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

作为一辆双离合车的车主,有时候觉得双离合变速箱也挺冤的,明明有着更高的传动效率、更小的体积、更快的换挡速度,却因各种原因(比如工艺减配,匆匆上马等),在国内成了变速箱里的“二等公民”。以往我们购车问答里经常出现的是不要日韩系,现在更多的变成了不要双离合,双离合俨然已经衍生出一个车系的感觉了。

当然,这些矛盾点目前主要集中在自主品牌SUV上,它们涉及双离合的时间更短、经验也不如大众集团那么丰富,所以市面上出现的一批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都成了消费者担忧的产品。我们干脆就找来了主流自主品牌里搭载双离合变速箱的最新产品(比亚迪宋、传祺GS4、哈弗H6、吉利帝豪GS、江淮瑞风S7、奇瑞瑞虎5X、荣威RX5、众泰SR9),为大家做个横评,看看自主品牌的双离合到底哪家强?一台双离合变速箱的好坏,有五个不同的维度:耐久性、换挡逻辑、换挡的速度、换挡的NVH以及换挡平顺性。可靠性我们短时间内是没办法获得结果的,所以这次我们将分成场地和道路来着重体验它们的换挡逻辑、换挡的速度、换挡的NVH、换挡平顺性这四个维度。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

同时为防止出现矮子里拔高个儿的情况,我们还特别请来了一位特邀嘉宾——同事的奥迪A3,作为标杆产品,看看自主厂商的双离合能不能接近,甚至超越奥迪。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但还是出现了一部分2.0T车型,一部分1.5T车型;长安CS15也找不到车遗憾缺席;另外双离合变速箱的软件升级比较频繁,所以测试结果只代表当下水准,厂商对软件升级后可能会出现体验上的细微差别。

PS:我们这次依然还是会有视频呈现给大家的哈,只是涉及的素材比较多,可能会晚几天才上线,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哈。

奥迪A3

官方指导价:18.80-25.80万

双离合类型:7速干式双离合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3)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4)

奥迪A3作为本次横评的参考对象,选择的是1.4T 7DSG车型,最大功率11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这台7速干式双离合代号为DQ200,双离合器模块采购自舍弗勒旗下的LuK。DQ200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双离合变速箱之一,目前大众集团在国内所有本地化生产的1.4T车型均搭载此变速箱。

比亚迪宋

官方指导价:8.99-13.99万

双离合类型:6速干式双离合(1.5T车型)、6速湿式双离合(2.0T车型)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5)

比亚迪宋定位于紧凑型SUV,轴距2660毫米。这一代宋上市时间为2015年10月,目前在售双离合车型起步价为9.99万。宋提供1.5T和2.0T两种动力选择,其中1.5T车型配的是6挡手动或6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2.0T车型则全部搭载6速湿式双离合。本次横评使用的是2.0T 6DCT车型,最大功率151千瓦,最大扭矩320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6)

宋的双离合变速箱为比亚迪自主研发、制造,从结构来看整体是参考大众集团的。其中1.5T车型用的6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型号为6DT25,结构类似大众的DQ200;2.0T车型使用的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型号为6DT35,结构类似大众DQ250。

广汽传祺GS4

官方指导价:9.98-16.18万

双离合类型:7速干式双离合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7)

广汽传祺GS4上市于2015年4月,定位紧凑型SUV,轴距2650毫米,双离合车型起步价为11.58万元。GS4提供1.3T和1.5T两种动力选择,变速箱有5挡手动、7速干式双离合、6挡手自一体三种选择。本次横评使用的是1.3T 7DCT车型,最大功率101千瓦,最大扭矩202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8)

传祺GS4的这套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来自FPT菲亚特动力科技,官方命名为Dual Dryve,由菲亚特、马瑞利和博格华纳共同研发,型号为C725。这台变速箱在GA6、GS5速博和菲亚特的菲翔等车型上都有应用。

哈弗H6

官方指导价:8.88-14.68万

双离合类型:7速湿式双离合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9)

新一代哈弗H6的双离合车型起步价11.30万,标题列出的官方指导价有很大一部分水分,是因为经典款,也就是老款哈弗H6拉低了整体售价。哈弗H6定位紧凑型SUV,轴距2680毫米,全系提供1.3T、1.5T、2.0T汽油机和2.0T柴油机四种动力选择,变速箱则有6挡手动、7挡双离合和6挡手自一体(经典版)可选。本次横评使用的是2.0T汽油机 7DCT车型,最大功率145千瓦、最大扭矩315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0)

