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指导:辩论稿也是议论文,只不过侧重于场景运用,就某一事件、现象发表自己观点首先要表明自己所持立场,然后用大量事实佐证自己立场同时可以通过假设等方式来指出反方观点错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传统文化的辩论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传统文化的辩论题(辩论稿写法及推荐)

关于传统文化的辩论题

方法指导:

辩论稿也是议论文,只不过侧重于场景运用,就某一事件、现象发表自己观点。首先要表明自己所持立场,然后用大量事实佐证自己立场。同时可以通过假设等方式来指出反方观点错误。

今日写作技巧分享

假设论证示例:

1、如果项羽当初能宽容些,又怎会至于四面树敌,陷于困境而留恨千古呢?

2、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 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辩论稿佳作推荐:

过好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方认为过中国传统节日好。过中国传统节日,体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幸福。

过中秋,我听到"花好月圆人团圆"的殷切期盼;过端午,我听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不朽忠言;过七夕,我听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悠悠大国,千年历史,沉积下的节日文化应烙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在社会不断高度发展的今天,吃饺子不再是奢侈,然而有几家人能够在平日里吃上一顿团圆的饺子?古人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痛苦,现代人也有着"三八""六一""九九""留守部队"的无奈。可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不会改变,对团圆的渴望不会改变。而春节、十五等诸多节日,承载的正是无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心中那纯朴的希望与祝福,是对爱与美,对自由与幸福的肯定与追求。

也许很少有人能吟诵出《离骚》中的赤胆忠心,但年年的粽子,岁岁的龙舟,却让我们看到了纯朴的劳动人民对忠诚与善良的追求;也许很少有人会在中秋夜对月吟诗,但年年的月饼,流传千古的传说,却让我们看到了纯朴的劳动人民对自由与幸福的追求;也许很少有人会相信牛郎织女的神话,但年年的歌咏,哀转千年的绝唱,却让我们看到了纯朴的劳动人民对真爱的追求……在价值观念不断发展的当代,这种对美的追求不该改变;在物质资源不断进步的今天,这种纯朴的风尚不该改变。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云街灯火闹儿童"的欢乐,忽略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场景。信息时代的我们,似乎更热衷于洋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如数家珍,传统节日文化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很多年轻人会在万圣节穿上各种鬼怪服饰,提着南瓜灯向人讨糖吃,他们会在微信微博里晒出自己的各种扮鬼怪相,各大商家和电商平台也竞相推出各种过节攻略。他们甚至不明白万圣节的内涵,就盲目跟风,丧失了原有的质朴之心。

传统不该被遗忘,过好传统节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本分。让我们真正从心底里热爱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回归最本真的爱与信仰,让我们怀揣本心过好每个传统节日,让中国的节日文化永远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