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

御笔碑匾,顾名思义是指君主所赐之亲笔提字所作的碑、牌匾。这些御笔碑牌匾除了赐给于国内的建筑、臣民外,还有赐给朝贡国、附属国的。清代帝王很多都对书法有着浓厚兴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书法最好,他们亲题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胜古迹。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经典的御笔碑牌匾,看看它们背后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康熙御笔碑牌匾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

康熙执政六十一年,是中国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书法造诣很深。其书法清丽洒脱,书法上的成就不亚于其六下江南。不过这位一生酷爱书法的皇帝,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是历代皇帝笔墨中流传最少的,以致于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康熙爷在各地都留下了哪些墨宝吧!

避暑山庄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

康熙题写“避暑山庄”匾额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承德。建造于18世纪初,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进门门楼上方有一块匾额“避暑山庄”,是康熙题写的。但是,匾中的避字是出了名的“错别字”。据说,这是个康熙为了避讳而临时造的异体字,据称故意把辛字下方的两横多写了一横而成了人们看见的三横,以避讳有逃躲之嫌。

澹泊敬诚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

在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的殿内,悬挂的是康熙御笔“澹泊敬诚”四个大字的匾额,这四个大字表示康熙大帝追求宁静无为以明德政,不忘真诚敬守天道祖法的执念。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

那时的康熙爷登基执政数年,把人世间一切问题都看透了,故写出了这番超越社会、超越历史的深刻感悟。“淡泊敬诚”也许就是他当时的最终心结和信条吧!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6)

康熙御笔“澹泊敬诚”

少林寺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7)

关于”少林寺“这块匾,故事也很多,据说,当年康熙驾临少林,主持们就施了一计,乘机请皇上为少林寺书写了这块匾额。关于少林寺的这个牌匾还流传着三种说法:

1、匾额的“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可见原来确为康熙御笔,但祥观此匾额书法,不难发现“少”“寺”二字的笔势,尤其是字的下部笔触颇不协调。1928年军阀混战中,一场大火把牌匾上的“少”字烧的了无痕迹。传闻,当时一个自称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后代的人,好书法。他仿康熙的笔法修复了这块匾额。当他把写好的“少”字与“林”“寺”二字放一块时,僧人都称赞三个字如同出自一人之手。正当准备镌刻时,有一老衲却要求,“为了让后人知道少林寺的这段血难史,刻“少”字时,要留个“缘起”,好让人看出一点破绽”。此被传为匾额佳话。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8)

康熙题写“少林寺”匾额

2、据说是康熙皇帝题的,康熙在民间流传的真迹很少,所以着牌匾就愈加倍珍贵,俗称三千金,因为有三个字,一个字一千金,后来发生过火灾, (寺)字是后来有赵朴初所书。

3、康熙帝从未到过少林寺,山门高悬“少林寺”匾额是从康熙手书文章中选取出来拼合而成,也就是所谓的集字。少林寺借清圣祖的字传名,清圣祖因少林寺借字宣威,这就叫两全其美。门额上悬挂清圣祖亲笔书写的“少林寺”横匾,上方嵌印“康熙御笔之宝”,黑底金字,雅素大方。

清慎勤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9)

康熙题写“清慎勤”匾额

“清慎勤”三字也是康熙皇帝玄烨所书,中上方也钤有“康熙御笔之宝”大印,书体比“藩维重寄”更精神,更挺拔。在玄烨一生所书的字体中,这一幅是最成熟的风格。字匾左下角有钦训堂永璥收藏印两枚。据王士祯《池北偶谈》载“康熙二十一年,广西巡抚郝浴疏请颁赐御笔‘清慎勤’三大字,部议俞其请,遂遣赐各直省督抚云”,此幅自在其中。

舞鹤赋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0)

正中间放置的舞鹤赋康熙御碑

在西湖孤山北麓的放鹤亭里,竖立着康熙临摹董其昌所书的“舞鹤赋”碑刻。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对后世影响巨大,康熙皇帝亦受他影响,其所写舞鹤赋,字以行书为主,中间夹杂有草书,清新秀丽,宽和舒畅。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1)

放鹤亭牌匾下面就是《舞鹤赋》碑刻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2)

舞鹤赋局部

云林禅寺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3)

有一次,康熙到杭州灵隐寺参观考察,寺里的长老请康熙题字。康熙答应了,本来要题“灵隐禅寺”四个字,那时候当然是写繁体字的“靈隱禪寺”。结果康熙一不留神,把“靈”的雨字头写大了,这下麻烦了!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4)