哈弗H6这台7速湿式双离合和国内很多厂商一样是来自于格特拉克的,型号为7DCT300,目前除了H6,哈弗H2和H2S上使用的也是这一款变速箱。

吉利帝豪GS

官方指导价:7.78-11.18万

双离合类型:6速干式双离合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1)

帝豪GS是本次横评SUV中起步价最低的,仅为7.78万,但双离合车型要9.28万元才能买到,略高于瑞虎5x。帝豪GS定位紧凑型跨界SUV,轴距达到了2700毫米,上市时间为2016年5月,共提供1.3T和1.8L两种动力选择,变速箱则有6挡手动和6速双离合两种选择。本次横评使用的是1.3T 6DCT车型,最大功率95千瓦,最大扭矩185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2)

帝豪GS使用的这台6速干式双离合也是来自格特拉克,型号为6DCT250。这个型号的双离合变速箱在国内使用范围很广,除了吉利以外,包括奇瑞和合资品牌福特都有应用。

江淮瑞风S7

官方指导价:9.78-17.38万

双离合类型:6速湿式双离合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3)

江淮瑞风S7是2017年6月才上市的新车,定位于紧凑型SUV,轴距为2750毫米,双离合车型起步价为11.48万元。瑞风S7提供1.5T和2.0T两种动力选择,匹配的是6挡手动变速箱或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本次横评使用的是1.5T 6DCT车型,最大功率14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4)

瑞风S7使用的双离合变速箱内部型号为DTF630,是江淮自主研发的产品,其中的湿式双离合器模块来自博格华纳。这台变速箱其实我们也不陌生,此前在瑞风A60、瑞风S5上都有应用。

奇瑞瑞虎5x

官方指导价:7.99-11.09万

双离合类型:6速干式双离合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5)

瑞虎5x的双离合车型起步价仅需8.79万,为本次横评最低。它也是本次横评的车型中上市时间最短的,2017年9月刚刚上市。同时,它还是本次横评中最小的一台车,轴距只有2630毫米,但同样属于紧凑型SUV的范畴。瑞虎5x全系只有1.5T一款动力选择,匹配6挡手动或6速双离合变速箱。本次横评用的是1.5T 6DCT车型,最大功率108千瓦,最大扭矩210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6)

瑞虎5x的这台6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同样来自格特拉克,型号同样为6DCT250。奇瑞对这个变速箱的调校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了,此前在观致全系产品上都有使用。

荣威RX5

官方指定价:9.98-18.68万

双离合类型:7速干式双离合(1.5T车型)、6速湿式双离合(2.0T车型)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7)

荣威RX5上市于2016年7月,轴距2700毫米,同样是一款紧凑型SUV,在售双离合车型起步价为12.98万元。RX5提供1.5T和2.0T两种动力选择,其中1.5T车型提供6挡手动和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两种选择,2.0T车型则全部搭载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本次横评选择的是1.5T 7速干式双离合,最大功率124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8)

上汽的变速箱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5T RX5上的7速干式双离合型号为DCT250,为上汽与通用联合研发的产品,在别克威朗、昂科威和荣威i6上都有应用。而6速湿式双离合则是上汽与博格华纳合作的产物,型号为DCT360,除了RX5,名爵锐腾、荣威950也在使用。

众泰SR9

官方指导价:10.88-16.98万

双离合类型:6速湿式双离合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19)

众泰SR9于2016年11月上市,定位于一款中型SUV,轴距为2850毫米,双离合车型起步价为13.18万元。众泰SR9全系仅提供2.0T一款动力,匹配的是5挡手动变速箱或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本次横评使用的是2.0T 6DCT车型,最大功率14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0)

众泰SR9的双离合变速箱和上汽有点渊源,它是来自于上汽集团的,其实就是荣威RX5上的那台DCT360,目前众泰的T600和Z700也在用这款变速箱。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1)

这次大横评,我们分成场地体验和道路试驾体验(文章主体内容以厂商名英文字母排序)。道路试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广州大学城,在道路部分,我们选择了同一段道路,在同一时间段驾驶八台车依次进行路试,看看每台车的动力系统表现。这段路包含了低速蠕动、看见红绿灯停车及绿灯起步、长斜坡、城市快速路,这几个综合路况。

