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时候,孤零零一个人,死了,孤零零一口坟。”
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纪念自家长工“老哥哥”所作的一首诗,据臧克家的儿女回忆,每当他怀念起“老哥哥”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是没名没姓的,无儿无女,没有家庭的男人,他是为臧家奉献一辈子的忠心仆人,他也是被臧克家怀念一生的“老哥哥”。
臧家的这位“老哥哥”,孤零零地奋斗了一辈子,照顾了臧家祖孙三代的成长,不可否认地说他是臧家的大功臣。
还好这个孤独的“老哥哥”还一直被臧克家惦记着,臧克家去世后将自己的四分之一骨灰埋进了老哥哥的坟里。
生前,老哥哥陪他长大,死后,他陪老哥哥入土为安。这是跨越阶级、跨越血缘的亲情。
在老哥哥看来,臧克家是他永远的小主人,而在臧克家眼里,老哥哥已然成了一位无可替代的长辈,他时而像爷爷,时而像父亲,但更多时候就是个默默无闻的仆人。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如果没有童年时没有得到那份善意,长大后也不会念念不忘吧。老哥哥的爱就是孩童时代的臧克家感受过的第一份温暖,也是小时候最懂他,让他最依赖的那个人。
1905年,山东琅琊的一个小地主家庭里,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他就是臧克家。臧家是当地有名的文人世家,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考取过功名。
只是臧克家的家庭十分不幸。母亲在其年幼时就早早离世,他的父亲自小便身体虚弱,刚到中年也因病去世。
臧克家的祖父是个十分严肃沉默的读书人,虽然臧克家对诗文的热爱都来自于祖父,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在祖父身上体会过亲情的温暖。这在年幼的臧克家心里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臧家的老哥哥,从臧克家的曾祖父那辈起,就在臧家做长工,靠出卖体力劳动养活自己,“老哥哥”这个名号也是从那时就被主人家叫起的。
那个年代的长工相当于仆人,非常没有社会地位,主人家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一旦在主人家做起活来,就永远都是这家的人 ,一辈子都不能离开主人家,除非被主动辞退。
臧克家年幼时,最喜欢臧家的这位老哥哥,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在老哥哥身上,臧克家可以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据成年后的臧克家回忆到,小时候他听得最多的儿歌、童谣、民间故事,都是来自于老哥哥。每当他入睡前,都会缠着老哥哥讲故事,老哥哥便耐心地哄他入睡。
老哥哥性格敦厚老实,一辈子没有成家也无儿无女的,在他的眼里,主人家的孩子就相当于自己的亲人。老哥哥对待臧克家,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给予臧克家无尽的宠爱。
小时候的臧克家也视老哥哥为最懂他的人。臧克家调皮了,祖父可能会黑着脸罚他,而老哥哥只会摸摸他的头对着他憨笑。
性子顽劣的臧克家还总喜欢捉弄老哥哥,当他没钱时,他会偷偷拿走老哥哥放在枕头下面的,攒了好久的钱悄悄花掉。朴实的老哥哥即使知道也从来没有说过臧克家一句。
老哥哥陪着臧克家度过最好的童年,当他的玩伴,照顾他的生活。老哥哥成为那时的臧克家最信赖的亲人。
长大后的臧克家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拜师闻一多,写下感人肺腑的诗篇《有的人》来纪念鲁迅先生,他是世人眼里的爱国诗人大才子,是永远都在关心农民疾苦的乡土学者。
可是远离家乡的臧克家也会思念家乡,想念故人,怀念孩童时代的无忧和纯真,思念当年那个会摸着他的头对他憨笑的老哥哥。
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待到臧克家长大,老哥哥已经老去,年迈的他再也做不了苦力活,四肢退化无法拿起重物,体力不支还经常生病。一次因为不小心弄坏了臧克家叔叔的鞋而惨遭辞退。
臧家不需要他了,年迈的长工无法再为主家工作,主家也没有责任养着一个伸手要吃的的废人。那个时代的下人命运就是这么悲惨。
老哥哥离开臧家时,全部家当只有一个空瘪的包袱。年轻时,老哥哥本本分分、老老实实为主家卖命,年老后,被主家嫌弃赶出家门,他依然低头认命,没有一句抱怨。
1925年,臧家祖父去世,臧克家回乡送葬。在一家人都忙碌之际,臧克家却怎么也找不到老哥哥的身影。
这时他才知道,老哥哥已经被祖父赶出家门。带着愧疚,臧克家派人将老哥哥重新请回臧家。
这晚,臧克家和老哥哥像小时候那样同床而眠,看着眼前这个七旬有余,沧桑年迈的老人,臧克家泪如雨下。
他本想就被赶出臧家之事向老哥哥道歉,可这个朴实的老人一沾床就睡,呼噜打地震天响,完全没有察觉到身边人情绪的波动。
话到嘴边只好作罢,臧克家最终也没能向老哥哥表达歉意,没有把这几年对老哥哥的思念向他说明,也没能让老哥哥知道,他对自己来说有多重要。
如果臧克家知道那一晚是他与老哥哥见面的最后一晚,相信他无论如何都会对老哥哥说出心里话,而不是带着对老哥哥的愧疚直至临终。
再见时,老哥哥已成了地里的那个坟头。臧克家悲伤不已,也悔恨不已。他痛恨自己没能让老哥哥安度晚年,还没来得及报答老哥哥的恩情,却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老哥哥在人世间活了七十余年,足足七十个年头,没有哪一天不是在为臧家卖力,死后,也应该和臧家人埋在一起。
于是臧克家来陪他了。2004年,98岁的臧克家去世,臧克家临终前交代子孙,要将自己的骨灰分成四份埋葬,一份留在公墓,一份埋在老家,一份撒在四叔坟前,最后一份,则与老哥哥合葬。
生前臧克家没有了却的心愿,死后他实现了。他将自己的骨灰与老哥哥埋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永远陪伴着这个亲人了。
生身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虽然老哥哥是臧家的下人,但是他对臧家的付出却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臧克家来说,老哥哥就是那个辛苦陪伴他长大的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草木旺盛成长,为的是报春晖之恩,臧克家去世后选择与老哥哥作伴,报的是亲情之恩。臧克家感恩老哥哥儿时的照顾和陪伴,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惦记着老哥哥对他的好。
伟大的诗人用他的亲身所为告诉我们,心怀感恩之心,方能走得更远。
,