康熙宠臣高士奇马上前来解围道:此寺天上有云,地上有林,美景也!美景也啊!康熙一听,心领神会顿时就懂了,提笔写下“云林禅寺”四个大字。人家明明叫灵隐寺,匾额却写成“云林禅寺”,直到现在你到灵隐寺去,在灵隐天王殿前,还能看到康熙爷犯得那个错。

兰亭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5)

小兰亭为一四角碑亭,内有康熙帝御笔“兰亭”二大字的石碑。

兰亭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四十多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并做流觞曲水之雅事。

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而在小兰亭就留下了康熙爷的御笔,兰亭二字。

万世师表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6)

北京孔庙大成殿

大成殿是北京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孔正殿。康熙帝好书法,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御笔题书“万世师表”匾额。“万世师表”语出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岂非乾坤所定,万民之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意为孔子是千秋万世的老师和表率。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士人有云:“教之以才,导之以德,可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作表焉。”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7)

康熙帝书“万世师表”匾额

无为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8)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19)

故宫交泰殿“无为”匾,为康熙皇帝所题

“无为”匾取意“无为而治”,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无为”匾上的内容,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题无为意在告诫帝王要顺应天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在今天,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0)

恭王府花园康熙御笔“福”字碑

位于北京恭王府花园的一块石碑,花园一进门有一个“福”字碑,这个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御笔。相传康熙十二年,孝庄太后60大寿将至,不料旧病复发,太医们也束手无策,在百般无奈之下,康熙皇帝查知上古有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为祖母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一气呵成这个福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后,将其悬挂在床头,每天都面对并触摸,奇迹般地,旧病竟然好了。为了让“福”字永远流传下去,康熙皇帝命人将其临摹在一整块汉白玉石上,成为皇家至宝,这就是《福字碑》来历。

至德无名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1)

无锡泰伯庙挂有一块康熙皇帝题的匾额,上面写的是“至德无名”。 “至德”二个字出在孔夫子称赞泰伯时,他搜遍了天下能用的文词,听取了无数老百姓之间的誉语,也找不出对泰伯的赞词来。这位圣人只有用“至德”二个字来形容对泰伯的尊敬。康熙皇帝当年到泰伯庙去行祭,就借用孔夫子说的至德二字来称赞泰伯。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2)

康熙御笔“至德无名”

花港观鱼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3)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色,刻石建碑于鱼池畔。碑上的繁体“魚”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这也是有名的错字之一。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也有诗作题刻于碑阴。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4)

据说这个“鱼”字有一个传说,是康熙“有意错”的。原来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向有“佛爷”、“善人”之称,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不好,因为在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观鱼不是餐馆里烹鱼啊,观鱼要观鱼在花港快乐地游水才好,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雍正御笔碑牌匾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5)

雍正是位奇特的帝王,出色之才华、刚强之性格、传奇般的政治生涯,皆令人感叹。纵观雍正的存世墨迹,其书取法赵孟頫和董其昌,畅朗娴熟、文雅遒劲,行笔疾迟有序,气脉贯通,是历代皇帝御笔书法中不可多得的。

生民未有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6)

曲阜孔庙孔府孔庙里有块牌匾,上书“生民未有”四个大字,这块匾是就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雍正三年御笔所书。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7)

雍正皇帝御笔亲赐“生民未有”匾额给孔府,也表示了对孔子的崇敬。“生民未有”句的出典可追溯到孟老夫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者。”意思是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像孔子那样的圣人。

中正仁和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8)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29)

养心殿“中正仁和”匾,雍正皇帝亲题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说的就是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勤政亲贤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0)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1)

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匾,雍正皇帝御笔

这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对自己提出的“克尽职守,勤政爱民”的要求。西暖阁位于养心殿,“勤政亲贤”匾体现了这个皇帝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严于律人。

建牙伟略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2)

雍正“建牙伟略”匾额

“建牙伟略”,四字,是雍正皇帝所书,尺幅巨大,壮观之极。字匾中上方钤有“雍正御笔之宝”大印一枚。“建牙”,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记有:“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祭旗)之事。”古时大将出征建立军旗,谓之“建牙”,武将出征亦谓之“建牙”。“建牙伟略”乃赞扬武功之伟,计谋之深。

敕建觉生寺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3)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今山门高悬一块青石匾大钟寺额,这方石匾用一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匾额四周用浮雕的手法雕刻有九条五爪飞龙,龙身盘曲,身姿灵动,须发飘逸。龙身周围雕刻有缭绕的云雾与焰珠,云龙纹饰之内浮雕有一周仰莲纹,上双钩镌刻有“敕建觉生寺”五个楷书大字,这五个大字也被认为是雍正帝御笔,其字大逾迟,字口填金,字体端庄,笔锋毕现,一丝不苟,足见书写者的虔诚。

宗风真脉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4)

