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的著作,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所包含的大道之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度,是其他几个名著不能比的(当然其他名著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今天,就从该书第一回的内容中,石猴当上了美猴王的故事说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西游记第21话经典摘抄及赏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游记第21话经典摘抄及赏析(关于诚信的几个典故)

西游记第21话经典摘抄及赏析

《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的著作,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所包含的大道之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度,是其他几个名著不能比的(当然其他名著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今天,就从该书第一回的内容中,石猴当上了美猴王的故事说起。

原著是这样描述的:众猴…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在这里,石猴用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个人类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说服了众猴,当上了猴王。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五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最后一常的“信”,是中华民族伟大而高尚的道德传承。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行,成为传统和现代都倍加推崇的价值观。有句话叫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在儒家的经典《论语》中,可以看到大量论述“信”的内容。孟子更是将“信”提升到天道的本质属性上(见孟子·离娄上,孟子·告子上)。社会主义价值观有12条24字,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以讲诚信也是我国当代推崇和提倡的、正能量满满的普世价值观。

以下讲述几个关于诚信的典故。

曾子杀猪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的妻子上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泣。孩子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个猪吃。”她去集市回来,曾子打算抓猪来杀。妻子阻止说:“不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可不是开玩笑的对象。小孩没什么才智,要靠父母作出样子才会跟着学,完全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了他,也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进行教育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这里,他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女,同时告诉人们应当谨守诺言,说到做到。

立木为信的故事,出自《史记·商鞅列传》。商鞅在变法前,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许多老百姓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

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由于商鞅的一系列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史记》。褒姒(sì)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在信任他,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申国联合缯(zēng)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一诺千金的故事,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特别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得到一百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开始搜捕项羽的部下。季布曾经是项羽的得力干将。所以刘邦下令,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

但是,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汝阴侯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他做了河东太守。

齐襄公无信被杀的故事。战国时期,齐襄公派连称等人去守卫葵丘,说好瓜熟蒂落时节就派人去接替他们。可是期限已经到了,齐襄公也没派人来去替换。朝中有人提醒齐襄公应派人前去接替连称等人,齐襄公也不肯。连称等人听说后十分气愤,便勾结公孙无知发动叛乱,杀掉了齐襄公。

蔡京买鱼的故事。北宋权相蔡京被罢免后,顺着水路回杭州居住。在他们大船旁边,时不时划过一些小船,船头上站着渔民,向他们兜售刚刚捕捞上来的鱼虾。蔡京随口问道:“你的鱼多少钱一斤?”渔民说:“不论斤,10条15文。”蔡京见鱼确实新鲜,就买了20条鱼。买完鱼,蔡京吩咐继续开船,走没多久,忽听后面有人高喊:“前面的客官,请等一等!”扭头一瞧,一条小船奋力追赶了过来,只见刚才的渔民满头大汗的将一枚铜钱放到蔡京的甲板上,说:“刚才应该收30文钱,可是您数错了,多给了1文。我现在把您多给的钱追还给您,请收下吧。”蔡京听了,大为感动。

还有一则故事,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的人物,郭靖的大师父柯镇恶,去报告蒙古攻打大宋的消息,途中遇到恶人,为了民族大义乞求晚死,报信完毕后,为了履行信义,带着九华玉露丸找恶人慷慨赴死,后被杨过所救。关于诚信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当代李嘉诚、王永庆等先生诚信经商的故事,比比皆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就不再举例多占本篇篇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