的威胁。这算是为国家的开疆拓土,开启了征程。

经过与匈奴多年征战,汉王朝彻底将匈奴彻底赶出了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这也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就是在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去出使西域,同时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还获得了大量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西域资料。成功的为东西方文化建立了良好的桥梁。

结束语

汉朝经过这么多皇帝的共同努力,终于在武帝时期开启了盛世王朝的模式,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汉朝也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这一名称也是在这个时期得来的,从而使得汉族文明一直处于国家统治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历史发展也是自然形成的结果。自汉朝以后,虽然也经历了无数的朝代名称更迭,但是汉族作为中国的主要人员的地位却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