比亚迪宋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2)

在场地测试里表现糟糕的宋,在道路测试环节也没有亮眼的表现。这台车的发动机动力比较强,不知是否这个原因,变速箱调得相对是比较懒的,即尽量是去减少换挡动作,让发动机有个很长的发力段。但对于一般的驾驶员来说,这样的设定让宋显得有点不那么容易控制,轻点油门起步就响胎,然后发动机会一直兴致高昂地拖着这台车飞奔。你很难去找到这台变速箱的逻辑,因为它真的好像没什么逻辑,就是少干事、让发动机尽情发挥便是了。

在低速跟车路况下,驾驶这台车就会更加累。你要小心翼翼对待油门不说,动力还一直有种明显的拉扯,这种拉扯感也是全场之最。我们很难说宋的问题是出在硬件方面还是调校方面,总之它要追上同场的对手们,需要自己做一个全方位的提升。

虽然一直吐槽宋的双离合表现,但不得不承认,起码人家在坡中不溜车,不顿挫,就只是好像一直在离合半联动的状态,发动机光是响,转速也上去了,车却不太愿意走起来。本来问题也不大的,多给点油等一等就好,可问题是比亚迪这2.0T的汽油发动,NVH实在是差,声音难听,震动又高频,发动机的惯性也大,松开油门转速还要持续上升一下的,低速很难控制好。

广汽传祺GS4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3)

GS4在比较顺畅、车速较高的路况下,会用它优异的转向、隔音、底盘表现尽力让你觉得它是一台非常优秀的车。是的,我们一直没有否认GS4是一台优秀的车,但它的这套动力系统,却绝对称不上是优秀中的一环。

这台车由于排量相对偏小,所以在变节奏的驾驶中,变速箱需要经常连跳数挡才能到达最合适的挡位。但偏偏这台车的变速箱设定又偏向省油,经常麻溜地往高挡位跑,所以在路上经常会有从7挡直接降到4挡加速的状况,给人感觉就是拖泥带水。除了拖泥带水,这台车每次换挡的顿挫抑制,在八台车里也是做得较差的。

另外,大家在场地中都一直抱怨GS4的换挡声响,结果到了开放道路,它的这种换挡的响声还是在打扰着我们,尤其是在中低速状况下。例如在20-30km/h左右,它的2、3挡会一直在那里来回切换,咔咔声不绝于耳。

GS4低速开顿挫声音是全场最大的,可是坡道中表现出来的效率却很高,坡道辅助给力,离合结合的力度刚刚好,起步轻快还不抖,唯独换挡声音还是明显了一点。

我们认为GS4这套动力的主要问题,还是硬件基础比较矛盾:发动机排量小扭矩小,但变速箱挡位却很多。同时,传祺又要求这辆车要够省油。这,太难了。

哈弗H6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4)

哈弗H6是优点和缺点都相当明显的一台车。它的缺点我们前面略有提及,就是慢,太慢了,动力的响应像是位老大爷一样,你要呼唤他很久,他都不会出来。真可惜了,这可是2.0T的版本啊,在路上开起来,它远没有1.5T的RX5和瑞虎5X那么活力满满。

它的优点呢,是NVH做得极好,发动机的声音基本听不到,变速箱也绝没有什么咔咔咔的换挡声。而且变速箱在任何状态下,都没有顿挫、闯动,动力出来得非常非常顺。我们同场的“教官”奥迪A3,其实在这一项目上,是被哈弗H6明显压过的,这也不得不说是哈弗的一大彪炳战绩。也正因为如此,哈弗H6在最后的排名中占得不少先机。

H6坡道上表现其实是最好的,不抖又顺又安静,发动机和变速箱的NVH是这9辆车中最好的,比vv5还要好。可以挑剔的只是离合结合得太轻,平路上放开刹车油门车子过4、5秒才慢慢动起来,低速时候的动力响应比较弱。

吉利帝豪GS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5)

本场两台排量最小的车型,帝豪GS和传祺GS4,大家对它们的评价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原因是什么呢?表象就是帝豪GS的动力响应要出色得多,让它开起来完全不会觉得比同场的那些大排量车动力差;另外它的变速箱每次换挡的时机都抓得够准,且完全不会有GS4换挡时的顿挫感和令人不悦的换挡声音。所以主观体验上,帝豪GS真的是好上太多太多了。

