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父亲做体检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562,白细胞12.63,医生建议做骨髓穿刺,这个血小板增高是怎么回事?严重吗?有必要做骨髓穿刺吗?”

血小板作为我们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种功能,尤其在炎症、凝血以及免疫系统中都是非常活跃的。但是如果这个血小板的数量过高的话,就会容易导致血液凝固,使体内的血液流通不顺畅,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血栓对于心脑血管,全身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对于人体的影响,想必都不用多做介绍了,所以遇到血小板升高的情况,一定要重视,及时去医院就医,找到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血小板减少就要做骨髓穿刺吗(体检查出血小板增高)(1)

血小板轻度增高

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计,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X10^9/升,如果说偶尔略微高于这个数值,也不要过于紧张,因为正常的血小板数量也会因为时间、季节以及所处的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应。譬如在剧烈运动之后,一般来说也会呈现血小板含量短时间内的上升,一般休息一会儿,血小板的数值就会慢慢恢复到正常值,另外像女生的话,如果在月经期,也是可能会出现临时的血小板含量上升的情况,这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不需要额外的担心。

还有就是体检做血常规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前一天晚上9点之后就没有进食和喝水,到早上起床再去体检中心排队抽血的,这个排队时间如果比较长的话,由于没有喝水稀释,可能也会出现血小板数值高于正常值的情况,如果只是稍微高出正常值,且其他白细胞、血红蛋白还有红细胞这些数值没有异常的话,建议就是观察为主,注意定期复查一下就好。

另外女性妊娠的中晚期、外伤出血后的48小时内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血小板数量增高的情况,如果没有特殊的明显症状,这些情况一般是不需要骨髓穿刺的,建议定期随访监测血小板数值,大多把诱因解除后,血小板数值就会恢复正常。

这位网友问题中提及的数值白细胞12.63,只是稍微增高,可能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但是血小板正常数值在100~300的这个范围内,562这个数值是明显的升高,如果说医生是建议骨髓穿刺检查,应该也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了评估之后,才建议的,这个也是为了观察骨髓血小板增生的情况,从而判断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做下一步的对症治疗。

血小板增多症

但是!如果这个数检查多次检查都是维持在某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血小板增多症,身体是否存在其他的疾病。血小板增多症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是指血小板数值持续性的大于或者等于450×10^9/L,且患者已经出现了出血、血栓、疲劳等这些临床的症状表现,如果进行CT或腹部B超等检查,可见脾大,这个时候需要尽快就医,去做骨髓穿刺来查明引发这个血小板增多的原因。譬如炎症、造血干细胞疾病等;

同时也要识别是否存在有骨髓增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的血液系统疾病,另外可能还要做B超来检查是否存在血栓、以及具体的血栓位置等,以便可以及时的来进行溶栓和止血的对症处理;

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多常见于身体有慢性炎症疾病,或者大量出血之后,亦或者身体有肿瘤,脾切除术后、缺铁感染等情况之后,这些情况诱发的反应性血小板异常增多,一般来说不存在原发血液系统疾病,一般这类情况不需要做骨髓穿刺,在治疗好原发病之后,就可以控制血小板的计数,像慢性炎症的患者,在进行抗炎治疗之后,是可以恢复到正常值的,缺铁感染的患者进行铁剂补充之后也是可能会恢复正常的。

这里要提醒一下:如果体检查出血小板增高,要去医院复查的话,挂号请挂血液科的医生。

总的来说,引起血小板增多症的原因有很多,机制也各不相同,预后以及治疗的侧重点也有差异。一般来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之后,血小板的数值可以恢复正常,所以临床上通常不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则需要血液科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评估之后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为了预防血栓与出血并发症以及防止疾病往骨髓纤维化或者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