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我国典型的中部省份,热辣的湘妹子、藏在街头小巷的美食,娱乐文化尽享盛放的湖南台、以及张家界洞庭湖的美景,都让这个简称“湘”的地方被大家所熟知和喜欢。那么湖南的简称“湘”又怎么来的呢?

湖南起源说(湖南简称湘的来源)(1)

湖南有湘江,而依水而建是我国一贯以来的安家习俗,而湖南简称的来由很多人都认为是“三湘”之说。其一是湘江的来历,发源于广西桂林,与漓水连接,在古代被称为“漓湘”,之后湖南选择简称时便取用了湖南境内的河流“湘江”。其二说,在湖南境内,有着潇湘(流经永州)、资湘(流经益阳)、沅湘(沅江流域)三条主要河流,而故后人大多用“三湘”来形容湖南。所以简称也就取用了其中的“湘”。

湖南起源说(湖南简称湘的来源)(2)

但是“湘”的简称最早出现的时候并不是河流地理的影响,在《楚辞》中就已经出现过“湘”字,而在《史记》中更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记载。“食湘波之鱼”“浩浩沅湘兮”,这两句说的就是吃洞庭湖中的鱼,而湘江以及沅江水系非常的浩荡,一眼望不见边,要知道洞庭湖在我国古代可是最大的淡水湖。而其中湘字也就在此时出现。其主要是由“相”字而来,“相”本就有看管帮助的意思,在周朝时发生战乱,许多来自相州(河北省临漳县西)的人民逃窜到河南、湖南等地。所以在湖南安家时,考虑到自身家乡本名,而湖南又依水而建,便有了“湘”字所来。秦始皇二十六年,在长沙市设湘县,到了汉高祖时,改临湘县,故此有了湘江。在之后的整个发展之中,延续传统文化,湖南便简称了为“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