再去追究这些表象的源头,是吉利在调校这套动力系统时没有那么贪心,工程师们就是要在顺和快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帝豪GS没有哈弗H6顺,但它动力响应比哈弗H6快得多;它又没有瑞虎5X那种快如闪电的感觉,但它同时也不会有瑞虎5X低速动力拉扯的问题。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平衡的调校,才是适应面最广的调校方案,它比传祺那个“贪心”的调校方案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帝豪GS唯一的悬念是,这样的小排量又要动力响应好,估计最后的油耗表现是要向大排量看齐的。后来想想,这好像也不算什么悬念了,在我们之前的车评测试中,帝豪GS的油耗确实比传祺GS4高。

江淮瑞风S7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6)

瑞风S7给人的动力初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在顺畅路况下,它的变速箱换挡相当平顺,且换挡时机把握得也较好。尤其是在中高速度下行车时,它的变速箱在4-6挡之间切换得相当顺畅,有种无声无息之感。

但在低速跟车蠕动的工况下,瑞风S7的变速箱程序感觉还是有些问题。首先它的变速箱较为倾向使用低挡位行车,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发动机的运转转速是偏高的,一松油,发动机的制动会导致车辆有被硬扯住的感觉,跟车让人觉得比较辛苦。另外在变节奏的加速减速过程中,瑞风S7的变速箱显得较为慵懒,挡位往往不能一下子跳到最合适的那个上,影响动力的“跟脚”程度。

在同场的八台车中,我们觉得瑞风S7和哈弗H6是两台比较典型的舒适派取向的车,开车节奏比较正常甚至偏慢的人,会觉得它们的变速箱很顺。但如果你驾驶比较粗暴的话,就会觉得它们反应比较迟钝。

这种情况在实际遇到坡道会比较吃亏,因为动力结合慢,油门要给得比较多才能动起来,而且动起来后,还会伴随几下升档的顿挫冲击,动作粗暴一回事,还有咔咔咔的换挡声。开始还以为自己操作问题,接着再让几个同事来时,情况一样,都说坡中换挡动静很大。

瑞虎5X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7)

瑞虎5X在这八台车里,动力调校是比较欧化的一台。如果你是那种开车比较激进的人,总喜欢大脚油门的话,那么全场八台车里估计你会最喜欢瑞虎5X,因为它的动力响应非常快,每次降挡超车,变速箱都没有任何迟疑,仿佛总能猜透你的心思。再加上这台车的发动机本身扭矩平台够广,给人就是得心应手、随叫随到的动力体验。

瑞虎5X的主要失分项,也许大家也猜到了,欧化嘛,在低速段总是不那么好。它在低速时动力的拉扯感相当明显,原本刚开RX5时,我们觉得低速拉扯明显,在开了瑞虎5X之后,就觉得RX5那种拉扯感已经算轻微的了。另外另外在坡道低速如果憋着不能走起来,瑞虎5X的抖动会更厉害一些,低速时我们也能听到瑞虎5X变速箱的换挡声音,其声音强度也就是比GS4要小一些而已。

荣威RX5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8)

与在场地测试中类似,荣威RX5在道路测试环节体现出自己在动力调校上的全面性和完善度,基本各种路况下它的变速箱都能从容应对,没有多少能让人明显吐槽的地方。这对它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了,不必再有更多的描述语句。

荣威RX5当然也有一些小问题需要改进,例如在0-20km/h这种极低的速度下,它的动力输出还是能感知到有拉扯感,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典型的双离合特征。另外1、2挡切换时,还是能听得到换挡的“咔咔”声,多少削弱了些高级感。另外,在斜坡起步时离合结合得比较慢,真要踩过三分之一油门它才能动起来,动力轻快感一般。

众泰SR9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29)

