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令人难过的新闻登上了热搜:《猫和老鼠》的导演吉恩·戴奇在4月16日晚间去世,享年95岁。

这则漂洋过海来的消息,让无数网友忍不住哽咽,唏嘘一片:“又一位曾陪伴我们童年的动画人离开了....”“一路走好,谢谢童年的陪伴。”“《猫和老鼠》,这次真的大结局了。”“致敬!一代人的欢乐和记忆,永远的经典,永远的童年。”

猫和老鼠现在的汤姆太可怜了(猫和老鼠导演去世)(1)

不知不觉间,这部“上至80岁老人家,下至摇篮里的宝宝,无人不知晓”的动画片,从第一集播出至今,已过去了80年,每一个经典桥段,都带给了我们的数不清的欢乐与笑声。可如今,陪伴我们长大的《猫和老鼠》的四位主要导演,现在都离开人世了,这也意味着大家的童年、快乐再也没有续集了……

不说你可能不知道,这部史诗级的动画片,曾经斩获过13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7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捧回了7座小金人,至今没有哪个动画超越过它;

而且在豆瓣上,至今仍保持着9.7高分。

猫和老鼠现在的汤姆太可怜了(猫和老鼠导演去世)(2)

光是汤姆和杰瑞,就更新迭代了好几个版本,你们都看过哪几个?你以为这7分钟的动画片很“短”,但却不知道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与心血。7、8分钟的动画就得画上多达15000张手稿,150多号人制作也得耗上半年时间,遇到难度更大的,得制作18个月。

猫和老鼠现在的汤姆太可怜了(猫和老鼠导演去世)(3)

于动画本身没有对白,所以只能用更加形象生动、夸张到位的人物表情与动作来诠释表达。于是,漫画师在创作的时候会一边照着镜子一边绘制表情,甚至还在办公室模仿着人物的动作,各种肢体语言,力求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很多细节,他们都力求极致:小到垃圾桶,大到高楼大厦,每一个背景都细节到位……

不仅如此,其中的配乐也丝毫不马虎。每一个配音都是经过细心琢磨,严格按照图表来插入的,力求分毫不差。里面配乐的选择更是一点也不简单!在画面与音乐的结合上,也从不随便敷衍。很是记得汤姆在演奏会上弹的那首《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小时候还以为是瞎乱弹的,现在才知道,汤姆弹的每个琴键都能准确对应上乐谱。

当年为了追《猫和老鼠》,相信不少小伙伴天天盯着点播台、哭喊都要叫爸妈买dvd来看。长大之后,就算反复“炒冷饭”也会看得津津有味。就像网友说的:“猫和老鼠就是不管正在看什么电视,每次一换台换到它就会忍不住停下来看,哪怕是已经看了无数遍的。”

由于太火太受欢迎,这部毫无对白的猫鼠追逐哑剧,在国内还能看到各地的方言版本:在东北,他们叫二嘎子和小崽子;

在四川,他们叫风车车和假老练;

在云南,他们叫大洋芋和小米渣;

在陕西,他们叫淘气和二蛋;

在潮汕,他们叫滴禾猫和灵精鼠......

虽然《猫和老鼠》的爸爸离开了,但是留下很多快乐给我们,每次看到这些经典片段,真的能笑个不停!

猫和老鼠现在的汤姆太可怜了(猫和老鼠导演去世)(4)

虽然汤姆偶尔能赢一下杰瑞,

但大部分时候因为太得意忘形,总被杰瑞“反整蛊”,放鞭炮、老鼠夹、装钉子...无论怎么样捉弄,汤姆都好像没事一样,每次死了还能翻生。要说猫有九条命我可能不信,但你要跟我说汤姆有一百条命我还真敢信!还有很多离奇、脑洞大开的“骚操作”,比如:裤裆锯树、螃蟹钳剪香肠……你都能在汤姆身上看见。

猫和老鼠现在的汤姆太可怜了(猫和老鼠导演去世)(5)

如今重温《猫和老鼠》,才发现是一部成人动画。虽然当中的剧情大笑不减,但更多的是看见了人生。汤姆就像一个有生存焦虑的成年人,无时无刻不讨好那位没露过脸的主人,一旦被发现抓老鼠偷懒,主人就会让它滚蛋。而要是汤姆抓老鼠效率太低,主人就会订购的一个省心省力的机器猫替代汤姆,将其扫地出门,这就像在职场里的我们,不努力不上进,终将被取代,成年人的世界里,要有危机意识。

汤姆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舔狗舔到一无所有”。它爱上了一只漂亮的白猫,每天如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因为陷入盲目的爱情中,他失去了自我,完全被白猫玩弄于股掌之间,汤姆为了满足白猫的虚荣心,掏空了所有的积蓄,买来一颗用放大镜才看清的小碎钻。为了买车,他还签下了一张“卖身契”,但事与愿违,得到的只是一辆小破车,还遭到情敌的超长跑车无情碾压。汤姆也告诫我们“不要只看外表识别善恶”。

以前的我们还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片,各种荒诞夸张的剧情带来无数的欢乐,然而现在才意识到,许多成长中跌跌撞撞才明白的道理,都隐藏在这个故事中。《猫和老鼠》陪伴我们走过了80年,带给我们数不尽的欢乐,深深埋在我们童年记忆里。

然而生老病死无可厚非,导演们一位接一位地去世,我们再也看不到大结局,不过只要《猫和老鼠》这个作品还在,它就不会被忘记,吉恩·戴奇的生命也将得以延续。童年虽然回不去,但汤姆没有失去杰瑞,他们永远不离不弃,依旧不忘初心,始终陪伴着我们,也将一直会是我们的快乐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