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英雄辈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少年也有青少年的担当。所以,便有了“少年强则国强”“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经典名句。

6月17日,CCTV-6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发文:“经典频传,英雄精神历久弥坚;光影流转,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电影《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里,嘎子、冬子和海娃三位小英雄用各自的‘招数’智斗敌人,功不可没。”

文后配发了一段小视频,为大家介绍了三位小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小兵张嘎》上映于1963年,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崔嵬、欧阳红樱联合执导,安吉斯、张莹、张平、于绍康、葛存壮主演的一部经典儿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白洋淀的张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等的引导下,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战士的故事。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1)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2)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3)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4)

嘎子“以假乱真”,与老罗叔里应外合智斗敌人。嘎子:“老罗叔给我使了个眼色,我就啪的一下,把西瓜扣到他脸上。我就用这个假玩意,一下捅到他腰眼上:‘不许动,举起手来!’(鬼子翻译:“八爷,八爷饶命!”)我就得了这个真家伙!”

《闪闪的红星》上映于1974年,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刘江主演的一部儿童红色电影,讲述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年仅八九岁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5)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6)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7)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8)

视频介绍了冬子“偷梁换柱”,把“今日无米”改成了“今日售米”,以致使得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了上万斤大米。

《鸡毛信》则上映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少年儿童在抗战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主演,该片讲述了12岁放羊娃、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与可恶的日伪军英勇斗争的故事。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9)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10)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11)

海娃和嘎子(还记得嘎子冬子和海娃吗)(12)

视频中,海娃“声东击西”,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把鸡毛信送到了八路军手中。

不仅仅上述三部电影,其实,上个世纪后半段,我国曾拍摄了一大批儿童电影,《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只是其中的代表,嘎子的“以假乱真”,冬子的“偷梁换柱”,海娃的“声东击西”,也正反映了那个年代的青少年,既是勇敢的“战士”,也是聪慧的孩子。

所以,《中国电影报道》文中最后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向这些小英雄们致敬!”

是的,向嘎子、冬子和海娃等小英雄致敬!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娱文娱视”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欢迎关注!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