SR9的硬件基础其实特别好:三菱的发动机,上汽的变速箱。如果众泰的匹配水准够高,这或许会是一套能得高分的动力系统。可惜了,众泰的火候还没有到。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它的硬件基础好:三菱的2.0T发动机动力表现相当出色,而且完全不会像比亚迪那台2.0T那样毛躁。更难得的是这台发动机运转声线相当迷人,高转真的是有“跑味”的,被我们选为同场声线最佳发动机。上汽的6速双离合在起步阶段会反应有些慢,但速度只要起来之后,每次换挡的顿挫抑制得都很好,而且换挡逻辑也没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众泰的火候没到呢?众泰SR9是本次测试里唯一一辆在坡中会溜车的车,其实它是有坡道辅助功能的,只不过必须要你完全踩死刹车才能激活,而且即使你成功启动了,它的憋气时间也不过2、3秒,之后就要往下掉,时间卡得非常紧,坡起动作慢点都不行。如果是性急一点的人,不啰嗦直接给油不就上去了吗?

对,车是走起来了,可是震动剧烈得整个车都在抖,好像发动机还是变速箱没装牢固一样。而且这台车的抖动,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挂D挡踩刹车抖;起步那一下特别抖,好像车要熄火了一样;动力接合上之后,还在抖,好像发动机没装好一样……

无论动力体验如何,一台这样的车,都难以给开车的人好感,因为它就像是一个还没完工的作品。这就是SR9失分最多的地方。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30)

经过城市道路体验后,我们觉得对这些双离合变速箱的考验还是不够,所以专门设计了一个小赛道模拟更严苛的场景(大部分消费者是不会遇到这么苛刻的情况的)。这个赛道保证了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可以节奏非常紧凑的,不停的调用最容易出问题的1、2、3挡在0-40这个区间段内起起停停(具体的赛道设计见上图)。这个赛道严苛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我们一致给予好评的奥迪A3在经过这个赛道的“蹂躏”后,也出现了“咔咔”的机械冲击声和低速挡位的换挡冲击感。这么说吧,如果哪家的双离合能经受得住我们场地测试的刁难,那绝对是体验非常好的双离合了,日常驾驶也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了。

另外为了模拟城市道路中我们需要突然加速的情况,我们还特意模拟了一段先加速到40km/h,然后稳住油门等变速箱升档之后再迅速的踩下油门降档提速到60km/h的情况(对应从下到上的第三条道儿)。而且考虑到每个车评人对车的细节体验不经相同,在赛道接近终点的一段我们还设置了自由体验区域,在不影响其他人体验的前提下,对自己觉得有疑惑或者有发现的细节进行单独体验。

比亚迪宋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31)

不拐弯抹角,比亚迪宋是全场怪现象最多的一台车。噪音和抖动大属于其次,变速箱逻辑也混乱。动力系统对油门的反应也慢,油门踩下去的感觉虚,总觉得踩了却不马上往前走。

具体表现就是在测试场内,看到加速的桩桶想要往前跑,结果却不能立刻跑起来,车差不多得溜到减速桩桶,双离合才反应过来要加速,尤其是40-60km/h那一段急加速,会让这副双离合不知所措。另外一个场景也会显示出变速箱在遇到变化太快的场景反应不及,就是刹车已经踩下去,车却时不时的往前窜一下。对于这种窜车的现象,一部分原因要归于双离合的逻辑和降挡速度,另一部分原因则要归咎于刹车调校,因为宋的刹车头段几乎是没有的,后半段突然制动力急剧加强,这时变速箱不恰当的动作导致的窜车,会展露无遗。

在测试场挪车过程中,宋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挂R挡倒车,你必须把车完全停定,才能挂入D挡。我们平时难免马大哈,会带着很慢的速度进D挡。比亚迪宋遇上这种情况,挂D挡后会有长达3秒以上时间动不了。路面稍微倾斜的话,这时甚至会后溜。因此开比亚迪宋的时候,倒车之后一定要深深踩死刹车,不能让车有任何“松动”,然后再挂入D挡。否则你在路上被“cool down”,情况就万分尴尬了。

广汽传祺GS4

传祺GS4在这条测试路上,变速箱的机械冲击声没停过。诚然,街道上因为有环境噪音,机械声不至于像测试路这么明显,但就体验结果来看传祺GS4的NVH表现相比所有对手是有所不足的。

除了机械冲击声之外,传祺GS4在测试路上的换挡逻辑也有点怪。每次加速完,我们已经在刹车,发动机依然保持在高转位置,吼几秒才下来。

在反应速度方面,传祺GS4的表现不够让人满意,踩油后依然要听发动机空转一段时间,车才接上往前跑。可以说,各种双离合典型问题在GS4身上都能有所表现,但是考虑到它整体开起来的完善度,我们还是认为它比众泰SR9和比亚迪宋要更好些。