雍正御笔“宗风真脉”匾额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寺中山门殿正门上有一块金灿灿的“宗风真脉”四字匾额,这便是清代雍正皇帝的御笔。两边楹联:“发菩提心悉使众生离诸苦,得正法流普于十方演妙音”,这是元代僧人继善血书《华严经》中的偈诵。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5)

山门殿正门

恪恭首牧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6)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7)

雍正皇帝御笔“恪恭首牧”匾额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军政长官——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大堂内部的布置,是按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的样子复原的。进入大堂让人感到森严肃穆。正中上方悬挂一方匾额,上书“恪恭首牧”。据说,这也是雍正皇帝御笔,用以褒奖赞誉克勤克俭的直隶总督唐执玉的。

光辉万古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8)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39)

大雄宝殿内的雍正御匾“光辉万古”

在广胜寺上寺大雄宝殿内,释迦佛像的中上方,悬有一方“六龙双珠匾”,上写“光辉万古”四个大字,上款是“癸巳菊月”,下款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这是清雍正皇帝未登基之前写的,人们叫其为“雍正匾”。

乾隆御笔碑牌匾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0)

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他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建极绥猷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1)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2)

太和殿正中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

这块匾挂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所谓“建极绥猷”,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这块匾挂于太和殿中,正是说明了历代皇族的治国理想。乾隆帝站在这方匾下,天天仰视,自然有心怀天下的使命之感。

允执厥中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3)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4)

中和殿“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

过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了。“允执厥中”匾就在中和殿上。《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允执厥中的出处。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皇建有极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5)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6)

保和殿“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

前朝三大殿的最后一殿是保和殿。保和殿中是“皇建有极”匾,是乾隆亲笔。所谓皇建有极,是说由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

三希堂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7)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8)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三希堂”匾,乾隆皇帝御笔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被皇帝取名“三希堂”,因为他经常在这里把玩他钟爱的三件书法绝品,所以名之。三希,一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是王献之的《中秋贴》,一是王的《伯远贴》。这三件宝贝,被他一生真爱,时时把玩。三希之名还有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激励自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炼,进入更高的境界。

竹泉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49)

中国历史上清朝皇帝乾隆几下江南,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成为后人为其歌功颂德的典范。在沂蒙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庄,据说当年只有几十户人家,有幸的是乾隆视察过该村,发现此地有一龙泉,一年四季泉水不断植被茂盛,并生长竹子,好似江南,庄家也年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乾隆即兴御笔题字竹泉两字并立碑,此后该村改名竹泉村并成为风水宝地。

紫气东来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0)

凤凰楼上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颇具特色。沈阳故宫凤凰楼上就有块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寓意吉祥的征兆。

真趣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1)

苏州狮子林内有座真趣亭。“真趣”二字据说是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苏州狮子林游玩。在1765年游玩狮子林时,一时雅兴大发,唤随从备砚,挥笔写下“真有趣”三字。这时,给乾隆当导游的状元黄喜在一旁见了“真有趣”这三个字觉得不免有点俗气,便说:“万岁御笔千金,微臣一贫如洗,叩请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乾隆明白他的用心,便顺水推舟的把有字赏给了他,成了“真趣”二字。乾隆走后,园主在此造亭,将“真趣”二字作为亭名。

历下亭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2)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3)

乾隆皇帝书“历下亭”红底金字匾额

历下亭为济南名亭之一,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亭身空透,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栏,亭内有石雕莲花桌凳,以供游人休憩。亭上二层檐下,悬有乾隆皇帝书历下亭红底金字匾额“历下亭”。

四知书屋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4)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5)

乾隆“四知书屋”匾

四知书屋,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当时康熙皇帝题写了“依清旷”匾,悬挂在内檐。乾隆皇帝感到外檐无匾额,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题写了“四知书屋”匾。从此,这里便称作为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乾隆皇帝对此话十分赞赏,借此恰表达了他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统治策略。

梵宇慈云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6)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7)

乾隆真迹“梵宇慈云”

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横街交接处),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乾隆六次到惠山,在秦园和竹炉山房休息惠山寺,写了不少诗词,题了不少匾联,还特地为“惠山寺”题额。其中大雄宝殿上的金匾,上书“梵宇慈云”也是乾隆真迹。

令仪淑德

康熙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字(帝王御笔康熙雍正)(58)

乾隆皇帝题写牌匾“令仪淑德”

紫禁城后半部东西两侧,均衡地坐落着十二座宫殿,称为东六宫和西六宫。在每一座宫殿居住的嫔妃,都由一定数量的太监和宫女服侍。乾隆皇帝在位时,为东西六宫的每一座宫殿都题写了匾额,永寿宫“令仪淑德”,“淑德”说的是美好的仪容、风范,寄予了皇帝对于后宫佳丽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