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1)

白帅

1993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泰实业日照中心•美术馆艺术顾问,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九零创作画社社员,经典汇签约画家。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获优秀毕业生和国家奖学金。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吴冠中艺术馆收藏。201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20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油画系硕士学位,师从李善阳教授;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博士在读。 现任教于山东华宇工学院。

部分展览与获奖经历:

• 2017年作品《無冢》入选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20年作品《烟海燎山》、《方圆》参加“生势”-2020吴冠中艺术馆九零创作画社优秀作品邀请展,作品《方圆》被吴冠中美术馆收藏。

• 2020年作品《无极》《烟海燎山》入选“立象以尽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展。

• 2020 年 作品《永恒》入选第三届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

• 2021年作品《永恒》获首届“从塞维利亚到中国:委拉斯凯兹绘画&雕塑大赛”委拉斯凯兹绘画三等奖,作品《无尽》获最佳探索奖一等奖。

• 2021年作品《永恒》《无尽》参加九零创作画社—日照红窑里1977“移步换境”邀请展。

• 2021年作品《背影》《房子里的风景》《等风来》入选大路西行—第二届中国油画作品展,《房子里的风景》《等风来》被甘肃省油画学会收藏。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2)

《無冢》 45cm×107cm 布面油画

《無冢》这副作品是我抽象写实系列作品的第一张,也是我一气呵成的一张作品,李善阳老师在思想以及审美意识的建立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出自我对细节的迷恋以及对中国山水的迷恋,一直想要寻找一种能带有中西元素的作品,哪怕只有一点中西意味存在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成功和满足,选择树根作为我创作的题材,一个原因是因为树根的长势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最大的满足了我对抽象写实的要求,这幅作品的名字并无实际意义,因像而形。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3)

《無極》 45cm×107cm 布面油画

《無極》这张作品是“無”系列的第二张作品,这张名字的选取自“无极本无始,无始方无尽”这句话,在作品的创作上也尽最大努力寻找画面的平衡关系,我的画面是矛盾的,不停的在调整画面中的画面关系,细节的形成也并非直接照搬原有物象的形象,而是根据在画面中笔触的自然形成去顺其自然产生的纹理变化,这副和上一张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动起来的,类似于我国的太极图,循环往复,不断变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4)

《無尽》45cm×107cm 布面油画

《無盡》和上张作品做了呼应,头尾部分我都有意的去掉了一半,整体形象是蜿蜒起伏,像一首交响乐中的音符变化,起起伏伏,绵延不断。让本干枯的根茎重新赋予生命的意义,想要塑造出一种山脉的雄壮,这和我的老师李善阳先生的影响分不开,李善阳老师的作品以及思想上一直都有着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愫,也让我对英雄这个形象产生了深深的崇敬,也想着尽量体现于自己的作品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5)

《方圆》165cm×128cm 布面油画

《方圆》是我在大尺幅画作上的一个尝试,之前的作品几乎都在1米左右,这副达到了1米6以上,在刻画时大尺寸的创作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感,一种更大冲击力刺激着我对“创造”的体会,创造出一种自己的“风景”味道,与我的内心,我的思想以及社会观形成默契。这种造物式的感觉让我体验了一把造物主的力量。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6)

《等风来》30cm×40cm 布面油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7)

《房子里的风景》30cm×40cm 布面油画

《等风来》、《房子里的风景》这两张作品,是我在俄罗斯留学期间的作品,模特选自我的俄语老师,第一个吸引我的原因自然是她们美丽的外貌形象;第二个即是她们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安静与热情,朴素与性感,两种不同的风景映衬着不同的性格。很幸运在留学期间遇到两位好的语言老师,我的语言天赋较弱,她们也不厌其烦,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之后自己认为还不错的成绩,叶卡捷琳堡的冬天很冷,欢喜阻挡了严寒。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8)

《向阳》35cm×45cm 布面油画

《向阳》这张作品也画于俄罗斯,因俄罗斯的疫情急剧恶化,我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自我隔离,在这个时间,刚开始还不错,觉得可以适当的休息休息,时间一久,精神上收到了很大影响,每天寄居于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屋,每日期盼着疫情早日结束,《向阳》,一种对生命顽强的敬畏以及对疫情消退的期望,不断延申的枝干向阳而生,画画一直是我那段时间的精神需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9)

《暖阳》165.2cm×120.6cm 布面油画

《暖阳》这张作品是我尝试人物组合系列的第一张,在人物形象方面我进行了不断调整及改变,甚至是每个人的位置和投影变化都尽量去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冬日的西藏,并不冷清,生活的美好以及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防控之后人们的日常显得格外热闹,这是一群僧侣们去辨经的路上,具有诗意沐浴日观之城的暖阳静望布达拉宫的纯洁,整个西藏如此从容和迷人,温暖的阳光也照耀着每一个人。

我对作品的要求,一直致力于形式感的编排上,细节我虽喜欢但是我想要在画面中创造细节而非模仿细节,色彩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在我的画面中,其实大家看到的色彩很单一,就是要在这种单一中找出类似“光”的感觉,这就对我对画面进行不断地调整,有时一张构图在前期要做四五十张,变化都很小很微妙,估计只有自己能知道改了什么,就这一点点的额变化,让我不断地从模仿走向自己想成为的“造物主”方向而努力,用这么个比喻,确实是很大的,不过这种感觉太真实了,对我的帮助和灵感的来源均源自这种想法的满足感。在题材的选择上,我更偏向于对我有吸引、能够引起共鸣的事物,在这个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画面感,这个过程有时候很痛苦,痛苦来源于对虚无事物的虚无追求,自己总陷于虚无之中,有时候要不断地摸索和寻找才能找到灵感,一旦找到,那种灵感和感觉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也是我不断追求的动力,尝试过在各种抽象中寻找抽象例如古典乐,钢琴曲,亦或者是中国古典乐器的演奏曲,甚至是某个物体的运动轨迹中去寻找,自信也由此建立,理性和感性的不断撞击中让我想到了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他的太师父学习太极剑的场景,尽量让自己抛弃所有的定理和公式,甚至能够达到抛弃指导思想,达到后面的“任意所致”。

来源:《大芬美术》2022年第1期(总第51期)

大 芬 美 术

2022/ 长期征稿链接

● 投稿邮箱:dafenart2011@126.com

● 电话:0755-89513233

大芬美术馆

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

唯一官方公众号

-E N D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绘画(来稿选登大芬美术)(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