哈弗H6

设置的这条测试路,远比街道驾驶煎熬得多,可说是拿双离合的伤口来撒盐。哪怕是奥迪A3,如此糟蹋下,偶尔也会发出“惨叫”,听到“咔咔”的机械冲击声。可是上到哈弗H6,赛道复杂的加减速变化,它都一声不吭照单全收。既然我们设置的路段考验不到你,我们还有一段“自由发挥”路段,用风琴脚继续肆虐,哈弗H6依然没有任何不得体的声音,也几乎没有换挡带来的拉扯。能完全根治双离合的机械冲击声,全场真的只有哈弗H6能办到。

不过哈弗H6也并非完美,它对急加速的响应较慢。尤其是在赛道里从40km/h急加速到60km/h那段,表现得很顺但是慢。毫不夸张地说,哈弗H6拿来全场两个“之最”,即最顺和最慢。或许能从机械结构找到原因,哈弗H6用了格特拉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湿式双离合由于离合器处有油液缓冲,能够化解更多冲击,但相对于干式那种硬连接,油液又会损耗掉部分效率,这个一定程度能解释,H6最顺和最慢这两个矛盾体。

吉利帝豪GS

一年之前,帝豪GS的超深度车评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我们开过了这么多车,帝豪GS是第一款在0-100km/h加速测试中,加速度可以在换挡间隙跌到负值的车型。那之后我就明白了,双离合变速箱为了平顺性、可靠性可以憋屈到这种程度。

吉利的双离合变速箱同样是来自格特拉克,放在瑞虎5X之后写帝豪GS,也是方便对比。跟上段一样,我们还是从NVH入手。跟奇瑞相比,吉利对格特拉克变速箱的声音、抖动控制好了很多,异响、震动极少会被感知到,这是帝豪GS的优势。但是,上面提到的换挡速度慢影响了其他方面的性能。比如说快要刹停再给油,变速箱还处在高挡降1挡的过程中。你看着仪表,转速是上去了,动力却出不来,一直到3000、4000rpm。变速箱终于完成了结合过程。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发动机中高转的扭矩平台,所以整辆车会明显前冲一下,这是帝豪GS在场地试驾中呈现出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个人认为是跟发动机的排量有关的,1.3T的底气,确实没有1.5T那么足。变节奏驾驶,变速箱降挡的意愿比瑞虎5X强很多,过多的动作暴露了帝豪GS的换挡拉扯感。所以,从平顺性和换挡逻辑考虑,帝豪GS没有瑞虎5X做得好,而且这两项都是直接影响驾驶感受的。在最后的排名中,帝豪GS无缘第一集团。

江淮瑞风S7

无论是双离合换挡的换挡逻辑、换挡速度、NVH还是平顺度,瑞风S7在这批车里属于中上的水平。跟瑞虎5x和帝豪GS类似,双离合惯有的问题,它也有呈现,比如偶尔出现的换挡响声,以及换挡时对车的拉扯感等。好在问题都不算严重,而且症状仅存在于低速区间,速度上到40km/h之后,真是怎么开怎么顺。

不过有点拖累整体表现的地方,在于瑞风S7在低挡位行车时,会伴随有明显的蜂鸣声,有点像挂着R挡倒车时的声音,在速度稍微起来点后,这种情况会有所缓解。总结起来,瑞风S7在略过低速区间后,在正常的行车区域是没有对手的。

奇瑞瑞虎5X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们上一次的小型SUV大横评,在那次的对比里,瑞虎5X以不可阻挡的优势夺得第一。当时给我们的印象,一是变速箱不错,二是外形设计不错,总之奇瑞是开窍了。

奇瑞的双离合变速箱是跟格特拉克一起做的,还是6速,还是干式双离合。同样的东西从上次的道路试驾移到场地里,整体的表现也发生了迁移。换挡声音是一个明显的变化,从上次的悄无声息到现在换挡有金属声;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震动,无论怠速抑或起步,驾驶室真真会有抖动。一样是几百公里的新车,不同批次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知道这个锅能不能丢给品控。其他方面倒还不错,无论是换挡的平顺性或者整体的逻辑,都没有什么问题,就算是带着挑剔的眼光,也找不出硬伤。整体的实力,可以排进第一集团,只是NVH控制拉低了成绩,在最后的排名是,被放在了荣威RX5之后,屈居亚军。

荣威RX5

荣威的车开起来总有一种空心化的感觉,变速箱倒是不错,这里面有一段小故事可以讲。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通用一直缓不过劲来。为摆脱困局,2010年通用做过一次募股,上汽集团在IPO中以将近5亿美元购入通用1%的股份。这些都是台面上的事情。根据不可靠消息,上汽肯掏腰包的前提,其中之一是通用一系列动力总成的使用权。由此,有了现在RX5上的1.5T 7速双离合。

论水准,1.5T 7速双离合的动力总成还是不错的。在场地内部,我们准备了大量的启、停路段。频繁的刹停、起步,变速箱只是会轻轻的拉扯一下,平顺性还是过关的。荣威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声音上。场地内试驾,经常可以听到变速箱“呵楞呵楞”的换挡声,所以在NVH的评定中,如果是10分制,RX5只能拿到大概7分左右。其他方面,像换挡逻辑,在场地内部还是会有升挡过于积极的倾向,当然,这种问题在道路试驾暴露的更加充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小结一下,荣威RX5整体表现趋于均衡,能挑出来的毛病,只是换挡时的声音而已,这一环节的比拼,我们觉得RX5可以放在第一名。

众泰SR9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32)

众泰用的这套双离合变速箱,说来话就长了,2008年,发改委牵头国内12家车企成立中发联(当初承载着联合博格华纳为中国开发变速箱的历史重任),这家现在名存实亡的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如今只有寥寥企业还在支持着发改委的工作。比如说上汽、比如说买了上汽技术的众泰。SR9的变速箱就是中发联出品,匹配的发动机是三菱2.0T发动机。

实话说,这两套东西凑在一起,出来的效果还不错,至少是出乎我意料的。在我们摆的场地内做项目测试,诱发的主要问题是抖动。怠速抖、起步抖、加速还抖。当然,出现这种问题不一定是变速箱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发动机悬置出了问题。但是,倒挡切前进挡偶发的熄火,就一定是变速箱匹配的问题了。

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和平顺性倒没什么问题,甚至还能给人不少的好感。稀饭同学更是赞不绝口,好像在SR9身上找到了开保时捷的快感。一定程度上,众泰的优势得益于在此次横批中略显作弊的2.0T的动力。中、低速充沛的扭矩让变速箱有了宽裕的工作状态,急加速只需降一、两挡就能满足要求,比起小排量涡轮发动机连降数挡的急迫自然从容很多。小结一下,尽管SR9的变速箱有自己的长处,但是缺点也是很鲜明的。

综合场地和道路体验的最终排名:

前面已经说得已经够详细了,最后排名部分我们就不再赘述理由了,而是根据我们两天的体验像首试一样在最后列出这些自主品牌双离合的典型优缺点,一方面也算个很简介的总结;一方面也适合大家的快速阅读,迅速获取自己想要的点(在意结论的直接翻到这一页就好)。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33)

第一:吉利帝豪GS

优点:动力响应快,变速箱换挡平顺,1.3T小排量发动机能力被充分发挥。

缺点:为了动力响应,经常倾向用低挡位行车,对油耗表现较为不利。

第二:荣威RX5

优点:匹配完善度很高,没有明显毛刺。

缺点:极低速下还是有动力拉扯感,换挡声音也能听得到。

第三:哈弗H6

优点:高度的平顺性和优异的NVH工程,简直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台双离合车。

缺点:动力响应太慢,急性子开这台车就是老鼠拉龟。

第四:奇瑞瑞虎5X

优点:动力响应很快,发动机和变速箱配合默契,快开时有接近奥迪A3的爽快感。

缺点:低速下动力拉扯感太强,换挡的异响声仅仅小于GS4。

第五:众泰SR9

优点:发动机动力好,变速箱换挡平顺。

缺点:动力匹配太差,上等的食材做出一锅卖相很差的乱炖菜。NVH差得令人发指,和同场另外七台车仿佛来自两个时代。

第六:江淮瑞风S7

优点:换挡平顺性相当不错。

缺点:变速箱太喜欢用低挡位行车,中低速下动力体验不够好。动力本身很强劲的1.5T发动机,感觉没有能完全施展出自己的本领。

第七:广汽传祺GS4

优点:虽然挡位多排量小,但动力响应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差,效率还是挺高的。

缺点:换挡时的咔咔声相当令人不悦,很多人对双离合不佳的印象就是从这些细节感知到的。另外这台车中低速下齿比匹配有问题,感觉是直接把之前匹配1.8T发动机的方案直接套用过来了。

第八名:比亚迪宋

优点:发动机动力还是不错的,喷直线的能力还是挺强。

缺点:发动机和变速箱像是一对闹别扭的夫妇,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也摸不透对方的逻辑,所以最终配合出来的效果就是各种混乱。

等等,我们编辑还有话说,请看下页。

最后,我们的编辑还有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几款双离合变速箱(八款自主品牌双离合变速箱横评)(34)

庆哥:

做完这八台车的双离合大对比,其实心里还是有很多很多感想的。首先我注意到,在这次对比中排名靠后的两个:比亚迪和广汽,其实他们两家就是自主品牌里比较早做双离合的两个厂家。但到了现在,他们已经被其它自主品牌给超越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发展真的是相当地快,这是一件让人十分欣慰的事。

第二个感想,还是针对动力匹配的。在这八台车里,有几台车的发动机是特别优秀的,例如江淮的1.5T发动机和上汽的1.5T发动机,在自主的1.5T里都是相当出色的机器,这在我们以前试驾他们两家的手动挡车型时都是充分感受过的。但现在这个时代,消费者需要自动挡车,你们选择了双离合的解决方案,就非常考验厂家的动力匹配水平了。从这次对比来看,上汽交出的功课明显是分数更高的,他们把自家的1.5T发动机潜力尽量都压榨出来了。而江淮瑞风S7呢,则让我感觉到那台1.5T发动机是被封印了一部分能力的,这太遗憾了。

最后一点,我们这次是做了一个双离合的特别策划,但是在试车过程中,我当然也会注意到这台车的转向、底盘、隔音等部分。也就是说,试车过程中我已经在选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台车了,这里的评判标准,就不仅限于双离合了,而是这台车整体的一个机械质素。这八台车里,开起来最有整体感的,我认为是传祺GS4和瑞虎5X,虽然这两台车的双离合表现都不算特别好,但它们在其它的机械层面表现得非常棒。尤其是瑞虎5X,价格在这八台车里算比较便宜的,但机械质素真的让人喜出望外。唯有一点,能不能把中控系统改成以前艾瑞泽5那套?现在这套东西反应真的太慢了……

陈函:

现在自主品牌的双离合车开起来真心不差,轻微的顿挫在日常驾驶中是很容易适应的,驾驶体验并不会比at车型差太多,甚至匹配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时,双离合因为传动效率的优势,动力主观感受还会更强,油耗还更低。唯一的问题还是耐久性,自主品牌的双离合需要时间证明自己。

李立山:

这9辆车在一起怎么比?看从什么角度来说。在宋和GS4的角度来看,各位都是高手;在A3的角度来看,不好意思,在座各位都是差生;在帝豪GS,RX5、H6的角度看,原来低处未算低,平时被人吐槽得怎么厉害,原来已经是同级优秀水平了。

不过,即使优秀如大众“黄金动力”的双离合,在我心中也不能打满分,始终低速的平顺性,抖动还是不能消灭,更不要说其他匹配比大众差几条街的双离合。所以,经过这次测试我可以更坚定地说,如果你是市区用车为主,你是在乎舒适性的,双离合不是你的最佳选择。

裘立志:

最近比较近时间的体验了进口大众和一汽大众的双离合,再结合我们这次做得对比横评,我觉得被我们拿来做标杆的国产大众的双离合,近些年已经为可靠性和耐久性在体验方面有所牺牲了,体验和进口大众拉开了一些差距,在测试场奥迪A3也已经出现了响声和顿挫的情况。

但即便如此我们对国内大众的双离合体验方面还是没得黑,在奥迪A3的角度,其他车型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槽点,所以我觉得自主品牌虽然经验不足,但还是要在我们体验的这几个维度更用心的调校才行,其实追上并非难事,难的是在推出新车速度快赶上手机的这个时代,能否静下心来细致的自己打磨自己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